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亲教育不再缺失,或许成长铠甲更加坚强

 

父亲节——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世界上会有52个国家和地区庆祝父亲节。今年的已到,“感恩父亲”等关键词也占据了各大门店的显眼位置。我脑袋里也忽的一下启动了思悟父爱的开关。



我这辈的人在提到父亲时,最常用“父爱如山”四个字。但当昔日少女晋升人母,却开始以 “父爱如山,一动不动”来调侃自己的另一半。不少关于家庭现状的研究报告更直指父亲缺失成为普遍现象。

父亲餐桌上的缺席,成为中国式家庭通病
在我看来,父亲的家庭参与度低取决于多方原因——历史遗留观念的惯性仍在暗暗发力,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所致,家庭中扮演着经济支柱的角色,个人职场的发展追求,工作竞争激烈的压力……甚至是疲于应对工作社交后对家庭责任的本能脱离。

自带的社会性和商业性让父亲将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孩子和家庭则很难被排上日程。因此,父亲时常缺席家庭餐桌已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形象可以隐忍,爱却需要鲜明
眼看亲子教育在“事业型”父亲面前退下阵来,很多母亲开始思索填补空缺的办法。比如买些父子温情相处的绘本,或者在特定情境下有意识的帮孩子回忆与父亲共处的瞬间……初衷是强化孩子对父爱的体会,但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

回想我的成长时期,家境虽然清苦心灵却并不贫瘠。父亲会给我讲很多历史典故,母亲也常唱俄语歌儿给我听,每每想起这些温暖陪伴,都能把我带回那个炉子上冒着火星,烤地瓜散发着甜香味儿的童年。那个时候,就算是挨了父亲的打也不会生出隔阂间隙。



天下的父亲似乎都是坚实可靠、隐忍沉稳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也能爱的鲜活明确。人对旧事的记忆往往建立在事实发生的基础上,所以孩子只有在和父亲的真切相处中才能理解父亲炽热厚重的爱与关怀。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陪伴可以不多但是不能没有。

“爸爸去哪儿”&“爸爸去哪了”
碎片化阅读时,曾为法国视觉艺术家Camille Lévêque的摄影作品《父亲》所震惊。画面围绕孩子展开家庭互动,其中成年男性的高大身躯存在感极强,唯独面容被抹去。这种温和又极端的处理方式将父亲的缺席具像化,传递出“即便面容已经模糊淡忘,缺失不安的情绪却依然清晰“的揪心感。

- Camille Lévêque《父亲》-
试想两种情境,哪个更能培养孩子的爱与依恋?

- 房门打开,阳光将一大一小两个人影映在门口。小影子抬头问道:“爸爸,我们去哪儿?”语气中充斥着欣喜和兴奋。

- 房门打开,笔挺颀长的身影跨门而出。小小的人儿满屋子打转:“妈妈,爸爸去哪了?”声音里不乏慌张和焦虑。

孩子期待的日常是父母陪伴的每一天都充满爱和惊喜。被牵引面对未知的日复一日,比潜藏缺失和不安的成长更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及亲密关系的建立。

父亲教育的重要性,远比你以为的多
俗语说:“男主外,女主内”。很多人认为父亲已经担任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教育孩子的职责归给母亲就行。但是,家庭教育对父亲的需求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吗?

- 父亲是力量和安全感的象征,果断勇敢、严谨冷静、睿智开阔的形象成为孩子崇拜的启蒙英雄,起到榜样作用。

- 父亲大线条的粗放情感,不同于母亲纤细柔软的敏感,有利于孩子形成全面的情绪情感认知。

- 父亲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以活泼好动的游戏为主,能促进孩子的多元发展。

- 父亲的形象特征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让女孩更具女性特质,男孩更快习得男性品质。

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在个性中易出现害羞、孤僻、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男孩更会在兴趣和游戏方面显现女性特征。可见,父亲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潜藏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因此,作为教育“合伙人“的另一方——母亲,需要更为正面的引导父子相处的良性发展。在父亲回归家庭时尽可能的给予他和孩子自由相处的空间,并配合记录温馨的时刻;即便父亲日后无法陪伴左右,孩子也能感知父亲的精神依靠。若父亲因事不归,可以常常告知孩子父亲的去向。
但,父亲的角色终究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父亲的陪伴是任何礼物玩具都无法取代的,父亲的教育更是任何名师高校都无法比拟的。不要错过太多孩子的成长岁月,不要缺席太多孩子的蜕变场合。爱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可唯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关注 魏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