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心理救助:倾诉与聆听

 

灾后重建家园是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紧迫的工作摆在眼前,那就是重建...





灾后重建家园是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紧迫的工作摆在眼前,那就是重建心灵的家园。这种心灵重建的工作,需要我们有更专业的知识、更理性的思考、更长远的规划、更持久的耐心、更真诚的投入。

倾诉与聆听 我们就在你身边
对灾难幸存者在灾难后早期进行心理援助可以减轻他们恐惧、麻木、惊跳、回避等急性应激反应的程度,帮助他们提高应对灾难后各种内外应激的能力,对那些反应比较严重的幸存者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能够阻止或减轻远期心理伤害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对已经出现远期严重心理障碍的受害者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水平、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早期表现

对地震的强烈恐惧


通常在地震灾难发生后,我们把幸存者的心理反应大致分成“恐慌、震惊”、“短期反应”和“长期反应”三个心理应激反应阶段。

幸存者的这些心理反应包括了因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感和自己身体受伤、亲人丧失而出现的情绪、思维、行为等一系列应激反应。虽然各个反应阶段持续的时间对每个幸存者来说并不固定,但总的来说,这是个逐渐发展的顺序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幸存者最开始常表现为对地震的强烈恐惧,特别是对再次发生地震的恐惧,并且他们的警觉性过分的增高,周围环境的一响一动都会诱发幸存者有似乎又一次身临地震情景的感受,表现为心慌、肢体发软、盲目的奔跑、跳楼等行为。同时幸存者出现强烈的无助感、怀疑、困惑、麻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以否认眼前所发生的事实作为主要的心理防御手段。

地震后早期幸存者的拒绝、否认事实、警觉性增高的心理防御反应是正常的,是幸存者调动自身的防御和应对能力进行心理自救的表现。但是如果这个防御应对反应过于强烈,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话,这种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最终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悲伤,特别是地震中亲人丧失带来的居丧反应,对未来、对生命也失去了继续的信心,很多时候会出现频繁的自杀意念,同时会出现持续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持续的睡眠障碍、恶梦不断、经常在梦中惊醒、惊叫等心理病理反应。


震后早期紧急心理救援

敏感的非语言陪伴


紧急心理救援的任务和目的是保证幸存者的安全、保证存活、提供各种支持。包括评估和设法满足幸存者的需要,方式主要以敏感的非语言陪伴为主,可以抚摸、倾听,提供和满足幸存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要给幸存者一个自己调动自己内心修复能力的机会而不要过多和幸存者交谈。可以安排幸存者和他的亲人在一起,为幸存者提供救援信息、提供亲人的信息、帮助他们和外界的亲人朋友联络。

这一阶段药物不是缓解心理痛苦的首要办法,心理救助人员要在救援行动中把生存的希望、信心、安全感传递给幸存者。


震后急性期心理干预

会持续几个月


震后急性期的心理干预是指在紧急心理救援之后,幸存者到达避难所基本生命生存有所保障以后,大约会持续几个月的心理干预。这个时期幸存者的主要问题是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地震这一极大的灾难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过的重大创伤,他们的信念、情绪和行为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且许多心理病理性的变化也逐渐表现出来。

这个阶段幸存者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为创伤性记忆在头脑中的不断闪回。有关地震当时情景的场面、声音、气味、内心的感受、躯体的感受等的记忆画面和感受常常会在幸存者的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闯入浮现、挥之不去、驱之不尽,非常痛苦。慢慢地,幸存者逐渐丧失了对焦虑和痛苦的感知,精神变得麻木,行为变得退缩,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这一阶段的心理干预工作要让幸存者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身心得到疗养,尽快从灾难带来的创伤性记忆、空想、恐惧和悲痛中解脱出来。

心理干预的要点主要是鼓励幸存者谈出他们对灾难的感受、想法,帮助他们正确表达、理解灾难所带来的应激反应、睡眠障碍以及思维困难和悲伤反应。比如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的学校教育和心理干预计划,通过学校和孩子将更多的人联系在一起,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核心互助群体。

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了家园、亲人而变得无家可归的人们,他们会在漫长的等待政府重建计划中逐渐变得消沉、抑郁、绝望。通常在这些人中出现可明确诊断的病理症状的可能性明显增高,需引起提供心理干预的专业人员的重视。所以,在提供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专业心理干预人员要不断评估幸存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评估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病理反应程度,评估幸存者的自杀危险性和危险因素,及时识别那些出现严重心理病理反应和有严重自杀意念及行为的幸存者,及时转诊他们到更高级别精神卫生和心理救援机构进行更加专业的心理帮助和药物治疗。


地震救援者

防止“耗竭综合征”


参与地震后救援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军人、警察、消防队员、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会最大程度地耳闻目睹各种最悲惨的场面。因此,即使他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如此性质的日常工作,也会使他们感受各种痛苦体验。当这种痛苦的体验在救助成千上万的灾民中重复出现后,对实施救助的专业人员的身心打击将是巨大的。没有人能对这种巨大的灾难体验所带来心理上的破坏性影响有充分的准备,或对这种冲击有天然的免疫力。

