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凤姐

 

我们简单的说,开卡宴和开长安的两个长辈跟你谈人生,你更愿意听谁的?...



最近在读熊逸老师的新作《王阳明》,隐于市的熊逸老师从国学学者,而非《知音》《故事会》佚名或者《回到大明当王爷》的角度,重新解读了王阳明。

以前读过他,一说是她,的其他作品,大都是对于国学经典的深度解读,水平不知道比线上的国学老师们高到哪里去了,和孟子春秋老子谈笑风生。

这套上下两册的《王阳明》也不例外,从儒家入手,讨论了醇儒和功利主义之间的关系。

让我尝试用几段话把这个关系讲清楚,是这样的,真正的儒家子弟,心目中的首要目标是坚持心中的道义,如果被迫出仕,一定要用政策影响天下,如果隐逸在民间,也要在地方成为表率。

那么,为了坚持心中的道义,便要虽千万人吾往矣,哪怕是贫,是死,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如颜回。而如果因为运气好,时机恰当,升官发财,其实也是坚持道义的一个附属品而已,值不得称道。

而发生在王阳明身上最有趣的地方便在于,他从小都立志成为一名真正的醇儒,人家学习儒家经典是为了博取功名,他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是因为这些书里的东西本来就值得学习,对于成为儒学圣人也至关重要。

事实上,因为他的一生战绩实在太耀眼,当大官,平叛乱,一不小心顺便成为了圣人,还被各种大人物如蒋介石奉为圭臬,一下子便在成为了全民偶像。

老百姓便开始琢磨,这个人这么牛逼,我学习他,是不是也可以对我的飞黄腾达起到帮助,不然,那么多人对于曾国藩和杜月笙的名言轶事那么感兴趣,是因为他们长得好看?

一个一心成圣不关心名利的人在朝圣的路上不小心获得了名利,被名利主义优先的老百姓当作财神供起来,完全忘记了这个人是真正的以坚持道义为首要目标的大儒。

换句话说,还有很多真正的大儒甚至是儒家体系内的圣人,仅仅是因为功利的缺失,不被世俗认可,入不了庙,吃不成烤乳猪。这确实是一件买椟还珠叶公好龙的趣事。

这也是以功利为导向和以结果论的正常社会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比方说凤姐和邓文迪,她们在达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哪怕是管中窥豹,我们也是早已耳濡目染多年,算不得新鲜,群众的反应无非是人云亦云摆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阵仗。

但是她们越接近目标,我们反而越是丢盔弃甲,等到她们上位,就像拿破仑从海外强势归来赴巴黎登基,在舆论上,科西嘉的魔鬼已经成为伟大的法兰西皇帝了。

所以我至今都认为佛教的下辈子和因果是笼络下层百姓最有用的理论,老百姓才不关心你的价值观和主张,你的东西利于我,我拿来就用,我这辈子做好事下辈子有福报,甚至有现世报,那好吧,我可以尝试。

而站在教派的角度,有人愿意按照我的主张做事,目的就达成了。

文艺复兴时期不也出现过这样一个派系吗?里面的领导者在社会功利的角度都无比成功,告诉老百姓,你们信上帝,也可以像我们这么成功。

这真的是世间最一流的传教士啊。

我们再讨厌的人,他不按照原则办事,在最后,在功利上,获得了认可,我们也会原谅他,值得尊重的人,哪怕他是颜回,是柳下惠,恐怕只也能得到迂腐这样的评价。

我们简单的说,开卡宴和开长安的两个长辈跟你谈人生,你更愿意听谁的?

但是,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想要安安静静当个丑男子,没有关系啦,如果要想贯彻自己的主张和意志,一定得在功利上有所建树,你信佛教,你人牛逼,你可以感化的信徒就越多。

老百姓都是普通人,都是见利忘义,都是以结果论,没关系,那就变厉害,然后把你的故事慢慢讲给他们听,最爽的事,从来都不是用钱或权让人给你办事,是他人认可自己,马斯洛的顶端,他人按你的价值观立于世间,与其听那些讨厌的人站在那里逼逼,不如自己站起来。

孔子老师肯定会对我的这番言论嗤之以鼻,但哪怕是汉初,孔老师的东西都不是主流,而孔老师之所以成为至圣先师,不也是因为one of the best的汉武帝独尊儒术的间接结果吗?

换个人独尊儒术,效果就不一样,你信不信?如果孔老师跟孔侑老师一样帅,可能还有点希望。

大疆的创始人汪滔说他从小喜欢蓝天,蓝天是他的,不能让别人占了。

对啊,不能让别人,尤其是你讨厌的人占了。


    关注 小何有话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