【“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系列发言】徐国利: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

 

编者按:2016年8月20日-21日,六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此文...



编者按:2016年8月20日-21日,六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此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定。

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
徐国利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历史系主任)
我向这个会议提交的论文,题目叫《儒家历史哲学建构的新探索——评“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力图把生活儒学所内含的历史哲学思想体系梳理出来。我和黄玉顺老兄是博士时候的同学,我学的是历史,他学的是哲学,我们很喜欢在一起讨论问题,当然主要是我向他学习。所以,这次会议他邀请我过来,我说:“那很好啊!我就把生活儒学好好学一下。”会议论文集里面的提要,我提供得比较早,由于对生活儒学著述的阅读要有一定的过程,当时提交的提纲还不怎么成熟。所以,今天在会议现场又发了一个新的发言提纲,是根据我撰写的论文初稿写出来的,前三个部分作了不少调整。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你不把初稿拿出来呢?”因为初稿是草稿嘛,还不成熟,昨天上午临走的时候还在改这个稿子。这里给大家做个解释。

下面我想说一下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首先,就我本人理解,儒学和西方很多哲学是有差别的,儒学是人本主义的入世的学问,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儒学就是一种历史哲学,因为儒学的致思方式是历史的思维方式,它强调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中或者说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要深刻理解儒学,就要从历史的角度、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它,这是个很重要的角度。其次,我对儒学、特别是新儒家的历史哲学比较有兴趣,也做了一些研究,这是我要把“生活儒学”内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做一个梳理的第二个原因。我认为,“生活儒学”不仅是对中国当代儒学新建构的探讨,而且在很多的著述中都明确论述了历史和历史哲学的问题,包括对海德格尔的历史观念和历史哲学以及新儒家的历史哲学也作了分析和批判。生活儒学主要是借鉴现象学的存在观念,返回先秦原始儒学的生活本源论,在阐述存在即生活以及情感本源论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和特征、历史的主客观性、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历史学的观念等历史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了阐释,初具了历史哲学体系的雏形,对当代中国历史哲学、特别是儒家历史哲学的建构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这对于我们思考今后儒家怎么建构适应于我们现代生活的儒家历史哲学,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我的这篇文章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生活—存在”观念及其历史哲学的蕴涵,这里做个简要的介绍。这个部分又分四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存在”观念及其对于历史的本源性,第二部分是生活显现为生活情感——仁爱,第三个部分是生活方式,即对生活显现样式的形而上学的把握,第四个部分是谈人是由生活生成的。为什么要分成这四个部分谈呢?我这里不是对生活儒学体系的一个全面介绍,而只是把生活儒学中内含的具有历史哲学意蕴的东西归纳出来,或者说是对其中能够为历史哲学奠基、即为历史哲学提供基础的东西加以梳理。比如说,生活或存在及其本源性包含了一种什么历史哲学思想呢?这就是:生活既然是先于一切的本源,那么生活自然也就是历史的本源。这种生活存在论否定了以往中西人本主义历史哲学中的生命、生活的绝对本体论,为当代儒家历史哲学做了一种新奠基。由于时间关系,这四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这里就没有办法具体展开谈了。

论文的第二个大部分是“生活儒学的历史观念”。生活儒学的历史观念是什么?就是指生活儒学是怎么界定“历史”的,它所理解的“历史”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这个部分包括三个小部分。第一个部分谈到了客观的历史。历史是什么呢?生活儒学认为,历史既是当下生活的一种显现样式,同时又是文化的一种历时的显现样式。这涉及到什么是文化及其与历史是什么关系的问题。我在后面还会谈到生活儒学的历史观念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但是,生活儒学对历史的理解不仅限于这个层面,它还有第二种回答。它认为历史有两种: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和作为文本解释的历史。生活儒学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回答呢?它认为不论是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还是作为文本解释的历史或者说主观叙述的历史,实际就是史学家所书写的历史或者史学所思考的历史,它们都是由当下生活所给出的。客观存在的历史是由史学家感受到之后通过史学家或者思想家说出来的。所以,在它看来,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和作为主观叙述的历史是合一的,两者具有同一性。第三个小部分还谈到了界定历史主观性和客观性何以可能的问题,生活儒学对此也做了理论的分析。

