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从来不急于教孩子下结论-亲近母语阅读论坛感受3

 

上官蔓的第25篇原创文章。好的老师,从来不会急于教给孩子一个结论,而是会提醒孩子:世间万物的联结太复杂,不要急于下结论。...



题图:来自作者手机拍摄。

这是上官蔓的第25篇文章。

每一篇都是原创,作者是我本人,上官蔓=戴玮=逗比妈。

欢迎留言交流。

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打赏。

4月22-24日,在江苏南京,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2016“阅读改变中国”年度颁奖典礼。

作为一个素人、一个外行,抱着学习与观察的目的而来,看到的一切,都新鲜,也费解。

于是,随手记。感触和疑问很多,大约一共会有至少五篇吧。

已经发了两篇:

《亲近母语论坛感受1:儿童教育领域需要造神吗?》
《亲近母语论坛感受:我的设计那么多,为什么没能感动你》

有朋友留言说我:“戳穿了百年教育痨病”、“写的比较狠”,我认真的讲一句:

我从来不热衷于批判。

只是认真的记下我的所见、所思、所感,与诸君分享而已。

论坛的第三天上午,安排了两节示范公开课:蒋军晶和周其星。

从资料看,两位都是名师。
课程的内容,都选择了同一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自然写作,动物小说,蒋选了《黑夜之王》(写雕鴞),周选了《黑眼睛》(写藏羚羊)。

一、蒋军晶《黑夜之王》
比较同台示范的两个人,我个人更欣赏蒋老师的课程全程。

他可以收住自己,全程不对孩子做“评价”,持平等、尊重的态度,诙谐、亲和、全然接纳。

无论是总抢着发言、总说不到点子上的孩子,还是开口就全场掌声,说出“只有完全的未知才会让人真正感觉恐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任意践踏自然的人,早就不是君子了”的孩子。他都不做评价,全部给予机会。

他用引导的方式,一步步带领孩子从分享写作手法入手,比较不同的写作方式、比较不同的结局设计,实质上引领孩子去注意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作品所呈现的自然观。

一个孩子说读过这篇小说,于是蒋老师要求他不能参与“结局是A还是B”的小组讨论。“知道答案的人,不可以参加考试”,这是一个公平的规则,蒋老师的处理温和又坚定,孩子被放在一边,也不会觉得被差辱,不会产生“我读书多难道是我的错”的对抗情绪,而是有些自得,高高兴兴的在一边看着同学热烈讨论。

蒋的课堂,做到了他给孩子们的建议: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写作的时候,让人物说话,让场景说话,不要演绎。好比一个演员演戏,靠表情、肢体、语音语调塑造人物,展现的是演员的功底,同时也是对观众观察、意会能力的尊重,给了观众参与的机会;功夫实在不行的,才靠画外音,把话说尽,不留余韵。

虽然蒋说他的课程设计没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全部完成,但我理解,他是出于尊重孩子的参与、跟着孩子的思考脚步,放缓了课程的进程。

为这个“没有完成设计内容”,我也愿意认真的点个“赞”。

下课的环节,师生间的互动细节也很让人感动:

蒋老师说“下课”。

孩子们站起来鞠躬,齐声说“老师辛苦了!”

蒋老师对孩子鞠躬还礼,说:“你们辛苦了。”紧接着说:“不必谢台下观众。就是你们辛苦了!”

当然班长还是按老规矩口令喊同学左转90度,向台下一千多名观众鞠躬问候。

--认真、真诚的对孩子说“你们辛苦了,不用谢观众,是大家应该谢你们”,这个立场和表态,在所有的示范课老师中,蒋老师是唯一的一个。我喜欢。再赞。

我喜欢这个老师。

愿意想象自己的孩子交给他教,会觉得放心。

我喜欢他上课时的轻松自在享受的样子。

--虽然隔了好几十排座位、上千个人,根本看不清这人长啥样,只听见他一口江南腔调的国语。哈哈,颜值不明。
二、周其星《黑眼睛》
蒋老师提醒孩子写作时少用形容词。

巧的是,周老师的课程,就有很多形容词。

周在课堂上的提问,常常指向不明。孩子不知道怎么答,所以要么冷场,要么就胡乱答、硬答。

我身边一排女教师,听到周的提问后,多次说:这个问题让学生怎么答?-可见,这一点不只是我一人的观感。

周的课堂上,有一个我个人完全不能忍的毛病,就是热衷于的贴标签:

“小男孩,你怎么看?”

