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记生活  歌德的人生哲思

 

歌德的人生哲思[法]皮埃尔·阿多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一直是我钟爱的...





歌德的人生哲思
[法] 皮埃尔·阿多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一直是我钟爱的作家之一。现在终于到了对我以前关于他的研究重新思考并加以汇总的时候。这就是本书的写作初衷。我终于也将我称之为歌德的“精神修炼”的观点付诸纸上,这一观点受到古代哲学的启发,且在西方哲学的漫长传统中再度复兴并得以发扬。

一部分思想史家曾经采用过“精神修炼”的说法,如路易·谢和耐(Louis Gernet)、让-皮埃尔·维尔南(Jean-Pierre Vernant)以及作家乔治·弗里德曼(Georges Friedmann)等,无论某些批评家们怎么想,这一说法其实并没有宗教的内涵,而是关于智能或者想象或者意愿的行动,其特征就是它们的目的性:正是依靠这些目的性,个体才得以努力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改变自身。修炼并非是获得信息,而是自我养成。

我将首先阐述一种关于歌德非常重视的专注于当下时刻的修炼方式,这种修炼可以使人们密切地体验存在的每一瞬间,不至于被过去的沉重或者未来的幻影所惑。

第二章讲述的是另一种修炼:俯视的目光,其意义在于同万物万事拉开距离,努力用一种全局性的视野去看待它们,摆脱个体偏狭或者局限的视角。这一修炼可以纯属想象,但也可能表现为一种体力上的行为,比如爬山。

第三章是对诗歌《原辞》(Urworte)的评注,这首诗歌是对人类命运的描述。这一章讲述的精神修炼是希望层面的,而希望则是萦绕着整首诗歌的形象,对歌德来说,它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态度。

人们会发现,这三章由始到终都贯穿着歌德常用的一种模式:即面对生命与存在的惊叹,尽管它们也有痛苦或者可怕的方面。因此第四章讲述的就是我称之为的对生命和世界的赞许,以及尼采和歌德在这一领域之间的相近关系。

本书自始至终所表达的是歌德对于生命的殷切爱意,尤其是在我们后面将要研读到的他的诗歌中更是如此,在这方面,基督徒、柏拉图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的Memento mori(勿忘死亡)与歌德受到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启发而提出的Memento vivere(别忘记生活)恰好相反。当《学习时代》(Les Années d'apprentissage)一书中的威廉·迈斯特(Wilhelm Meister)参观“过去厅”的时候,他看到了这样一条格言:“Gedenke zu leben”,即“别忘记生活”,也就是Memento vivere在德语中的表达法。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感自己日渐衰老,因此常常想起Memento vivere。然而在歌德的影响下,我已经彻底领悟了Memento vivere的重要性,并不由想到歌德的格言“别忘记生活”完全可以概括我这本书的内容并以此作为书名。

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我发现在2000年,一位歌德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汉斯于尔根·兴斯(Hans-Jürgen Schings)此前早已经写过一篇题为《别忘记生活——歌德的生活艺术》(Gedenke zu leben. Goethes Lebenskunst)的文章。作者非常善意地把文章寄给我。这篇文章写得非常之精彩,它通过对歌德塑造的众多人物以及他在颂词中所描述的温克尔曼(Winckelmann)的人格特征进行心理和道德分析,展示了歌德关于生活的艺术。

浮士德与《亲和力》(Affinités électives)中的一个人物爱德华(Edouard)代表的正是歌德生活的艺术所摒弃的东西,浮士德不能专注于当下时刻,爱德华则耽于臆想与放任。面对他们,真正的古人温克尔曼却通晓生活的、艺术的秘密,威廉·迈斯特则投身于为他人服务的行动之中,同时致力于克己自持,并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学习如何生活。因此读者会发现在汉斯于尔根·兴斯所做的出色研究中讲到了符合《浮士德》的作者所提倡的生活之艺的诸多方面,而我在本书中却未提及。

本文选自《别忘记生活——歌德与精神修炼的传统》

注:本文题目为编者所加图书信息
福柯最欣赏的哲学家之一
阿多从哲学的角度告诉我们生活的艺术






《别忘记生活——歌德与精神修炼的传统》

[法] 皮埃尔·阿多 (Pierre Hadot) 著 | 孙圣英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精装 | 260pp | 201502 | 45.00

“轻与重”文丛往期内容点击下方“阅读更多”


    关注 六点图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