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样消费一位百岁老人,真的好吗?

 

人们只热衷于追逐、享用自己喜欢的知识需要,至于这种知识是真是假,来源于何处,已经不会再去理会和深究。...

杨绛先生走了。

她的文字我看过《我们仨》,岁月无声,时光静好的那种感觉。至于讲述知识分子的《洗澡》,粗粗翻过几页,兴致并不大。

比较起来,我反而对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念念不忘。很少有小说我会重复看三遍,而《围城》就吸引我,让我回味复读。一个世俗怯弱带有犬儒,内心又敏感深怕受到伤害的方鸿渐,让很多人从中看见了自己。

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不好刻画。《围城》却写得很好。要感谢钱钟书先生为历史做了一段有趣又不失深刻的文字描述。
同时也要,或者某种程度上更加感谢杨绛先生。

她和钱钟书先生之间的相濡以沫,她的内心平和从容,应是给与了钱先生最好的心灵支持,而彼此间的心灵契合又造就了一段可以流传的佳话。

但这种心灵契合始终是两位先生之间的内省,是他们的内在世界,而在人间的我们过度诠释甚至演绎,不单是毫无根据的做法,甚至只是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一次性消费”的心灵鸡汤。

杨绛先生走后那几天,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各种她的所谓语录,治愈系、心灵导师类、人生指南等等,这些语录还有手写体。
后来虽然被打脸,被指出这些都是别人生造的,但还是架不住朋友圈继续转发泛滥这种伪造语录。

我的一位朋友,转发了一张手写体的心灵鸡汤,上面盛满了据说是杨绛先生的暖情语录。

我阅后,直觉觉得这不像是杨绛先生的文风,而“世界”“淡定”这样时髦入世的行货话语,也不像是她,一个百岁老人会说的话。

后来证明了是伪造。

我善意地在底下评论说,这不是先生说的哦。

但他回我,“先生我是不认识,我只知道这段话说的好”。

哦,原来是冲着话的内容去的,并不在意是谁说。

但如果不在意说话者是谁,那为何在转发的时候,又留下杨绛先生的名字呢?

这样的伪托假借,真的好吗?



我本来想在后面跟着回复,你开心就好了。但后来还是把这句话删了。

没有必要了,理查德·霍夫斯塔特说在一个反智时代,人们对待社会文化中的知识真理处于一种消极态度,这充分总结了这场转发伪造心灵鸡汤盛宴的现象。

人们只热衷于追逐、享用自己喜欢的知识需要,至于这种知识是真是假,来源于何处,已经不会再去理会和深究。

杨绛先生被这样消费,实在不应该。依先生的性格,就算在世也不会去理会这样的“消费”,但我们是否要自问一下,这样做,意义在哪里?

明知是假,偏要转发,那你的心灵是有多空虚呢?

所以,有人就批评说,一边在微信群转发着各种不雅视频,一边又忙不迭在朋友圈转发这类伪造的貌似高尚的心灵鸡汤,无聊空虚以及人格分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且在一个应当热血奋斗的年纪,说一些云淡风轻、看淡红尘的话,有什么意思呢?

那些消费伪造心灵鸡汤段子的“盆友”,真要寻得内心慰藉的话,不妨在深夜自省,反求诸己,问问自己,到底自己一辈子真正要的是什么。

做不到心如止水,就不要整天嚷着禅语。

做不到追名逐利,就放下心来,不怨不恨,扎实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一生。

这样,你就再也不会需要那些鸡汤段子了。

欢迎你的评论,感谢你的打赏~


    关注 黄宁1999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