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理解古诗词之间,只差了吟诵

 

我们但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再“小众”。...





吟诵的意义,在于帮助正确理解诗与文,在于快乐成诵。

吟诵本质是是古代文人读书、写作的方法。古人读写诗文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往往我手写我口,心里怎么想的,下笔就怎么写,然后进行修改。而古人则是会吟而成文,不管写什么,都要经过吟诵的检验。这完全是不同的两种创作与理解方式,而吟诵教学的缺失,往往会让我们阅读与理解古文时发生偏差,因为音乐能够传递出文字所不能传递的情感与信息。若只是朗读,古人想传递的真正含义或者文章的妙处,我们未必能理解个中一二。



高中语文课本《祭十二郎文》,里面有这么一句: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很多人怎么琢磨都不明白,怎么深情阅读也哭不出来,觉得那不过是为了排比而排比的夸张罢了。

要是你还颇感困惑,不妨读读唐调大家陈以鸿先生的文章:

关于这一点,我有深切的体会,有一次用这读法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竟然深入文章境界,以至涔涔泪下。这说明这种读文法对于表达文章的气势和感情确有独到之处。



有些人刚学唐调,起初也是不信,只有亲自试一下。你才会发现,读文时,真的可以数次哽咽,以至泪下。要是不信,大可听一下陈先生吟诵的《出师表》。

第一次听时,深为陈先生“亲贤臣”与“亲小人”两句而折服,感觉诸葛亮就在眼前。

其次,古代文人读书的第一要务不是理解文字内容,而是要先把课本——也就是经书——背下来。而怎样快速成诵而且能够牢固记住?古人找到的方法就是吟诵。很多人小时候最恨课本出现“并背诵全文”。现在知道了吟诵能帮助快速记忆,你是不是也后悔当初怎么没人教你吟诵呢?



因为古诗古文都是要经过吟诵的检验,所以诗文本身就是歌,吟诵为我们谱了曲,剩下的就是背歌词了。张卫东老师就曾说过:

记得朱家溍老师到电台录制《湘夫人》是唱的【琴曲】,腔调古直悲切顿时觉得凄凉哀婉。事先要求读一遍再吟诵,结果老先生却不能完整地读下来,吟诵时反而自然而然情绪饱满的背唱通篇。



这充分说明中国诗词用吟诵的方法记忆最牢固,声音与腔调都是辅助诗词意义的立体感应。

不得不提,吟诵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之不同于西方,基础在于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表现在于价值观不同、人生观不同。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宗族社会,更重视集体利益,更重视推己及人,重视人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从治国、济世、做官到隐居、读书、写诗、琴、棋、书、画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比如西方人写poetry,是为了抒情,为了发泄,而中国人写诗,是为了修身,为了观照。目的不同,因此形态大异。



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有礼以立规矩,有乐以和人心。只有在乐中,才能把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化成个人的自觉和快乐。乐者,乐也。中国的乐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乐是人心的思索和发泄,中国的乐是人心的快乐与和谐。

自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开创私学,“弦歌”《诗经》,吟诵就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在中国的文人阶层中,作为礼乐精神的继承者,实际上承担起了“乐”的作用。因此,吟诵从规则到形式,从外观到内涵,从吟诵内容到吟诵神态,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要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吟诵这门“口艺”,就该回归教育体系,重新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曾经是每个读书人的必备技能,如今却成了“小众文化”,我们但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华萌基金•巨匠汇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星课堂”继在云南大理一中和湖北宜昌夷陵中学成功开课后,本月26日将来到惠州华罗庚中学,希望同学们在此次课堂上感悟匠人精神,滋养心灵,将先辈保留下来的非遗文化技艺传承下去。


    关注 魏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