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养生观(一)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修德,志为首,培养自己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业为贵,要有言行一致的敬业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为本,不做坏事恶事。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资料显示,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结合。

《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揉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儒家的养生理论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寿”(《论语·雍也》)的观点,后来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寿(《礼记·中庸》),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长寿。 《黄帝内经》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汉代华佗的弟子吴普就说过:“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得保性命延驻百年。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事实上,良好的道德情操,确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去病延年的必要前提。汉代哲学家兼养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关于“仁者寿”的原因时曾精辟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必须明确的是,在古代儒家的学说中,“养性”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养生,倒不如说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早就提出过“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口号,而修身的方法则在于“存心养性”。

在修身养性问题上,《中庸》作者曾寓意深长地提出了一个“诚”的方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诚”,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人的自我修养,即指“养生”,又指“养性”,其基本含义是精神专一和恭敬无欺,前者偏重养生,后者偏重养性。倘若精神驰乱,意识不能专一,势必造成气散身亡,这就是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所说的:“今之人,但知禁欲即为养生,殊不知心有妄动,气随心散;气散不聚,精逐气亡。”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五福堂,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关注 五福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