“你是小女孩,你怎么看?”

“喔,给小藏羚羊洗个澡,多细心的女孩子~”

“这之后,你要做什么呢小男孩?”

“杀死仇人,报仇。我们小男孩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一堂写作课,你拿这么一大把性别标签,是不是直男癌到病入膏肓的程度,这病没治了呀?

周老师也给孩子很多发言的机会,但在每一个发言后,都有不自觉的评价。

一个孩子说:“找到杀死羚羊妈妈的人,杀死他!”

周老师评价道:“用暴力解决。以暴制暴。这是最好的方法吗?”

一个孩子说:“小羚羊长大了,娶妻生子,有更多的羚羊。”
周老师评价道:“这个方法不错喔~”

周这一堂课,让我瞠目的地方,有4处:

1、孩子多轮发言后,由于他的问题(提问不够明确、控制欲强、习惯性对每一个发言做评价)被回答的未如预期,他居然来了句:“还有更特别的吗?”

-孩子会听不出你是对前边所有积极的、硬努出来的发言不满意吗?

2、一个孩子说:“小藏羚羊长大了。可能还是被人抓来烤着吃了。”

周老师又忍不住评价了。他转向了台下:“难道人类都是这么残忍的吗?这个孩子的发言,值得我们思考。”

--这是示范教学时间。老师的任务是与孩子对话、引导孩子、达成教学目的。

不是课后研讨时间。这句话,显示的是:周老师此刻的内心,不是把自己当成面对22个孩子的课堂上的老师,而是把自己当成在表演上课给台下1400人看的
“名师”/“明师”。

3、课程的结束有点诡异。

课程结束的时间要到了。周老师显见有时间控制的意识。

于是,他先评价了最后一个发言的小朋友,然后用一段陈述,打算结束课程。他说:

“你还没明白,你没懂......”,“小藏羚羊黑眼睛的“后来”会怎样呢?我的感觉是绝望。......一部纪录片叫《可可西里》,写的也是这种绝望。......作家黑鹤也有动物小说,《狮童》。同学们,你们愿意鼓起勇气去阅读这本小说吗?”
--我忍不住吸一口凉气:听完这样一堂不愉快的课,得是多不寻常的孩子,才会生发好奇,会去找这书来看呀?!

当然,还是有一个学生勉力说了“愿意”。

恕我小人之心,我觉得,那个小女生的这一句“愿意”,很大可能是出于表演的需要、给老师面子的考虑,而不是真实的内心。

4、Q?A环节,周的应对

一位观众站起来问:“你在课堂上向孩子展示血腥,这样好不好?是出于什么考虑?”观众席掌声雷动。

主持人问:“我不明白,这位观众提问时,大家热烈鼓掌,是什么情况?”

周老师自己回答:“我想,大家是为提问者的直率而鼓掌。”

我倒。

至少我听到自己身前身后至少十来位都是因为认同“这是一节让人不愉快的课,要这么给孩子上课吗”而鼓掌的好吧。

我一直说自己上辈子是个藏族人,与可可西里、与藏羚羊有关的话题,我是本来天然有关亲切感的。

可是,我不喜欢周老师以“保护动物、珍爱自然生命”为名、将孩子导向“盗猎者是人类中的败类、盗猎者是一切残忍发生的源泉”的简单结论。

如果我的孩子要择校择老师的话,我不打算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周老师手里。

我不想让他用恐惧的手法去引领我的孩子关注自然。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被教导着以“保护者”自居。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被教导着把问题简单化,以为老师给了我“正确”答案。

我想让我的孩子跟着蒋老师混。

因为蒋老师不单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了众生平等,他还说:世间万物的联结太复杂,不要急于下结论。三赞。

--哎呀,太喜欢了。


    关注 上官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