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微音乐厅 "建筑X哲学" 跨界对谈 良好建筑与良好生活

 

9月30日下午5点,最微音乐厅的设计者、建筑师柯卫与中国当代哲学家陈嘉映以“良好建筑与良好生活”为题,在刘海胡同24号展开了一场建筑与哲学的跨界对谈。对谈还邀请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建筑师王辉作为主持,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文化碰撞。...



由建筑师柯卫设计的建筑装置位于刘海胡同24号,在这个被称为“胡同里的最微音乐厅”的大型建筑装置中,举行了数场内容各异、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

9月30日下午5点,最微音乐厅的设计者、建筑师柯卫与中国当代哲学家陈嘉映展开了一场建筑与哲学的跨界对谈,和我们一同探讨“良好建筑与良好生活”。此次对谈还邀请了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建筑师王辉作为主持,不同领域的精英带着他们独特的文化视角,聚首“胡同里的最微音乐厅”,展开了难得一见的深度思维碰撞。

活动现场宾客满堂
 
建筑大咖遇上哲学大咖

此次对谈嘉宾是哲学圈和建筑界的大咖。

对谈人陈嘉映,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博士。曾就职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从2008年至今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其授课风格深入浅出,饱受学生喜爱。陈嘉映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西方哲学。代表专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无法还原的像》、《哲学科学常识》等,译著有:《哲学研究》、《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等。同时,他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高校教师职务专业学术评议委员会评审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院学术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世界哲学》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辑刊学术委员,《哲学分析》编委等职位。


哲学家陈嘉映发言
对谈人柯卫,是CHIASMUS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筑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理工学院,同济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领域涉及出版、教学、研究和实践。柯卫的建筑理念着重于对公共空间的重塑,及如何以建筑为载体,使空间和人类行为之间发生互动。他所设计的前门23号院改造,将现代意识和高端艺术带入北京的社区生活舞台。


对谈现场的柯卫建筑师
主持人王辉,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迈阿密大学硕士。1999年与刘晓都、孟岩共同创立URBANUS都市实践并将其发展成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团队之一。都市实践既是一个机构,更是一种理念。它旨在从广阔的城市视角和特定的城市体验中解读建筑的内涵,紧扣中国的城市现实,以研究不断涌现的当下城市问题为基础致力于建筑学领域的探索。

当哲学遇上建筑,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建筑师王辉主持对谈
建筑与哲学的跨界对谈

活动当天,由王辉担任主持展开对谈。王辉表示,自己虽是一名建筑师,却对哲学有着满腔热情,大学期间用将近100顿早餐(当时5分钱/顿)的钱买了一本陈嘉映翻译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当时4.2元/本),并珍藏至今。王辉以一个看似平常却饱含哲理思想的小测验,即:建筑师和哲学家所能允许的建筑物的建造误差,幽默地带入主题,正式开启对谈。

对谈中,陈嘉映和柯卫从对“时间”的讨论开始,谈到空间,以及建筑与哲学的专业分工与融合,最后回归对于“良好建筑与良好生活”的讨论。


建筑师王辉手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1、时间的凝固  

柯卫首先谈到罗马万神庙的建筑魅力,他说之所以被这个建筑所吸引,不仅因为其形态、光线等因素,更因为建筑体现了其绵延的时光长度。他说:“如果当下是你所能留住的记忆和你内心所能留住的关注,那么万神庙所承载的当下有2000余年之久。”陈嘉映对柯卫所谈到的观点表示认同,并提出,对于“过去、现在、未来”是很难定义的,雕塑被认为是时间的绵延,因为它能够把整个故事的前后凝固在某一时刻。而建筑不只能将时间凝固,还有雕塑所不具有的空间包容性。王辉对建筑与时间这一话题进行了延伸和总结,他提出建筑师每天都在进行着哲学的思考,因为他们需要考虑设计到何种程度收手,这之间包含了“时间的凝固点”的概念。


