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读┃它不是学术论文,却有学术论文的严谨

 

它不是学术论文,却有学术论文的严谨。...






各位书友,在美好的周末开始之前,让我们读完本书最后一章。今天的晚读开始之前,想先来和大家一起谈谈关于杨绛先生身上的认真严谨态度。
各位书友,在美好的周末开始之前,让我们读完本书最后一章。今天的晚读开始之前,想先来和大家一起谈谈关于杨绛先生身上的认真严谨态度。



有一次,杨绛在被问及每天翻译多少字时,她说:“我想平均起来每天也不过500字左右吧。”她还说:“我翻译其实是很慢的,我首先要把每段话的原意弄清楚,然后把每个原文句子统统拆散,再按照我们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句子,把整段话的原意表达出来。”可以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说,她追求“神似”而摒弃“形似”。



难怪杨绛先生的译文总是比一般同类译文的字数要略少一些。当时那里人们追求一种内容传神而译文地道,却不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真实。


杨绛先生在欧洲留学多年,有着过硬的英、法文功底,在她那个年代英、法语世界有多少重要的文学作品值得她去新译或重译啊,但她偏偏对《堂·吉诃德》情有独钟!是的,这是巴洛克小说的代表者。然而它的原文恰恰是杨绛还没有掌握的西班牙语!而她又不满足于通过其他外语去转译。于是年届半百的她决心迎接这一挑战:再学一门外语——西班牙语!经过20来年的学与译,她终于攻克了她的翻译生涯的最大堡垒——《堂·吉诃德》的西班牙语翻译!为此西班牙国王亲自为她颁奖。但杨先生从来未以此为满足,在她“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多少重要的工作等着她收尾,她却仍以巨大的毅力在重新校订着70万字的翻译巨著。卡夫卡有句箴言:人的心中是不可没有一颗坚不可摧的内核而存在的。这句话来形容杨绛先生,当之无愧。



杨绛先生这样认真严谨的态度,在《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也可以看到。书的第一章探讨了神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全书的大前提,如果不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不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那么之后的灵魂、命运、信仰等问题根本无从谈起。接着杨绛先生对本书所谈的“人”进行了界定,即人世间每一个具体的人。并且每次谈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都会先进性定义,如“灵魂”、“个性”、“本性”、“灵性良心”等。并且有问有答,内容层层递进,绝没有随意的篇章,逻辑严密清晰,很难相信作者是位96岁高龄的耄耋老人。
前半部分的自问自答,先不论其内容,但是杨先生严谨的做学问态度,便让人佩服不已。从前读过一篇谈到外国的教学方式的文章,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老师提供的书单,回答“希特勒时期德国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升”这一问题。完成作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义,只有对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定义,之后的研究论证才能成立。

这本书不是学术论文,但是杨绛先生却依然以作学术论文的态度和严谨对待,书中有些部分写的比较隐晦,没有完全把自己的思考赋予笔端,应该是有所顾虑。尚且让我们将这理解为信仰真理吧。



    各位书友,本周的共读就到这里结束了,下周我们将共读龚鹏程先生的《文学散步》。




长按二维码,加入我们吧!


一周拆分一本书!
每天准时发送读书内容至读书群。
书友们也可分享喜欢的书,互相学习与探讨哟!
组队对抗懒惰,让我一起读书吧! 扫描图中二维码,加入蘭亭读书群!


分享是一种美德!


    关注 兰亭茶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