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艺术家谭文贵书法作品全国巡展在广州举行

 

阳春四月,翰墨飘香,由国家机关老干部健康协助中心和中国部长将军画院共同举办,广东画院承办的“江山美如画”谭文贵书法作品全国巡展于4月29日上午在广东省画院艺展厅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此次广州巡展是谭文贵书法作品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阳春四月,翰墨飘香,由国家机关老干部健康协助中心和中国部长将军画院共同举办,广东画院承办的“江山美如画”谭文贵书法作品全国巡展于4月29日上午在广东省画院艺展厅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此次广州巡展是谭文贵书法作品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本次巡展得到了广东省各界领导及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莅临本次巡展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国家机关老干部健康协作中心主任杜连宝,原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廖军文,广东省书协副主席陈春盛,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黎展华,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凯和广东省画院领导、广东省书画艺术界同仁以及广东省新闻媒体、社会名流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



军旅书法家谭文贵以其独特的军人气概与艺术家的非凡气质,将自己所爱好的音乐、舞蹈、书画艺术特长融为一起,深入探索中国汉字文化的起源、演变与发展,长期坚持临摹王羲之、欧阳询的行楷,走传统书法之路,集众家所长,凭借的自己的艺术天赋,大胆创新,创作出一幅又一幅的佳作。本次参展的作品共计103幅,其代表作“一笔虎”具有其独到之处,为本次巡展的一大亮点。谭文贵先生的“一笔虎”,笔力雄厚,泼墨潇洒,虚实结合,一气呵成,可谓活虎跃纸上,动静皆成王,被当代书法界誉为“谭老虎”。



谭文贵先生用行书完成的100米长卷道德经,用近6000字,刚柔相济,行云流水,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同时,谭文贵先生首次创作的篆书“十二生肖”,把中国的象形文字和行书做了巧妙地结合,将一个个生肖动物用象形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赋予了其鲜活的生命力,让在场参观过的书法界同仁赞不绝口。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书法不仅仅是“技”是“艺”更是“道”,它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民之魂,文以化之,国之魂,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的动力,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书法艺术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衷心祝愿军旅书法家谭老虎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不断创作出新的佳作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让我们几千年的书法艺术代代相传。 同时,也祝愿“谭文贵书法作品全国巡展”取得圆满成功。

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
宋人审美观


我国唐代的美学思想是重意境,宋代以及宋以后的元、明则重韵味。至于唐以前,比如汉代则重在彰显道德。重韵味更多的在强调技巧的把握,从雕琢到自然,由工到拙。风格归于平淡,技巧变得自如,便就有了清新隽永的韵味。

北宋初年,先是欧阳修由文道合一提出文道两本的主张。文即形式,道即内容,欧阳修认为文与道是文学艺术的两个本源。这与以前只强调道为本源就有了一个突破,让美相对独立出来。其实,形式与内容的讨论中外自古就有。比如西方讨论教堂音乐,是曲谱重要还是歌词重要呢?

欧阳修认为,政忙与心闲,出世与入世,山林之乐与富贵之乐要融为一体,以获得淡泊闲静的意境。

到苏东坡真正实现了从文道合一到文道两本的巨大变化。从屈原到苏东坡,这是我国智识阶层的审美人格走向了完善。其主要标志是东坡年轻时写的一首诗,它的上半部分是这样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哪复计东西。美学家李泽厚认为,这是苏东坡对人生偶然性的深沉点拨。

苏东坡的美学观在于:主张文与道,形与神,师物与师心,绚丽与枯淡,豪放与含蓄,有我与忘我的对立统一。他又以水为例,说要随遇成形,意志到处,姿态横生。要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反对雕琢刻意为之,反对毫无生气的千篇一律。要重个性、重性情、重创造。

东坡提倡枯淡、平淡、疏淡、淡泊、简远、简古、清远、纯粹、萧散,表面看来质朴无华,骨子里却浓烈而厚重。正如我说八大山人,好比大洋之暖流,并不扬波。在轻灵中见沉郁,在超旷中含缠绵。

宋人严沧浪的《沧浪诗话》被称为中国美学的标准典籍,其著名理论为“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看得见即是审美,摸不着则为无功利。无功利之审美,称之为纯粹之审美。这就是空幻美,为最高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也就是“逸”的境界。淡无味,却至味,经得品,感觉得到,却讲不出,如饮茶。无功利是一种境界!比如说,你想画好这张画,这时你就有了功利,你就做了自己的奴隶,其结果必然画不好这张画。无功利便进到了无意为佳的境界,即摆脱了计划、思考、意向甚至情感。这时,自有闲云来竹房。又像元人倪云林说的:“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


    关注 人民艺术收藏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