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院生活”——乐春坊1号试点示范院落  遇见什刹海

 

在什刹海片区、乐春坊等重点区域的设计改造成果、营造胡同氛围,以及区人口疏解、解决民生和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所做的设计与尝试进行集中展示。...

前言
历史街区传承着城市的历史,展示着城市独特的生活形态,也传达出城市的文化形象;随着社会结构不断演变,传统家庭的院落生活逐步消失,人口流动改变着胡同院落聚居方式,“大杂院”逐渐成为了无奈的新常态;“乐春坊一号院”试图以回归院落生活作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来展示传统生活空间的魅力和文化发展的带来的空间生活体验的多样性,其中最重要的基础还在于关注和不断探索改善普通百姓生活环境质量,以更加积极的社会理想和空间态度重新定义普通人的院落生活,这也是“回归·院生活”这一主题下的一次尝试。

项目主持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项目总体主持人:边兰春
建筑规划负责人:边兰春
施工设计负责人:史琦
室内设计总协调:张弘
室内设计:张弘,董元铮,汪铮,青山周平,李久太
时间:2016.09.23-10.07,9:00-20:00
地点:西城区乐春坊 1 号院
项目背景


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西城区国有企业——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由西城区政府核准,作为北京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前端公司按照中央对北京“首都核心功能区”的定位要求,主要负责什刹海地区的风貌保护、人口疏解、基础设施改造以及产业提升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在西城区区委、区政府和北京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期望通过努力在什刹海地区实现“创新引领产业、创意激活文化、慢享舒适生活”理念,将什刹海地区打造成民生工程的标杆。

实施理念
乐春坊 1 号院位于什刹海白米社区乐春坊胡同,原有院落生活及居住环境较差。在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关注和改善居民居住功能及空间环境,通过对白米社区传统历史风貌、人口与住房条件、基础设施环境等要素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并在乐春坊 1 号试点示范院落进行尝试,以期实现院落居住功能宁小求全、生活空间灵活多变的更新理念,并创新管理模式,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氛围。
项目合作团队
规划与建筑设计团队
乐春坊一号院试点院落项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建筑与规划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SpaceStation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唐恩设计合作完成室内设计。
乐春坊试点院落规划




整体建筑规划设计以“回归·院生活”为主题,以体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传统生活空间形态延续为目标,通过院落空间的再组织,塑造院落式邻里空间形态;通过家庭室内空间的再设计,形成院落生活中家庭内部空间的集约利用;从整体风貌上也努力传递出不断演变的历史文化街区中,传统文化在空间组织与社会结构上“重构”与表达。随着社会结构不断演变,传统家庭的院落生活逐步消失,人口流动改变着胡同院落聚居方式,改变“大杂院”,创造新邻里,“回归·院生活”应该是未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乐春坊一号院”试图以回归院落生活作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来展示传统生活空间的魅力和文化发展的带来的空间生活体验的多样性,其中最核心的目标是还在于关注和不断探索改善普通百姓生活环境质量,以更加积极的社会理想和空间态度重新定义普通人的院落生活。
室内设计


院落分为A1、A2、B1、B2、C、D六个户型,五支经验丰富的优秀建筑师团队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室内空间的进一步整合设计,尝试以不同的家庭需求和院落生活体验去定义“院落”与“家庭”,“邻里”与“自我”,去表达对于“回归·院生活”的当下解读。
建筑师访谈
在这里,各位建筑师们通过访谈的形式表达了对“回归院生活”的思考:
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
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由两位建筑师:汪铮和李凌建立于2012年。事务所深居在北京老城区西海湖畔。事务所面向企业及个人,提供“自建自用”或“自建自营”类型的建筑设计及室内空间设计服务。项目规模从10平米到10000平米不等。

"空间站"的表层含义即“建筑事务所”本身。

空间站漂浮在宇宙中的形象意味着:清醒的危机感、交互定位和不可预见的生长。

“人在空间中的体验”是空间站关注的价值核心。
汪铮
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3年至2012年在法国AREP公司北京分公司任建筑师;2009年获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照;2012年在北京成立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任合伙人及建筑师至今。
冯晨
2010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2011年至2013年在法国E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ESA)继续建筑学习;2014年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 the Bartlett建筑学院;2015年加入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任建筑师。

Q:如何理解传统院落生活,回归院生活?