第三个大部分谈了生活儒学关于现代史就是民族国家史的观点。这个部分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族类的历史。生活儒学认为历史的共时性的显现就是族类,族类在现代表现为民族(Nation),现代的历史就是民族国家的历史。所以,它谈到中国的民族时,特别强调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民族观是Nation的意思,而不是现代以前的那种民族观念。第二是现代史就是民族国家的历史。这部分涉及到民族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当代文化如何重建的问题。第三是现代民族国家所面临的紧张性以及出现的后现代性。所谓的紧张性,就是单子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紧张:一个方面现代国家是提倡单子主义的,是自由的;但是实际上,现代社会和历史又出现了集体主义,不让你自由。我觉得这也属于历史哲学的范畴。

第四大部分是关于生活儒学对中西历史学观念的批评。因为生活儒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对西方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家及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哲学、在对新儒家的历史观念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活儒学的著述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历史观和历史学观和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思想、对新黑格尔主义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等多有称述和评论。同时,生活儒学对中国现代新儒学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和钱穆等的思想和历史观念也多有评述。这些引述和评论体现了生活儒学对上述中西历史哲学思想的批判和借鉴。

最后一个部分是生活儒学理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要重点谈一下。

首先,来谈生活儒学历史哲学具有的学术意义。第一,生活儒学历史哲学的提出,其意义在于为中国当代历史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它借鉴当代西方最前沿的存在主义哲学,同时“返本溯源”来建构中国当代历史哲学。什么叫“返本朔源”呢?“返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返回显现为历史的生活或生存本身,二是返回那种本源,即未被遗忘和遮蔽的原始儒学,也就是孔子对生活和存在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是“立新”。任何一种学说如果不“立新”就没有什么价值。那么,生活儒学的“立新”体现在什么上呢?我认为即是从存在主义的思想视域出发、立足当下生活来建构儒家的历史哲学,它是继中国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之后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探索。现代新儒家从第一代的梁漱溟到第二代的牟宗三,都很关注历史,而且牟宗三写过历史哲学的著述;有的人虽然没有明确写过这类书,但是他们都有很浓厚的历史哲学色彩,也有这方面的丰富思想。

第二,生活儒学采用字源学或词源学的方法,对儒学的生、活、存、文、化、命以及生活、生存、文化、天命等基本字、词和范畴做了解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使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建立在可靠的学术基础上,所以说,它的“返本”是有依据的。我们知道,训诂学是很重要的,清代学术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在训诂学上为中国文化思想的解释提供了基础;现代中国学术界借助西方的字源学和词源学也有很多的创造,像傅斯年的《性命古训证》就是很重要的著作,对我们理解中国思想的源起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黄玉顺先生如果能把这项工作系统化,写出一部中国哲学的字词古训证,那会是很有价值的。

第三,生活儒学很有特色,体现了中国儒学人文道德理性的精神。中国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强调人的道德理性和精神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生活儒学认为,生活及其情感(仁爱)是一切的本源,因此历史亦源于生活和仁爱。而历史是生活的历时显现样式,生活为仁爱,那么历史也就是仁爱的历时显现样式。这充分易彰显了儒家的人文道德理性精神,与西方现代强调科学分析的历史哲学不同。

生活儒学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回答的问题。第一,它对历史哲学问题的回答还是初步的和不全面的,如对历史动力、历史进程、历史要素、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论等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或是没有回答,或是缺乏深入阐述。这个不能怪他,因为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是我把它梳理出来的,不是他自己系统建构的,所以很多问题没有回答。我觉得,以后需要把它加以完善。第二,有些观念有待商榷。如说他把儒学分为三期,即(1)原始的儒学(先秦时代)(轴心时期),包括①西周时期:五经原典;②春秋时期:孔子思想;③战国时期:曾思孟荀。(2)蜕变的儒学(古代、现代),包括①古代的儒学;②现代的儒学。(3)重建的儒学(当代、未来)。其中,第二期是蜕变期,包括西汉以来直至现代的儒学,他把蜕变期儒学的价值基本否定了,要去解构它。这样,蜕变期的历史哲学也是需要解构和否定的。那么,在当代如何客观和历史地看待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学在历史哲学建构方面的价值呢?我觉得应该采取一种批判性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完全解构的态度。

好,我就说这么多。

(录音整理:刘瑶瑶)责任编辑:张小星



    关注 当代儒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