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育阅读】如何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力?

 

很多时候孩子们并非没有动力,而是这种动力,被其他的外在动力所压抑或迷惑……...

↑↑↑点击关注【读写微课程】,点燃教育智慧
很多时候孩子们并非没有动力,

而是这种动力

被其他的外在动力所压抑或迷惑,

如果仅仅靠孩子自我纠错、

自我反省,

显然不够,

如何帮孩子找到明确的目标和动力,

显得十分关键。

“目的感”是学习的长期动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戴蒙,

研究发现,

很多人生命的缺乏,

“是动机的来源,是目的感”。

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

但大部分家长谈论的动机,

通常是通过考试、

考上某个大学等短期动机。

研究显示,

如果没有更大的“目的”存在,

短期目标和动机通常会徒劳无功,

而且很快就在毫无方向的活动中消耗殆尽。

有目的感的孩子,

都有高度动机,

会自动自发地学习

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也展现少见的务实效率。

孩子的“目的感[b]”需要家长的引导[/b]

目的影响人生的快乐和满足。

但老师、父母,

不能直接给予孩子一个人生的目的;

而必须用引导、用身教和对话,

帮助孩子迈向目的之路。

目的是一种遥远的长期目标,

有了目的,

你会开始安排各种目标,

让自己一步步到达那个目的。

父母、老师们必须了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应只是考高分、

考不好会让父母失望等,

这些真的是很短期的目标。

长期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应该是:

当学生全心投入他们想学的内容,

可以完成人生哪些目的。

目的会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我学习并非因为妈妈叫我学,

而是因为我真的很在乎,想学好。”

如果一直想到这个目的,

就有持续学习下去的动力,

就有能量,

不仅为参加考试,而是学得更好,

几年长期的努力,这才重要。

为什么要学?是产生长期学习动机的源泉

目的是一连串“为什么”的组合。

但很多人从来不问为什么,

例如科学老师教公式、原理,

即使学生学得很棒,

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

只知道为了考试非学不可。

老师应先跟学生解释,

为什么要学这个科目?

为什么发现新定律很令人兴奋?

……

没有这些“为什么”,

你无法让学生有长期的学习动机。

你可能用恐吓的方式来吓学生:

“如果没考好的话,

就有哪些严重后果,”让学生有短期学习动机,

但学生不会出于兴趣、

自己把书拿出来读。

学生必须知道为什么,

才会全心全力、自发的去念书,

而非被恐吓鞭策。

很多目标是自我导向的,

例如我要一辆很炫的车,

想要累积自己的财富、荣耀等。

这些是目标,并不是人生目的,

因为它们不会带给你那种,

“完成一件对世界有意义的事”的满足感。

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出“目的感”?

家长常喜欢对孩子说教,

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但其实无效。

很多孩子找到自己的目的,

并不是父母告诉他们的。

父母可以做的,

就是跟孩子展开对话,

刺激他们去思考。

三个帮助孩子发展目的感的重要问题:

01

我对什么有兴趣?

我做什么最享受?

什么会让我发光?

音乐、文学、数学、体育?

02

我最擅长什么?

我的才能在哪里?

年轻人要够了解自己天生的才能,

若是先天聋哑,

可能就不适合当音乐家。

03

这世界需要什么?

世界有哪些问题、机会,

可以发展成我帮助别人的所在?

这些是孩子一定要问自己的问题,

三个缺一不可。

父母要教孩子负责任,

做事要有真正的结果。

要对孩子有高期待,

让他们了解,承担任何一种任务时,

要真正完成某件事,

即使那件事很微小。

例如,

小孩有宠物,

他要去喂食、带宠物去散步,

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去做。

要让孩子看到不负责任的结果,

养一盆植物不浇水就会枯萎,

这些都是在家中可以教导的。

这是发展出承诺和责任的方式,

也是让孩子学习

不受其他因素分心或干扰的方式。

(全文完)

你可能喜欢:

1.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明天他会变着法让你偿还

2.孩子,低质量的勤奋,更可怕!

关于“读写微课程”
阅读力=学习力!写作力=思考力!
“读写微课程”由福建海峡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点燃教育智慧,做好父母,教好孩子。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文编辑:黄一俞 审校:沐风)


    关注 读写微课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