A:我们觉得“独门独院”应该作为北京人对生活空间——具体说,是一个私用的、单层的内向型室外空间的最高理想。虽然它是一个传统空间,但它的理想并非来源于传统,而是因它会使人获得极大的心理安全感;并且水平连接城市,上下连接自然,是城市中最舒适浪漫的生活方式。要实现它需要整个城市的协作,北京有这个条件。

Q:如何在设计中传达自己的理念?

A:现状的条件是一室一厅:厅在地面,室在地下一层。我们在寸土寸金的条件下还是把地上房间的一半拿出来做院子:一个真正的私用室外空间,并把它作为采光通风的起始点,串联起两个“地下的院子”。最终在狭小的空间形成了两间房和三个院子。一层打开折叠门之后,三个院子都是室外空间。如此一来,整个房间的空间结构便完全不同。



我们进一步按照传统合院的使用方式,把所有家庭活动引入院子内部,使三个“院子”成为“家庭活动空间”;房间也不单是卧室,而是可以阅读、休息的“个人生活空间”。院子相对明亮,房间相对幽暗,从幽暗的房间看向明亮的院子,是北京传统院落生活常有的心理体验。

Q:设计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和遗憾?

A: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室内空间转化为室外空间之后带来的一系列结构、保温、排水、防水的建筑技术问题。遗憾的是由于南向开窗不足,地下院子的采光还是不够好。
张弘


清华大学学士、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建筑与技术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区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信息化与产业化,既有建筑改造与提升。

Q:如何理解传统院生活,回归·院生活?

A:对项目而言,院生活指的是老北京四合院肌理被无序加建破坏后,所形成的“大杂院”中的居民生活模式、居住状态,以及邻里关系、空间结构等,是北京旧城近60年来逐步形成的典型生活形态。本项目以回归·院生活为主题,旨在通过有效的开发、规划、设计手段,以独特的“平移院”概念,在保持传统四合院单元肌理前提下,创造新的、高品质的集体聚居模式,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探索破解旧城改造中复杂社会问题和矛盾,实现旧城居住局部片区的有机更新和有序更新的全新模式。

Q:如何在设计中传达自己的理念?

A:设计工作既涉及单元住户内部空间,也涉及院落公共部分,在设计中注重解决三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①隔与融。针对院生活模式中不可回避的狭小空间中的邻里关系问题,方案设计在单元内外均致力于处理公共性与私密性空间“隔”与“融”的辩证关系,力求在略显逼仄的空间范围内,灵活处理各功能空间,满足个性需求的同时,体现空间的流动性和交融性。

②疏与密。在有限空间内,通过疏密对比,增加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体验感受。例如在户内设计中,结合厨卫模块,增设夹层空间,缩小空间尺度,反衬客厅、起居等空间的宽敞和舒朗;而在院落空间设计中,通过通道流线的转折、采光井位置的变化,以及局部葡萄架、休息区的设置,将原本轴线对称的仪式感较强的空间,转换成开合有序、错落有致,具有生活气息的近人尺度空间。



③明与暗。设计中特别注重自然光的充分利用,在保持传统建筑基本风貌的前提下,在屋顶、立面、地面等可能的部位,均考虑增设自然采光。尤其是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中,通过扩大采光井尺寸,营造地下的舒适绿化环境,消除地下空间给人的压抑感。而在功能性私密空间,则通过光线控制,创造较暗的光环境,通过明与暗的光线变化,体现空间的动静属性。

Q:设计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A:①作为首个,也是迄今为止最小尺度集群设计项目的组织者,在项目过程中的各方协调是个极大的挑战。

②项目周期紧,任务重,很多问题需要现场协商解决处理,在探索各方决策机制的问题上挑战巨大,幸好问题还是得到了圆满解决。

Q:最终完成作品有哪些遗憾?

A:①项目前期方案设计未能考虑后期室内设计及展览的模式,导致项目过程中对结构楼板、部分梁、墙等工程返工或拆除,造成不必要浪费。

②项目周期太紧,导致一些设想,如体现传统院生活符号特征的老物件等元素,无法细致设计和布置,对于体验回归·院生活的主题有较大的缺憾。
青山周平


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县。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硕士学位,现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5-2012年间工作于SAKO建筑设计工社,在“塘沽远洋国际小学校”项目中担任主设计师;2008年曾获得日本商业空间协会设计大奖赛银奖;2012年应邀成为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2014年于北京创立了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现今主要设计作品有“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改造”、“灯市口L形之家”、“失物招领家具体验店”、“ house vision理想家400盒子的社区城市”、“原麦山丘”(西单店、望京店、富力城店、华贸店)等。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B.L.U.E. 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于2014年,由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和藤井洋子共同创建,是面向建筑以及建筑室内设计方向的充满年轻活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B.L.U.E.是Beij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Environment的略称,以厚重历史和先锐思潮碰撞激烈、经济发展迅速的北京为中心,通过设计师的创造、思考、建筑、室内、艺术、产品等设计实践,来实现对城市的物理、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即事务所一直以来的目标-------创造一个连接城市环境的设计平台。

Q:如何理解传统院生活?