对谈现场
  2、建筑与哲学的分界与融合  

从时间延展到空间的讨论,王辉提出所有成功的建筑设计一定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性的思考。随之大家展开了打破专业理性思维的话题。王辉说:“现代社会以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所以在今天的人们来看,建筑和哲学是两个不同的专业,现代社会往往把人专业化了。但其实建筑与哲学追溯至远古时期是不分家的学科。哲学是与衣食住行紧密相连的,而建筑也是一个为人和生活服务的行业。”随即,王辉将主动权交给陈嘉映,请他与观众分享,作为非建筑专业者,平日里是否有想要参与建筑设计的冲动?

陈嘉映谈到自己在自家小区散步时,对于小区环境设计的不满。他说如果他有机会参与到小区设计,他会选择首先与在小区长期居住的住户交谈,了解这些居民对于环境的需求,并有自信自己能够做出比现在更好的设计。从陈嘉映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作为非专业建筑师的他,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有着对建筑设计的思考,并且言语中表现出他的这种思考已经具有了“参与式规划设计”这种回归空间使用者本身的先进的设计想法。


陈嘉映分享
 


陈嘉映还提出,好建筑的标准是无法简单判定的,因人而异,但他认为建筑师的哲理性应该体现在设计中对于文化和生活等层面的思考,并且建筑能够让非专业者感受到它的特别之处。作为非建筑专业者的陈嘉映先生提出的对于好建筑的标准正是现今建筑师所追求的:“做出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和认同的建筑。”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建筑师,但人人都可以是建筑评论家。

  3、关于好生活的讨论:从温饱到消费  

最后回归到“良好建筑与良好生活的主题上”,在柯卫的提议下,大家将话题聚焦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城市环境下“良好生活”的讨论。陈嘉映回应道,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好的生活的定义在不断改变。从温饱时代,人们以能够生存为生活目标,到现在消费欲望不断高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生活的需求在不断改变,因此对于好建筑的标准也在改变。

王辉接着陈嘉映的观点说道:“现代社会处于社会生产机制之中,必须要不断地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否则社会的运转链条就会断掉。但有了生产就要刺激消费,所以它刺激了虚假消费的产生。比如我并不需要穿那么多衣服,但出于虚荣的虚假消费需求,我们总在不断地买新衣服。这就牵扯到每个人对于人生的思考,我们需要在什么时候止步?这个凝固消费行为和欲望追求的时间点应该在何时?”

柯卫也回应道:“在这个社会温饱的时代,城市中大部分建筑已经建完,中国建筑界这几年逐渐进入了反省和反思的阶段。那么我们对于良好生活和良好建筑是不是也应该时常自省和反思呢?”


三位大师的跨界对谈
对谈嘉宾与观众互动

对谈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后在嘉宾与观众的讨论中进入尾声。王辉提出关掉灯和电脑、投影等发光设备,大家共同在黑暗的院子中安静地享受分享与讨论的时光。

活动当天吸引了很多建筑专业者和学生以及热衷哲学的观众,一位同学提出哲学的思想要如何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三位大师一致认为哲学的思想并不是用来贴标签的,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是从实际功能等实用的角度出发,但当你具有了哲学性的思考,你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将会不同,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间影响设计。


三位嘉宾与观众互动
最后,陈嘉映老师从自己的观点对对谈作了精辟且深刻的总结。他说,良好生活是多种多样的,跟据每个人的志向、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体会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任何哲学道理最后要是没有结合自己的感悟在其中,那就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已。并且建筑不只是单纯地供大众欣赏的艺术,更重要的功能是居住,所以良好建筑与良好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

陈嘉映还分享关于“有灵性的建筑”的思考,他说:“我们所能影响他人生活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就这个胡同微型音乐厅而言,我们通过高雅音乐演奏把周边的人吸引到这个场所,但这并不意味着最后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从另一个角度,很多居民来到这里虽不能真正听懂这些音乐,但也未见得没有作用。有时候一个人只能明白自己的那点儿生活,但有时候你看到别人的生活,你清楚知道你过不了那种生活,但他人的生活也能够对你的生活产生一种灵性的影响,这是对原有生活的一种敞开。”


