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看看古典音乐家调皮的“恶作剧”

 

祝大家,愚人节快乐!...



愚人节,小编送上音乐家一些有点”恶作剧“效果的作品:

法国作曲家萨蒂1917年写的《官僚小奏鸣曲》(Sonatine Bureaucratique)别具意趣。

它取材于意大利作曲家克列门第(Clementi)的一首供初学者练习用的钢琴小奏鸣曲Op36 No.1(这首乐曲由于技巧简单匀称、旋律优美流畅而广受学琴者和钢琴教师喜爱,因而几乎每个学钢琴的人都弹过这首作品),萨蒂在这里几乎将整首乐曲拿过来加以变形。

克里门蒂原曲(某小朋友的演奏版本):



对比听一下萨蒂的《官僚小奏鸣曲》:
~~ ♪ ~~
萨蒂的另一首作品《烦恼》 (Vexations)是其最著名作品《神秘的一页》三首短曲中的一首,只有一个主题,32小节,弹奏一遍用时一分钟左右,但作曲者在乐谱上标示说,这个主题需连续弹奏840次。该曲在纽约首演时全场爆满。约翰·凯奇组织了十余名钢琴家轮流弹奏,一共持续了18个小时.到第二天早上,剧场里只剩下6名昏死的听众(其他人都苦恼地退场了).当终于弹奏完成时,一名听众惊醒喊到"Encore!"(安可,返场之意)
~~ ♪ ~~


《4分33秒》,是美国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最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1952年8月29日首演 当钢琴家在钢琴前坐下。观众们坐在灯光下安静地等着。1分钟,没有动静,2分钟没有动静,3分钟,人们开始骚动,左顾右盼,想知道到底怎么了,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才我已成功演奏了《4分33秒》。”

《4分33秒》这部作品约翰·凯奇表达了”偶然音乐”的美学理念,全曲就是演奏家坐在上边一个音不弹,只有规定的时间关开琴盖,以表示一个乐章的结束和下个乐章的开始 。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听众听到在这个时间里各种偶发的自然的声音——这种音乐是无规律的,也找不到同样的版本。
~~ ♪ ~~


德国作曲家卡尔海因兹·斯托克豪森的作品《直升机弦乐四重奏》是近些年来最受争议的艺术作品之一。这个作品为美国著名的阿蒂替弦乐四重奏乐团创作的。在1995年6月26日荷兰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演。演奏四重奏的四个人分别在飞翔在空中的四架直升飞机里演奏。他们演奏的音乐随后传送到了中心区,在调音台进行了混音。

斯托克豪森告诉谢佛尔(纪录片制作者),这个作品构思来源于他的一个梦。在梦中,音乐家们可以飞。该曲的乐谱的每一种乐器都是用不同的颜色的音符标注的。这四条线频繁的从一个跳到另一个五线谱,用以模仿鸟儿在不同的路线上飞翔。



斯托克豪森还给谢佛尔分析了作品的内容,特别讲解了在四重奏的写作中是如何融入直升机的音速特点的。

一个2分钟的短视频你们感受一下:

~~ ♪ ~~


阿根廷音乐家毛里西奥·卡赫尔的《定音鼓协奏曲》,谱子最后标明,要让演奏者用尽全力一头扎进鼓里(这个鼓就是专门用来钻的,之前一直不敲),完成演奏。




(人人爱乐APP是一款互联网+艺术资源整合的教育类APP,以供学习者和爱好者欣赏、学习、展示、交流为目的。人人爱乐还将整合与艺术产业相关的所有资源,如:音乐教学资源、音乐赏析资源、艺术活动资源、艺术家资源、培训机构、留学招生、包装策划、宣传推广等,成为行业内交流、学习、赏析、应用、资源对接及群体交互的一站式艺术全类资源服务平台。欢迎大家下载试用!)


    关注 人人爱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