此外,我们还应当理解为什么许多救援人员在工作中能无私奉献,甚至极度疲惫也不愿意离开他们的工作,哪怕是短暂的休息。这一现象在历次灾难救援中都会看到,当救援队员接到要求他们停止工作休息的命令时,他们却表现出了愤怒。这说明在重大的灾难现场,救援人员的心灵会受到严重的创伤。为了能够提高救援的效率,为了防止救援人员“耗竭综合征”的发生,为了让救援人员的心灵创伤降到最低,为救援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有重大意义的。

对地震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形式可以是小组会谈,具体心理干预的程序和内容为:

1.向救援人员介绍正式的、有时间进度表的、有计划的小组会谈内容。

2.让救援成员充分表达他们在救援工作中的感受,并给与认真的倾听。

3.鼓励救援队员彼此就他们的想法、情绪感受、生理反应进行互相交流和陈述。

4.解释、承认、理解和正常化救援人员所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

5.正常化他们的情感反应,减少个体感觉和情感上的独特性,用认知和教育的方式甄别出救援人员应对各种反应的方法并加以评估。

6.识别出生理和心理反应过分强烈的救援人员,提供进一步的心理干预。

7.必要时,让有关救援人员停止工作,并对其实施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和休息。

心理援助人员或朋友在处理幸存者悲伤的时候不要说如下的话:

A.我了解你的感受。

B.这可能是出于好意的。

C.他现在离开更好。

D.这是她离开的时候了。

E.起码他走得很痛快。

F.让我们说说其他一些事吧。

G.你应该向前跨越这些。

H.你足够坚强去处理这些。

1.他走得很轻松,你应该感到高兴。

J.那些没把我们打倒的灾难,会让我们更强大。

K.你会很快好起来的。

L.你已经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了。

M.你需要悲伤。

N.你需要放松。

0.你还活着,这很好。

P.幸好没有其他人死了。

Q.你还有你的兄弟/姐妹/母亲,已经不算太坏了。

R.一切都会按预期地好起来的。

S.这一切没有超出我们所能承受的。

T.(对一个孩子说)你现在是这个家里的一个大人了,有一天你会有一个答案的。

如果处于悲痛中的人们讲述上述的话,你可以给予尊重地承认他们的感受或想法,但不要由你们自己发起这些话题。



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

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截至早上9点30分,九寨沟7.0级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伤。在已去世的市民中,有一对来自湖北武汉的夫妇。早前,他们带着孩子一家四口前往九寨沟自驾游。记者了解到,就在地震当晚,当他们的车行至神仙池酒店附近时,被巨石砸住,孩子的母亲当场被落石砸中身亡。而孩子的父亲,则在临死前砸碎了车窗,并将正在上六年级的孩子推了出去。

这次受灾的九寨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又恰逢暑期,所以很多人都是陪孩子一起在这边旅行,遇到这样的天灾,不管是上则新闻中父母舍身救出的孩子还是目睹了这场天灾的其他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创伤,而对他们的心理干预也刻不容缓!



婴幼儿(0~2.5岁)

0~2.5岁婴幼儿接受地震相关信息后可能出现的创伤反应——

睡眠与大小便的时间规律打乱;

有大的声响或不寻常的声音、震动时,容易受到惊吓;

身体突然不能动,变得僵直;

发脾气,无缘由的哭泣;

已经会说的话不会说了,已经学会的动作不会做了;

害怕分开,黏着家长;

对与灾难相关的事情(如影像或身体感受)有逃避或警觉反应。

给家长的建议——

保持孩子每日作息起居和饮食的规律,固定每天睡觉、吃饭、游戏的时段;

避免不必要的暂时分离;

多陪伴孩子(如睡前拿出更多时间陪孩子讲故事等);

对孩子出现的退化行为(如尿床或咬手指)不用过度担心;

协助孩子用简单的词说出内心复杂的感觉,如“害怕、伤心”;

和孩子一起游戏,使用游戏道具(如积木、沙子、小木棍等),帮助孩子理解像“地震”这样的概念;并且把与灾难有关的感受玩出来。



学前幼儿(3~6岁)

3~6岁儿童接受地震相关信息后可能出现的创伤反应——

重复叙述看到、听到的与地震有关的信息;

可观察到的或用语言表达的焦虑与害怕;

对灾难后特定事件的害怕,比如父母不能按时回家;

害怕灾难发生在自己或家人、朋友身上;

对重复的、突然出现在头脑中的视觉影像感到困惑和烦躁;

在幼儿园注意力不能集中;

日常的行为退化到“小小孩”的模样,如尿床、咬手指;

变得退缩、不爱说话或变得淘气、执拗、不听话;

对原来喜欢的游戏活动失去兴趣;

睡眠失调:做噩梦、梦游、不易入睡;

抱怨身体疼痛,往往查无原因。

给家长的建议——

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与灾难有关的信息;