三位嘉宾在胡同最微音乐厅舞台合影
三位大师的跨界分享让所有观众都受益颇丰。此次对谈持续了将近三小时,是一次重要的建筑与哲学的跨界对谈,这也是建筑装置的创作者柯卫所期待的,他认为文化碰撞是建筑所能承载的最重要的生命形式,让一切美好及重要的思想在这里发生,是建筑师最大的愉悦。正如王辉主持中所说,在这个胡同的最微音乐厅,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音乐,名字叫做“柯卫的殿堂”


刘海胡同24号院展览现场
“遇见什刹海”

由北京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共同主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的“遇见什刹海”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2016.09.23-10.07)在北京什刹海地区盛大绽放,围绕什刹海的历史街区和院落展开,包括“九个院子”“洞/和光同尘”“回归•院生活”等。

“遇见什刹海”的主题是“约会设计与艺术”。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北京仅存的几片原住居民区,这里保留了大量传统院落和街巷。新时代已经为什刹海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我们此次的课题是:如何通过设计的力量复活什刹海。

编辑:Jasmine Lyu、Alexandra
“遇见什刹海”

     微信号:yj-sch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持续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遇见什刹海,点击链接阅读往期经典

展览深度报道:

理想国在苇坑胡同14号: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 遇见什刹海

什刹海周边最文艺的胡同改造:刘海胡同24号|遇见什刹海在当下的“水车花界”遇见“过去”与“未来” | 遇见什刹海

暧昧与难舍: 大半截胡同的偶遇

“融·合院”:最小的院落,融合亲情与邻里交流的公共空间 | 遇见什刹海

叠合院:旧城改造更新中“诗意和生活的叠加” | 遇见什刹海胡同老人儿童之家:张轲对“大杂院”新可能性的研究与探索|遇见什刹海

“在园“:一个装载天、地、人、神的交融之园 | 遇见什刹海

有品位的光 · 有品位地玩 | 遇见什刹海的“在园”之光遇见金奖: 什刹海的温情遇见

内容:

“洞/和光同尘”——韩国首尔市在城市复兴方面的思考和成果“宾至家园” | 遇见什刹海不够看? 喜大普奔! “遇见什刹海”延期至10月16日

“遇见什刹海”盛大开幕 | 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古典遇上经典:胡同里的最微音乐厅首演在即|遇见什刹海活动报名

“回归·院生活”——乐春坊1号试点示范院落 | 遇见什刹海九月!来什刹海约会设计与艺术

遇见什刹海 | 约会设计与艺术

九个院子方案+布展介绍:

柯卫+溪山清远:胡同里的最微音乐厅

崔彤+建筑之外:来这个立体园林,沐浴一次禅师讲堂的精神洗礼

章明×张姿+尖叫设计:冷淡风的胡同深处,竟暗藏了一个花花世界

李亦农+品那儿:邻里交流的融合空间

张轲+锐驰:集成空间的集成生活

刘克成+虫儿影像:住民宿,还能当图书馆馆长?

刘珩+上布素麻:最小的大院与胡同里的开放城市

李兴钢+智库咖啡:在什刹海老院里叠合了层层空间,飘出阵阵咖啡香

王维仁+理想国:北京胡同四种院落的空间原型

遇见 | 走进什刹海的九个老院子

访谈:

李亦农:什刹海,旧城更新中的“幸运儿”

王维仁:四合院更新的精神 | 遇见什刹海

刘珩:学习历史,引入未来 | 遇见什刹海

九位思考者诠释别样四九城 | 遇见什刹海
UED官网
www.uedmagazine.net
媒体合作邮箱
Zhaomingcbc@qq.com
新浪微博
UED城市环境设计



    关注 UE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