A:北京是一座独特的城市,二环以内的胡同旧城区带给人的是一种宁静,出了二环便将人带入另一个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在这种快节奏的环境中生存,年轻人每天结束工作回到自己的“家”里,老人每天都在“家”中很少出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邻里之间越来越生疏。

“家”不应该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在有自己独立的私密生活空间的同时,更多的空间应该是与他人共享,人与人之间才能有更多的交流,从有血缘关系的“家”延变而成邻里间的“共享家”,再衍生出整个社会的“大家庭”。

Q:这次是如何在设计中传达自己的理念的?

A:这次的设计,我们将“共享家”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一家三代六口人的生活空间”主题中:

①将原本两层的空间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层高变换成四层,在整个大的空间里又让三代人都同时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②当代很多刚创业的年轻人,可能他们没有多余的存款租用办公空间,这次设计中将地下室设定成工作区和家庭起居室的一个可变空间;

③胡同内有很多家在自己家门口栽种花草布置成一个小花园,所以我们把一层入口门厅设计成植物阳光房,平时敞开大门,可与公共庭院融合,将自己家的空间与邻居共享;

④天窗处的挑空空间,保证了一层和阁楼的充足采光;阁楼设计,利用层高的变换,较矮的位置作为两个孩子的卧室及学习区域,较高的位置则作为活动区域。

Q:设计中有哪些挑战或遗憾不足?

A:每一个新的项目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项目中创造出新的设计。我希望可以通过“共享家”这一设计理念,利用小家庭建筑空间改变来影响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改变。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生活,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情感。这一次在相对紧张的工期中去把握设计细节上的处理,很多位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但也尽量的保证设计简约但不简单的效果。
李久太


建筑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典园林。目前从事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曾获德国工业设计REDDOT红点奖。2010年创建“唐恩设计TONEDESIGN”致力于创新产品设计与研究。

Q:这次是如何在设计中传达自己的院生活理念的?

A:时代更替,房子对于百姓的意义,也在变换。

以电饭煲为例,普遍用大铝锅做米饭的时代,不管什么品牌、什么形状,电饭煲都能卖出去,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电器来保证米饭的稳定质量。每家都有两个以上的电饭煲的时候,电饭煲就不能仅仅能做米饭那么简单了,它需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来释放使用者的空间。

房子也到了这么一个节点上,空间本身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功能,还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在这么一个互联网的自由时代,人的个性价值被前所未有的释放出来,主角不再是物品,而是人本身,是人的行为形成的生活。



即,在上一个时代房子是内容,而这个时代房子是载体了,房子一下子从“菜品”的角色转化为“盘子”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A2户型方案推进的原则,便是尽可能为人的活动空间留有最大的余地,同时保证基本功的的完善合理。几乎所有的分散功能,被集中整合到楼梯周边的一个家居综合体中,其余空间打开,尽可能高和宽敞,为多种可能性甚至意想不到的家居行为创造载体。
董元铮


1982 年生于哈尔滨。200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师从崔愷院士攻读研究生学位。2009 年加入中国建筑设计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实践方向为城市公共文化建筑、观演建筑的设计,以及中国当代集群建筑设计活动的观察与理论研究。

Q:如何理解传统院生活,回归·院生活?

A:传统是我不敢奢谈理解的一种神秘之物。这里所谈的院生活,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归根结底是一种城市生活。区别于采菊东篱下的那种乡野之院,四合院的存在前提是城市的高密度聚合,空间的围拢包裹,以及人对城市生活远离自然的一种有限补偿。城市生活的节奏、压力和迷茫,人在城市里的生存和挣扎,都是我们在思考使用者、居住者的画像之时,时时放在心中的问题。回归院生活,可能更多的是在逼仄高密度中争取居住的隐私和宁静,在连绵不断的灰色屋顶下争取更多的天空和光线,在旧城百姓普遍存在的谋生困境中为居住者争取多一种选择的工作和生存方式。

Q:如何在设计中传达自己的理念?

