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日记”丨不打针,不吃药,治好了困扰他近十年的腹泻

 

每到关键时间就想上厕所,可能是病,得治↓↓↓...





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掌心出汗,这是很多人紧张时的生理反应,但有一类人,紧张时会出现尴尬的生理反应——闹肚子、想上厕所。

近十年来,36岁的王先生(化名)就被这个问题困扰,为此,不仅丢了工作,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

“他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以慢性腹痛,伴随大便性状或频率改变的功能性肠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戴宁教授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越来越多见,且以20-40岁中青年人为主。



“他们的肠道很‘脆弱’,外出就餐同吃油腻食物,别人没事,他们却会腹泻;遇到冷空气或吃了寒凉的食物,也会腹痛、腹泻;紧张焦虑时,肠道更易‘激动’”。



以前,临床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以吃益生菌、止泻药等药物为主。

近年研究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患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是生活中的某些食物在“捣乱”,即他们对某些食物过敏,而这种过敏以腹痛、腹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此,戴教授牵头,联合消化内科、营养科、精神科等科室,开设了一个“功能性胃肠病联合门诊”,该门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结合国际营养治疗方案,主张有选择性地采用饮食干预(“纯饮食疗法替代药物”)的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年轻时一日三餐凑合吃 

落下了肠易激综合征

不吃药,不打针,每天只要按照营养师制定的个性化食谱吃,就把恼人的肠易激综合征治好了……前几天,王先生来到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复查,对戴宁教授、营养科主任冯丽君主任等专家为他制订的治疗方案,一再称赞。

(制图 李前芳)
戴教授说,她第一次见到王先生时大约在三个多月前。他中等身材,不胖,但也算不上消瘦。当时,王先生还带来了一沓病历,光是各种报告单就有好几十张,整个人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有些焦虑。

询问病史后,戴教授了解到,王先生老家在外地,在杭州读大学后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毕业后找了份销售工作,和很多初到杭州的年轻人一样,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杭州干出一片天地。

刚毕业那几年,他特别拼,每天四处奔波。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常常顾不上吃饭,饿了就路边买个牛奶、面包,或者随便买点零食凑合着吃一点。

几年后,王先生发现自己的肚子开始不听使唤,肚脐周围老是痛,一痛起来就想拉大便,而且每次都特别急,必须马上找到厕所,每次又都以拉肚子为主。

开始,这种情况大都出现在王先生吃完东西后,只是偶尔出现,他就误以为是自己吃坏了东西,没放心上。谁知,几个月后,肚子痛、腹泻的情况越来越频繁,隔两天就发作一次,且一拉就要拉四五次。让王先生觉得难堪的是,好几次眼看订单就要谈成了,他却忍不住要先找个厕所,弄得场面非常尴尬。

随着症状的加重,王先生没少跑医院,血常规、肝功能、生化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肠镜等做了一大堆检查,但结果都显示没问题,先后也吃了各种益生菌、止泻药等,但症状总是在停药后再次出现,且越来越严重。去年,他辞掉工作,专心看病,但症状还是反反复复,始终断不了根。

三个多月前,王先生找到了戴教授。

仔细翻阅王先生的病史,戴教授考虑他可能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建议他做个乳果糖联合营养素呼气试验。结果发现,王先生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

结合王先生的其他症状,戴教授给他制订了“纯饮食疗法替代药物”的治疗方案。

饮食日记找出“敏感”食物

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修复”肠道

在功能性胃肠病联合门诊,消化科、营养科、精神卫生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分别给王先生做了详细的评估,并给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整个治疗过程分三步走——

1.记录饮食日记,找出“敏感”食物。在营养科主任冯丽君的指导下,王先生开始每天写饮食日记,包括每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吃了多久后出现腹痛、腹泻症状等。

“这相当于一个饮食基线调查,有助于我们准确找到患者不耐受的食物。”冯主任说。

2.制订个性化饮食方案。冯主任不仅给王先生罗列了哪些食物可能引发肠胃不适,建议他尽量避免,还根据他的饮食喜好,推荐了适合他的食谱,就连零食点心都做了精心搭配。这个过程持续了三四周,主要是给肠道一个自我“修复”的时机。

3.逐步回添“敏感”食物。“这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重点、难点,很多人会觉得找到‘敏感’食物后,大不了不吃就是了,这是不现实的。临床发现,很多患者会对非常普通的食物过敏,如,苹果、牛奶,让他们一辈子不吃那是不可能的。”冯主任说。



“回添‘敏感’食物,好比抗过敏治疗,让患者对曾经‘敏感’的食物,不再‘敏感’,这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过程可能有些繁琐,但却是一种不用吃药、不要打针的有效方案。”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很复杂,饮食、精神压力、胃肠道感染等都可能造成疾病的发作,仅靠消化内科用药往往达不到最佳的诊治效果,联合营养科、精神卫生科的多科诊治团队化管理模式,可更好地为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

目前在美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调整饮食结构已逐渐成为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之一。”戴宁教授说。

如今,王先生肚子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体重也慢慢回来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快十年了,身体从没像现在这么轻松过。”

据了解,在邵逸夫医院,有近七成的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通过“纯饮食疗法替代药物”获益。
更多精彩内容
早搏到底是不是病?为什么有些医生说要手术,有些医生却说随它去?

9万人体检,检出率最高的前五大疾病,有三种都与它有关…

跑步到底伤不伤膝盖?大家别再争论了,美国权威医学期刊最新结论来了

有趣的研究丨长过青春痘的人,更容易患脊柱退变性疾病?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关注 第X号病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