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该做哪些事? ——看青岛模式

 

近年来,x0a青岛制造业不断强壮起来,x0a转型显现出清晰的主线。...



前言
近年来,
青岛制造业不断强壮起来,
转型显现出清晰的主线。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
青岛实体经济的家底有多厚
目前,青岛有“10条千亿级产业链”,包括海工船舶、汽车、家电、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等。代表企业包括中车四方、海西重工、建设中的一汽大众(华东)制造基地等,每一个都是大块头。尤其是中车四方,直接让棘洪滩成了“动车小镇”。

再比如海工船舶,1月9日,“大桥海鸥”号起重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交付使用。这艘起重船起重量3600吨,主钩最高起升高度距水面以上110米,是目前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这艘起重船被媒体和网友称为“神器”,它将赶赴福建,助力建造世界在建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平潭大桥。

所以,去年下半年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底气十足。他说,青岛市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牢记国家责任,以研发、制造“大国重器”为己任:围绕“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海工装备,使我国海洋平台屹立于南海;围绕“中国高铁”,大力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让“青岛高铁”奔驰于全球。

在举国上下都在谈供给侧改革之时,青岛制造也为中国的消费升级出力不少。



据青岛日报报道,青岛一家企业1月12日发布了一款被称为有屋虫洞“智+新物种”的智能家居产品,通过智能客厅、智能厨房、衣帽间三款场景构建,打破了以往家具和家电的边界,将二者进行了智能化融合,重新定义了智能家居。

这也是国内首款全屋语音控制产品。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语音交互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家居场景中的集成应用,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手机APP、触控屏,也可以用语音和手势实现操作。

像动车小镇一样,青岛下一步也会出现一个智能家居小镇。

官方的数据显示,10条产业链的贡献相当大:目前,青岛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山东的13.6%、全国的1.5%。

青岛转型做了哪些事?
制造业转型,经济换挡。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字眼。其实,青岛人对此也有直接的体验。比如城区老企业的搬迁。

约从5年前开始,青岛老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搬迁。青钢、青岛碱业、红星化工等一批在青岛具有举足轻重的企业,纷纷撤离市区。

搬迁并非是简单地换地方,更是企业升级换代的好时机。从公开报道看,搬迁出去的企业均进行了技术化改造,同时不少企业减轻了人员的包袱,让“负重”前行的老企业脚步轻盈了许多。

借助搬迁,市北区产业发展重新定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商贸、酒店等现代服务业。通过去旧、促新、减负,青岛市对1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了搬、关、转,并促进了节能环保、海洋生物医药、3D打印等新产业的发展。

老企业的潜力需要挖掘,但青岛也急需新动能。良好的区位优势,加上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契机,让青岛抓住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国家海洋实验室、深海基地等国字号科研机构的落户,直接导致青岛的海洋经济异军突起。

另外,一汽大众的到来,圆了青岛多年的汽车梦。由于其“体型”庞大,带起了一个汽车工业链。

还有“互联网+”。这个最具魄力的当属海尔,全员小微化、平台化。双星、红领在各自领域“突围”。新企业也有,比如少海汇家居生态圈,将来可能是一个千亿级的平台。

目前青岛“两化融合”指数已达到74%,比全省平均指数高出17个百分点,海尔、双星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一些大型制造企业的创新走在前列,但有的关键零部件还需进口。尽管我国已自主掌握高铁生产的整套技术,但有些重要轴承和特殊的铝合金及钢板,由于国内没有特殊材料,每年还需进口。我们仍有短板,不能懈怠,更不能自满。


以上内容出自公益目的,仅作分享之用。



    关注 纸牌屋网络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