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害怕、伤心、担忧等感受;

倾听孩子对灾难事件的误解,特别是那些自责或奇特的想法;

按照孩子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协助孩子形成对灾难事件的真实看法;

不要随意离开感到害怕的儿童;

允许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害怕:讲故事、听音乐、由自己喜爱的东西陪伴入睡等;

了解孩子暂时出现更幼稚的退化行为,接受孩子在幼儿园“不乖”的表现;

同时应要求孩子遵守基本的礼节与常规;

逐步让孩子重新回到规律的、可自理的生活起居方式;

在参与捐赠、赈灾等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

给幼儿园老师的建议——

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与灾难有关的信息;

尊重孩子的感受,并用儿歌、绘画、音乐、游戏等方式鼓励孩子表达害怕、伤心、担忧等感受;

了解孩子暂时出现更幼稚的退化行为,接受孩子在幼儿园“不乖”的表现,鼓励孩子之间的相互接纳;

同时应要求孩子遵守基本的礼节与常规;

倾听孩子对灾难事件的误解,特别是那些自责或奇特的想法;鼓励孩子自由的表达;

按照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儿歌、绘画、音乐、游戏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协助孩子形成对灾难事件的真实看法;

逐步让孩子重新回到规律的、可自理的生活起居方式。

组织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捐赠、赈灾等活动,并鼓励孩子参与。



学龄儿童(7~11岁)

7~11岁儿童接受地震相关信息后可能出现的创伤反应——

重复叙述所接受到的与灾难有关的信息;

用行为和语言表达的焦虑与害怕;

对灾难后特定事件的害怕,比如上学;

害怕灾难发生在自己或家人、同学身上;

对重复的、突然出现在头脑中的视觉影像感到困惑和烦躁;

在学校不易专心学习,成绩下降;

日常的行为退化到较小年纪的模样,如要求和家长同睡;

特别退缩、不爱说话或特别难管、不听话;

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睡眠失调:做噩梦、梦游、不易入睡;

抱怨身体疼痛,或查无原因的病痛;

对灾难纪念日、哀悼活动等感到烦躁。

给家长的建议——

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与灾难有关的信息;

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害怕、伤心、担忧等感受;

允许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害怕:讲故事、听音乐、由自己喜爱的东西陪伴入睡等;

了解孩子暂时出现更幼稚的退化行为,在一段时间内更多地陪伴孩子;

要求孩子遵守基本的礼节与常规;

逐步让孩子重新回到规律的、可自理的生活起居方式;

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捐赠、赈灾等活动;

倾听孩子对于死亡的想法,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事情和想法;

按孩子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协助孩子形成对死亡的真实看法。

给学校老师的建议——

在课堂上讲授与灾难有关的知识,进行防灾的演习;

布置与灾难有关的作业,帮助孩子表达感受和想法;

通过写散文和诗歌、绘画、作曲、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感受,宣泄情绪;

做团体游戏,通过运动感觉自己的身体,了解情绪与身体感觉之间的关系;

团体的放松练习,学习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

制作纪念卡和纪念树等,表达对灾难中遇难者的哀悼和纪念;

鼓励自己动手,以实际行动参与捐献、赈灾等活动;

鼓励给灾区的学生制作祝福卡片、写信。



青少年(12~18岁)

12~18岁青少年接受地震相关信息后可能出现的创伤反应——

灾难引发的冲动性行为,如离开学校去灾区当志愿者;

努力不表露情绪,如悲伤、恐惧、愤怒等;

为逃避内心痛苦的感觉,而从事许多外在的活动;

容易发生意外;

睡眠与饮食失调;

对重复的、突然出现在头脑中的视觉影像感到困惑和烦躁;

产生忧郁、退缩及悲惨的世界观;

与家人或同学、朋友的相处方式改变;

更依赖家人,需要家人的呵护。

给家长的建议——

鼓励青少年与家人或朋友谈对灾难的经验与感受;

家长对孩子讲出灾难发生后,自己的感受;

让孩子知道出现悲伤、恐惧、愤怒等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他们需要倾诉时,家人愿意倾听;

协助青少年了解,接受与灾难有关的信息会引发一些情绪反应;这是正常的,并且会随时间而消退;

注意青少年在家中、学校以及同学间的行为;

避免做出冲动性的决定和鲁莽行为;

如果孩子有冲动性或鲁莽的行为,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并建议他们将热情转向实际可行的方面;

如果孩子疏远同学或朋友,变得退缩,花更多的时间独处,请一位孩子信任并尊重的老师或亲友,了解孩子的想法。

给学校老师的建议——

鼓励学生在团体中交流灾后的感受、想法和做法;

鼓励用创造性的写作、绘画、作曲等艺术形式表达灾难后的感受;

鼓励孩子从事运动和舞蹈;

在课堂上用报纸上的照片制作拼图,请学生讲出灾难后的感受和象征性意义;

协助孩子多进行一些能带给他们成就感或自尊的活动。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赵丞智 毕曼丽 杨戎)


    关注 大众健康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