A:作为一名建筑师做室内设计,“空间”是我们工作的乐趣与核心。用技术手段塑造实体空间,解决前述所思考的虚拟问题。

首先要在极为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解决一家三代人的居住需求,既保有私密性,又能够保持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黏度。客人卧室、主人卧室、儿童房、淋浴间、卫生间等有私密需求的功能房间,做成一个个悬浮在灰色混凝土外壳中的小盒子,围绕着两个光庭,打开一扇扇门窗。阳光板的门窗使“小盒子”在获取光线和保持视线隐私之间取得平衡,同时省去了在本就狭小的空间内增设帘幕的繁冗。我们极为珍视天光的来向。在有光的地方设置室内“天井”,同时也是各个小盒子之间共享和交流的光的庭院。把一些可以向公共空间开放的功能构件,如楼梯、洗手台、起居厅,放在天井中,形成光井中丰富的“扭结”,让人的行为和活动丰满和充盈这些共享空间。

其次我们想最大限度地挖掘地上地下双入户的优势,实现为居住家庭多一种获取收入的选择。因此我们尽可能地把家庭成员的卧室和家庭起居空间集中布置在光井的中部和下部,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提升地下的居住体验和品质。同时把地上部分作为多功能使用空间,设置客人卧室(阁楼),厨房和餐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airbnb网上出租,或者作为日间招赁的手工艺作坊、休闲体验空间等等,参与到四合院的旅游经济,多赚取一份收入。

最后在具体语言的选择上,我们追求一种混沌和朴素的质感,不是打造一个清晰、时髦而纯粹的理想世界,而是放任一些含混和暧昧,放任一些多样性的选择,从材料、细节到软装,我们希望模拟和包容一些自然生活的场所感觉。

Q:设计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A:挑战是最有乐趣的部分。

①思考在一个并不真正老的传统躯壳中嵌入更新的还是更旧的东西才可称之为“融洽”。

②在一个极其有限的空间里解决对功能和使用方式有苛刻限制的居住需求同时又坚决地希望创造出有趣的空间体验。

③在设计和施工周期极为紧迫的情况下大量采用现场设计的方式迅速的解决问题并通过沟通不断妥协或坚持一些东西的艰难过程。

Q:最终完成作品有哪些遗憾?

A:现在“作品”还在紧张的赶工中,坦白说连续几天出差我已经3天没去现场了,在星期六的早上,在截止时间之前坐在这答完这些字,我现在最想的就是马上去现场,看看有哪些遗憾已经发生……:)其实无论如何一个“作品”最后终归不会完全让自己满意,与其谈遗憾,不如省察每个项目独特的局限,这是建筑师一个个循环无休又乐此不疲的梦境。

遇见什刹海

由北京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共同主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承办的“遇见什刹海”将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2016.09.23-10.07)在北京什刹海地区盛大绽放,围绕什刹海的历史街区和院落展开,包括“九个院子”“洞/和光同尘”“回归•院生活”等。

“遇见什刹海”的主题是“约会设计与艺术”。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北京仅存的几片原住居民区,这里保留了大量传统院落和街巷。新时代已经为什刹海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我们此次的课题是:如何通过设计的力量复活什刹海。

编辑:Alexandra
“遇见什刹海”

     微信号:yj-sch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持续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遇见什刹海,点击链接阅读往期经典

内容:

九月!来什刹海约会设计与艺术

遇见什刹海 | 约会设计与艺术

九个院子:

柯卫+溪山清远:胡同里的最微音乐厅

崔彤+建筑之外:来这个立体园林,沐浴一次禅师讲堂的精神洗礼

章明×张姿+尖叫设计:冷淡风的胡同深处,竟暗藏了一个花花世界

李亦农+品那儿:邻里交流的融合空间

张轲+锐驰:集成空间的集成生活

刘克成+虫儿影像:住民宿,还能当图书馆馆长?

刘珩+上布素麻:最小的大院与胡同里的开放城市

李兴钢+智库咖啡:在什刹海老院里叠合了层层空间,飘出阵阵咖啡香

王维仁+理想国:北京胡同四种院落的空间原型

遇见 | 走进什刹海的九个老院子

访谈:

李亦农:什刹海,旧城更新中的“幸运儿”

王维仁:四合院更新的精神 | 遇见什刹海

刘珩:学习历史,引入未来 | 遇见什刹海

九位思考者诠释别样四九城 | 遇见什刹海
UED官网
www.uedmagazine.net
媒体合作邮箱
Zhaomingcbc@qq.com
新浪微博
UED城市环境设计



    关注 UE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