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让英语更“接地气”

 

让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本身,让教学方式不再受限于四堵围墙,让教学效果受制于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是课改的三扇明亮的窗口,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到这里来“吸收”光明。...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学英语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在三(6)班,有一个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女生,每次见到她,她都会笑嘻嘻地跟我说一句:“Good  morning”或者 “Goodbye ”。刚开始我并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另一个孩子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我以后又不出国,那我们学英语是为了什么呀?”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那天回去以后,我想了很多,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课本中的一幅幅插图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情趣。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比如说三年级的课本就包含了孩子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最喜欢吃的水果、食物;常挂在嘴边的日常礼貌用语……

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书中的知识点和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及练习,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那么,如何把英语从课堂引入生活? 如何让英语离我们更近,让英语更“接地气”?经过上半学期的经验与实践,我从课堂上和课堂下两个方面入手:

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它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在教26个字母前,我找了一些常见的缩写词图片,如:KFC,VCD ,UFO,WC等;在学习新单词之前,我搜集了相关的英语:饼干包装上的biscuit,牛奶包装上的milk,果汁瓶上的juice等。这些小小的细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效率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下,我经常鼓励学生要大声说英语,养成主动使用日常口语的习惯。早上刚到教室的时候,我听到孩子们互相用“Good  morning”来问好;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听到孩子们用“Goodbye”来道别;预备铃响同学们进教室坐好后,会有同学提醒一句“Close thedoor, please”。这些语句虽然简单,但是慢慢的我意识到,让学生养成主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才是重点的过程。

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合理且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这样一看,英语似乎离我们也没有那么遥远了,变得更加亲切,更加“接地气”。我想,这不就是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吗?

        让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本身,让教学方式不再受限于四堵围墙,让教学效果受制于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是课改的三扇明亮的窗口,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到这里来“吸收”光明。





    关注 运城市明远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