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想读个博士,到底怎么不行了?退休以后,难道只能跳广场舞?

 

当整个世界都在倡导“有生产力的老龄化”(productiveaging),我们却在鼓励通过退休这种方式来告诉老年人这样一个信息:”你老了,你已经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了,请享受来自社会的关爱!...



Robert Hevey先生从小就喜欢园艺,但他长大后,却并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Hevey先生有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为会计师事务所和各种类型的企业工作。

“我在大学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然而,这是一个错误。”他一边回忆,一边大笑着说。

Hevey先生61岁了,他要为他失去的时光做一点补偿。他如今是西北大学和芝加哥植物园联合培养的一名植物生物学和保护专业的二年级博士生。Hevey先生的研究方向是物种侵入,在53岁那年他拿到了这个项目的硕士学位。他希望可以在他66岁的时候拿到博士学位。“当我走进一间坐满了20几岁的人的教室时,我确实把平均年龄提高了一点点“, 他说。

昨天,澎湃新闻发了一条名为《48岁女子两考人大博士:进了复试“但没导师要”》的文章,讲的是48岁的范东梅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报考人大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博士,两次均通过复试,但因为年龄限制,进了复试却没有导师要。在新闻的结尾,范东梅表示,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年龄太大,可能不适合读博。但其实是怎么不适合呢?

是体力不适合吗?48岁甚至未到女性的退休年龄,而且并没有研究表明读博对体力的需要大于其它类似性质的工作。是心态不适合吗?和20几岁的同事无法磨合?其实读博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和导师之间的互动,而且从事任何工作,都可能遇到与自身年龄有差、想法不同的人,解决这种差异的方法,并不是扎堆,形成小圈子,而是不断地沟通。小编自己身边就有50岁以上的同事,非但没有沟通障碍,而且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抗压能力不够?你闹呢!朝九晚五还不定期加班的工作比读博压力更大吧?

而且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再读博,也有很多好处,例如资源丰富。如果想在自己之前从事的领域进修的话,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无疑会为你看待世界,形成研究问题,甚至收集数据的时候提供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社会科学和法学博士来说。还有,你与导师的沟通将更加顺畅。如果与导师年龄相仿的话,沟通起来会更加平等和有效。20几岁的中国学生在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导师面前,很容易出现沟通不善,观念不一样,或者对导师过于”尊敬“而失去自主性的情况。另外,你的经济压力可能更小,对于接近退休年龄或已经退休,有一定积蓄,子女都进入工作的人来说,读博的微薄收入将不再是一个大问题;甚至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设置专门针对这类人群的博士项目,可能并不用提供给他们像年轻人一样高额的奖学金来鼓励他们学术,甚至可以少量收费来保证他们的投入。

所以,并没有人能给为什么范东梅被人大拒绝了一个明确的说法,或者遗憾地说,当一个人的权利就这样被拒绝了以后,似乎根本不需要有一个说法,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否定一个人、一件事有时就是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这样的。“ ”别人都不这么做,如果你这样做,你就很奇怪“的例子太多了。人们习惯默认了年轻时读书,中年时工作,老年时享受的一种生活模式。这种模式太根深蒂固,以至于让那些想换个活法的人觉得无地自容。

在国外,在职业生涯中期,甚至退休后回到校园,包括读博,已经越来越普遍。在康奈尔大学,2009年,36岁以上的女博士生的数量比2008年增加了44%。"人们职业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很多年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了",研究生院院长 Barbara Knuth说。去大学回个炉,有时不仅仅是为了职业的转换,很多年纪大的博士候选人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寻找一种“意义”。"他们把进研究生院作为一种学习的过程,来在智力上,认知上和情绪上挑战自己"。除此之外,他们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索他们的兴趣,如文章最前面提到的Hevey先生一样。在美国加州,甚至有专门为中年和老年人提供的高等学府,这种不同于中国所谓的”老年大学“,教老年人养鱼,种花,下棋,而是真正像一个大学一样去学习钻研一个领域,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除了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甚至是梦想以外,依旧可以持续地在自己力所能及地范围之内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整个社会做一点事。

而这并不是在剥削老年人,让老年人退休后享受生活,政策制定者,甚至于子女都抱着自己爱护老年人的深明大义沾沾自喜,但老年人关于退休后生活无聊的抱怨却屡见不鲜,关于退休后老年人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我们鼓励对老年人的爱护,但我们有真正问过老年人需要什么了吗?在家衣食无忧,不用朝九晚五就是理想的退休生活了吗?除了这个,我们这个社会有给过他们其它选择吗?我们并不是说每个老年人都要回到校园去,这也决然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我们的社会却并不能扼杀这种想法的存在。中年人回归校园是职业生涯再造的过程;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那些60几岁依旧矍铄的老人来说,去上个学,肯定不会比催子女结婚,催子女生孩子,以及帮子女带孩子更费心的。中国的很多代际矛盾,都是因为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退休了以后,他们不管你管谁呢?

当整个世界都在倡导“有生产力的老龄化”(productive aging), 我们却在鼓励通过退休这种方式来告诉老年人这样一个信息:”你老了,你已经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了,请享受来自社会的关爱!“ 不如回家问问父母,有没有年轻时被生活所迫所抛弃的梦想,工作时感兴趣的领域,生活多年的感悟,也许他们可以在除了公园、养老院、老年中心的其它地方依旧发光发热。如果设置一个退休年龄,本意是给老年人的关爱的话,请不要让这种所谓的“关爱”变成一个潜在的“伤害“。 给老年人多一点选择,对于他们自身的健康,子女的自主,和整个社会,是一件”多赢“的事情。

Hevey先生并没有想教书,但他确实希望在实验室工作或者做一些研究。“我当然不会在66或67岁的年纪重新开始一段职业生涯”,他说,“但我也绝不会回家坐在沙发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女博士说   说女博士

“Goodie和Meanie” (ID: Goodie_Meanie)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女博士们和非女博士们投稿至goodiemeanie@163.com


    关注 Goodie和Meani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