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好久不见,想和你们聊聊天

 

世事芜杂,愿我们不忘初心。...



点击上方“深夜空气”蓝字
~你有没有爱上我~

只是,想和你们聊聊天




01 关于消失月余的我
耽于世俗陈杂,转眼已过月余未曾动笔。

翻看过去书写的文字,似乎那种压在心头不吐不快的感触,渐渐地被琐事磨灭了。

快要走到尽头的五月,读完了《极简欧洲史》和《一个人的朝圣》两本书,考过了驾照科目一,看了《百鸟朝凤》和《闯入者》两部电影。

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收获,却足以让从前的自己长篇大论研墨提笔,作好几篇文章。

可是目前,心头却总是沉甸甸的。无了大学里广播台周播的催稿,无了自己给的一月一记的承诺,更无人催促。懒惰是植根于血液深处的隐性基因,不知道哪一个节点,便突然爆发出来,用借口催生出光明正大的渠道,横空出世。

我曾以为,热爱写文,是上天赐予我的,能够植根于自己骨髓当中的幸事之一。恐怕当下,在太久没有动笔的时日里,只能轻轻哂笑自己年少无知的大言不惭了吧。

原来我并不是被神灵偏爱的那一个孩子。

我只是当生活的潮水涌来,在语言表达匮乏之时,能够想到的最好也是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便是将所有的心事,用文字和盘托出。

可似乎,知识果真如同圆圈。知之越多,边缘越大,未知便相对更多。在接触到一些未知之后,深觉自己知识浅薄,便自此愧对当年书写的文字。

知识的海洋如此深厚,而我才窥探了其中一隅,哪里敢于指点一二。

不过这并不是就此歇笔的声明。

我仍然渴望书写,只是不会像从前一样一味追求速度和长度。

谁不说锋利的宝剑,都是经过漫长的时日,才磨砺而成的呢?

但依然,背负着你们的厚爱啊。

谢谢你们从始至终的不离不弃。


02 缅怀杨绛先生

——“我们仨,终于团聚了”
今天,惊闻杨绛先生仙逝。

由于名人“被去世”的新闻实在太多。当学生最早告诉我时,看到消息来源是微博,便没去理置。直至信赖的微信公众大号和许多官媒发布了权威的悼念消息,朋友圈也开始被一波一波“一路走好”的祷告刷屏,才肯相信。

恕我知识浅薄。对于杨绛先生的作品,我只读过《我们仨》和《干校六记》两本,还是在大学图书馆里。钟书先生的书也只读过《围城》一本。对晦涩的《管锥编》只能高山仰止,加之曾经懒惰,尽管老师推荐,也未曾翻阅只语片言。

记忆里,《干校六记》的折页中,杨绛先生笑的亲和慈祥。下放至干校,诸多不易可想而知。但全书被她充满谐趣的笔调娓娓道来,连辛苦里都带着几分生活的幽默。

杨先生的生平今日定被不少闲人说滥。她一生淡泊喜静,许多人都是先听闻钱钟书先生大名,才逐渐走进他身后这位与其势均力敌的贤妻才女的吧。不少爱情写手也曾借此造势,言称“最好的爱情便是势均力敌”。这对学术界的神仙伉俪,却不能为一般人模仿的来。钟书先生不仅知识渊博,更重要是个有趣的人。杨绛先生一方面自身才华过人,性情温和有礼,另一方面,她也是能够理解并能够倾听丈夫的举动乃至童真稚语的,唯一一人。怪来钟书先生曾称杨先生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试问世间有多少夫妻能够真正做到“琴瑟和谐,举案齐眉”?怕是怀有此等爱情梦想的红男绿女,男子无钟书先生之风趣,女子无杨绛先生之贤德。琴瑟和谐的基础,是知识文化相当的交流,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的相视一笑。至此,才算是势均力敌爱情的前提和充要条件。

“我们仨”当中,女儿钱瑗最先离世。此后不久,钟书先生也随之而去。杨绛先生送走了至亲至爱的女儿与爱人,打起精神撑了这么些年,终于不用继续生活在怀念和回忆之中,终于还是听到了他们的召唤,赶去另一个世界,一家团圆。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绛先生的生活如水般简朴,灵魂却似水般高贵。

这滴水流入世间,又被收回。得到滋润的,不止是正在仰望苍穹的芸芸众生。

还有这个日渐喧嚣,忘记本心的世界。


杨绛先生

一路走好
p.s:想找一首《送别》,却一直都没有找到。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关注 深夜空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