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千阳农村的煤油灯,儿时记忆里的一盏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家庭大都使用煤油灯照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千阳农村家庭大都使用煤油灯照明。



煤油灯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也有简易的煤油灯制作方法,利用用过的墨水瓶或药瓶,先在盖上打一个圆孔,然后将牙膏或白铁皮制成的灯芯模插到圆孔里,用棉花或布条做灯芯,在瓶内注入煤油,用火柴点上就可照明。



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的还是煤油灯,计划经济时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



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及时支起夹板纳鞋底或缝补衣物。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小孩来说,煤油灯肯定算得上是古董了!也许就从父辈的口中听说过吧!!对于所有70后、80后、的朋友来说,煤油灯肯定不陌生。小编记忆中,家乡的村子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通电的。在通电前的农村,煤油灯曾经陪伴过农村人无数个夜晚。那时候,夜晚的照明工具就手电筒和煤油灯,因此这两件东西基本是家门家户的必需品。



小时候生活是极为艰苦的,即便是煤油灯,也是很节约地省着用,一般都是能用一盏煤油灯绝不点两盏,绝不浪费那几毛钱一斤的煤油。记得小时候在天黑前,家里都会检查下家里似乎还有足够的煤油,要是煤油不够,就需要到村里最近的商店去打煤油!!有时候还会经常到邻居家借煤油。贫穷与困苦让那些时光度日如年,但借着那煤油灯的点点星火,我们还是一步步挺了过来。



时过迁境,今天,没电的日子就犹如瞎子在黑夜里穿行,东碰西撞,煤油灯成了记忆里的故事。快捷的生活步伐改变了煤油灯时代的落后与窘迫,但是美好的生活仍需要我们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对于今天来说,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艰苦更不能忘本,我们更需要发扬优良传统精神,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微信号:DQY-2188155137

或者微信直接搜索【大千阳】

长按右边二维码关注





    关注 大千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