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肉圆:愿你的糯香和温暖流传于世

 

蒸熟出锅后的那一刹那,揭开铺在肉圆上的纱布,鲜香劈头盖脸而来,你整个人被一种雍容、厚重、大气的肉香拥裹。...



(这张图实在不能表现肉圆的丰饶与诱人,网上扒的图,大家伙将就看看~)
1
中国词汇博大精深,一个字可能就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鄙人的姓,黄,可以当作一种颜色;可以理解成事情搞砸了;当然,还可以往那个方向去想,打黄扫非⋯⋯

不能具体解释了。再往下就有点儿对不起祖宗,不敬了。

这种词义现象,叫做“多义词”。

那么,吃食界是否也有这个现象存在呢?同一个名称却是代表不同食物?答案是有的。

在我的故里,有一道醇厚而糯软,爽口而温暖的吃食——肉圆,就是如此。

这是道美艳不可方物的吃食。如果把我之前描述过的牛肉兜汤、油炸糕(原文链接请看文末,谢谢),当作是小家碧玉的话,那么肉圆天然就是一个大家闺秀。
 
(肉圆配牛肉兜汤,有想法)
小吃与主菜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流连在街头巷尾,流传在小摊小店,在你我口口相传间回味;但后者却可以被堂皇地端上台面,在觥筹交错酒席间,在家庭聚会上,它被切成一个个小块,它的温暖在你我口中滑过,唇齿留下鱼与豚的鲜香。

在故里,这道经典大菜因制作繁复而被视作经典。

而在中华大地,同样叫做“肉圆”,在有些地方指的就是“圆子”或“丸子”,即是用鱼肉或牛肉或瘦肉做成的圆球状食物;这样的做法,与我故里的肉圆,虽成型大不一样,但原料选用上还是有些相似。

最让我意外的,则是在台湾吃的那种也叫“肉圆”的食物。

曾经在台北的夜市,看到一个小店挂着“彰化肉圆”的招牌,以为闽台相近,这里也盛产客家人,大概这里所卖与我故里肉圆相近或等同。

可端上来一看,原来这道吃食是小吃类型,QQ薯粉里包裹着瘦肉香菇等煮熟的物料。虽不难吃,但内心还是失望和微微伤感。
 
(这款就是彰化肉圆,讲真,只是名气大一点而已)


因为,那时有很长时间没吃到故里肉圆了;而我亲爱的大姑手作的肉圆,因她的年事已高,更是长久未吃到了。

大姑手作的肉圆,是怎样一种温暖和幸福呢?
2
在前面已经说过,肉圆是一道大菜,曾经是去喝喜酒做客,或者家里有大事时才会做这道美食。

我们把做肉圆,叫做“蒸肉圆”。

大概在二十年前,或者更早,我不时能吃到大姑手作的蒸肉圆。香港的姑姑,大姑的妹妹,每当回到故里,大姑总要做上一道,聚拢起全家族的人,一起慰藉游子的风尘。而要做好这道大菜其实不易。经常是大姑一家都要参与准备制作,大姑的儿子,也即是我的表哥,是最得力和可靠的帮手。

大姑要采买新鲜而肥美的草鱼,只取鱼肉捣成肉泥。在古早,肉泥都是手工捣烂,而不借助机器。同时要将猪肉捣成泥,加上地瓜粉,三者以一定比例用力掺揉,成糊状后铺成在蒸笼床之上。再用大火,特别是柴火烧,蒸上一两个小时。

蒸熟出锅后的那一刹那,揭开铺在肉圆上的纱布,鲜香劈头盖脸而来,你整个人被一种雍容、厚重、大气的肉香拥裹。 
(又是网上扒来的图,原谅偷懒~)
浇少许鱼露或是猪油,吃上一口,你会真切明白,什么叫做“朝闻道,夕可死”的感觉。

而当我们啧啧称赞,大快朵颐的时候,大姑总在一旁温柔又慈祥地微笑,看着我们,虽自己不吃,但脸上却是沉甸甸的心满意足。

她的这种心满意足,是对着我们自己人,对着家人由内而外的满足。

大姑,我最亲爱的大姑。爱我们,如同那一床蒸肉圆的饱满和深切。

蒸肉圆的量词,按照故里的说法是“床”。一般我们会说蒸一床肉圆。所以,请你想一想,用这一“床”的形容,像大姑那样的爱,会有多么宽广。

爷爷过世早,大姑早早肩挑我们这一族的家庭责任。而在二十年前,奶奶也西去之后,家族里最年长的长辈就是大姑了。

她这位爷爷奶奶的大女儿,姑姑伯父我爸的姐姐,用一种客家女人独有的传统之念,无言又默默地爱着她的姐弟,爱着我们这些小辈。

我无论如何忘不了那一床肉圆的满足,也无论如何忘不了,当少年时爸妈出差不在家,她为我做的那一道酸菜炒大肠。 
(爆炒大肠是中华饮食界的神作之一)
所有味蕾的叠加,堆砌了现今的你我。

故里的吃食,给了我最初的亲情记忆。

似那道经典而必将传世的蒸肉圆,它有着客家人既淳朴但又浓烈的情感,那飘逸的肉香是亲人向我们展开的怀抱和面露的微笑。

愿故里的肉圆,永传于世,并愿我们一直被它的糯香温暖着。

而我在这一刻的当下,想念我亲爱的大姑,以及所有家族亲人们了。
以下是“饮食男女”系列原文链接
  1.  牛肉兜汤:我有一碗汤,足以慰风尘
  2.  油炸糕:你的热情似火,就这样被你征服
  3. 林家鸭庄:老板,请问还有鸭肉饭吗?
  4. 酱油水:在寻常的日子里千百次吻你
  5. 沙茶面:爱或不爱,隔着一个世界
以下是欢迎打赏广告提示,谢谢亲


    关注 黄宁1999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