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中国第一高楼是怎样建成的?

 

“上海中心就像是我的一个孩子,”上海中心大厦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葛清说,“我见证了他出生和成长的整个过程。”...



耗资180亿元人民币(包括土地成本)建设的世界第二、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在2016年4月27日宣布分步试运营,首批对公众开放的是大厦裙房和地下室,除101层上海最高的酒店会稍晚开业外,其余楼层都将于年内开放。

来看一组惊人的数字:这是一座可以同时容纳30000多人的垂直绿色城市;外部玻璃幕墙由20037片不同的玻璃组成;在项目进行的六年间,仅关于项目实施的会议就开了差不多10000次。

可以设想,带领团队建设和管理上海中心大厦,是荣耀,也是担当。

「上海中心就像是我的一个孩子。」上海中心大厦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葛清(中欧EMBA2010)说,「我见证了他出生和成长的整个过程。」

在接受《TheLINK》杂志专访时,葛清和上海中心大厦总经理顾建平(中欧EMBA1999)阐述了这一浩大工程对中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影响,以及它将如何改变世界对摩天大楼的看法。

我们并不想把它建成世界第一高楼

《TheLINK》:众所周知,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将是世界第二高楼,其中约有121层为办公区、商场、会议中心等。这将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


上海中心大厦总经理
顾:我们希望通过上海中心大厦改变人们的观念,以及他们对超高层建筑的理解。中国人喜欢建造高楼,中国是世界上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国家,这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但在建造上海中心大厦时,我们并不想把它建成世界第一高楼。其实,我们的工程能力可以建成700-800米高的大厦,但那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希望能够吸引人们留意上海美丽的天际线,关注上海的独特之处,并展示上海的发展。我们无意于比较高度。

向公众开放后,上海中心大厦可以同时容纳三万到四万人利用不同的功能区域,或参加不同的活动。因此,我们一直把它看成是一个垂直的城市。从这一点来看,该工程可以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很多灵感。

我们关注的是环保,以及高效理念。我们严格遵循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和美国LEED绿色建筑体系白金级认证标准。在建造大厦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43项节能技术,投入运营后,上海中心的能耗将比同类大厦低20%。


上海中心大厦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葛:上海中心大厦将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最后一座超高层建筑。因此,它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极大地促进陆家嘴乃至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我们在写字楼租赁市场取得了很大进步。上海中心大厦将在上海市的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随着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已建立了一个集生产、学习、研究、运用于一体的整体平台。所有在上海参与这一浩大工程的企业和承包商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中心大厦将是陆家嘴最后一座超高层建筑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上海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完美结合。通过这一项目,我们也努力建成上海的文化生态系统。我们希望通过组织与呈现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极大地增强上海这座城市的软实力,这是我们的承诺。所以我们引入了私人博物馆,并将大厦的125层和126层设为一流的艺术陈列厅。我们还计划在未来组织建筑艺术双年展。

大厦外墙的两万余块玻璃

没有任何两片是一样的



《TheLINK》:该项目中最激动人心的是什么?

顾:太多了!这样一个庞大的项目,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每次战胜困难、达成目标之时,我们都非常兴奋。例如,大厦外墙由两万余块玻璃组成,并且没有任何两片是一样的;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协调难度非常大。我们最终使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让墙体的每一片玻璃都成为外幕墙项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最后一片玻璃嵌入大厦外墙时,我们都非常激动。
每一片玻璃,都成为大厦外幕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要说项目过程中最高兴的日子,那应该是整个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营的那一天。

葛:我觉得最让人激动的是,通过项目的建设,我们整个团队获得了成长。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显示了升级中国工程与建筑行业的可能性,对此我非常高兴。

《TheLINK》: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葛: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有技术上……也有管理上的,因为有不同的业主、设计团队、承包商和监督团队参与这个项目。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参与这样浩大的工程,我们必须与数百家机构、约四五千名工作人员进行合作。同时,我们工期紧,成本控制非常严格,因此不得不进行管理创新以应对这些挑战。

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施整个项目是最大的挑战。其实,创新是大厦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上海中心大厦……同时,为了完成项目的四个主要目标(一个绿色的、文化的、智能的垂直社区),我们必须进行很多技术创新,并把这些理念变为现实。例如,该项目建设首次在中国引进了BIM的全过程运用。通过运用BIM,我们成功地将虚拟建设与实际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如今,BIM作为建筑工程应用工具已在上海和全国范围内推广。

《TheLINK》:人们对这一项目有很多期待,让您最深感压力的期待是什么?

顾:我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在这么多人面前,任何小的失误都会被夸大或分析。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技术、日程和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或挑战,但作为项目总经理,我最大的负担就是整个社会、媒体、同行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葛:我希望大厦开放后,每个来参观的人都能认可我们的努力,欣赏我们的项目。如何在控制成本和进度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技术顺利完成这个项目是我最大的压力。我们也希望通过项目的实践对中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管理这样的项目

就像管理一个企业或迷你社区



《TheLINK》:您在中欧的学习为该项目提供了怎样的帮助?

葛: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上海中心大厦,基于BIM进行精益化管理的模式」,论文指导老师是中欧的朱天教授。在中欧,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管理模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运用了它们,并且效果很好。非常高兴我的毕业论文得了A,而且这个项目很快就要竣工了。
管理这样的项目就像管理一个企业或迷你社区


顾:我的专业背景是工程,很多人认为管理这一项目与我的专业很接近,但事实远非如此。管理这样的项目就像管理一个企业或迷你社区。我还记得,当我决定加入中欧EMBA课程时,面试我的是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在面试中,他问我为什么已经有了工程学学位,还要来学中欧EMBA。我告诉他,工程就是画图,但我不懂企业管理,也不懂很多其他的商业知识。然而我认为中欧很擅长传授企业管理知识。在中欧,我真的学到了很多这些方面的知识。

通过案例学习和教授讲授,中欧也教会了我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很多专业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例如金融学。在一次考试中,教授让我们做一个资产负债表,这是我从未尝试过的。同时,我也学习了心理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如何吸引人才等知识。我还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我把在中欧学到的很多知识都用在了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上。

文章来源:中欧校友杂志《TheLINK》

撰文:夏敏


▼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TheLINK》微刊


    关注 中欧EMB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