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轻弹 克制内敛下的虔诚与激情

 

大音乐家欣赏之四。...



上大学时,为了赚外快,我兼职教过小孩儿弹钢琴。绝大多数的孩子是被父母逼迫走上这条路的,他们不喜欢弹琴。有些孩子会把不满情绪发泄在作曲家身上,我记得有一位作曲家最倒霉,他几乎成为了所有学琴孩子的“假想敌”。

以下这幕让我开心了很多年

孩:(皱着眉头弹琴)……

我:错了,这块儿没降B。

孩:哦……(继续弹)

我:又错了,左手A应该还原。

孩:哦……(继续弹)

我:又错了,这块儿A还得降回去。

孩:老师,这个作曲家去世了吗?

我:几百年前就去世了,怎么?

孩:他是被人打死的吧?

我:他……

家长(对着孩子):哪儿那么多废话,让你怎么弹就怎么弹!

家长(自言自语):曲子真特么难。

孩:没错……

家长(对着孩子):没跟你说话,好好弹!

我(对这家长):您还是出去等吧。

家长(起身走,瞪眼指着孩子):你特么认真点,陶醉在音乐中,体会乐曲的意境……

我(推走家长):行了行了,您先出去吧。

你知道让孩子咬牙切齿的那个人是谁吗?如果身边有正在学钢琴,或者其它西洋乐器的小孩儿,你只要问问他最讨厌演弹谁的曲子,我想,他的回答十之八九就是这个人——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理由很简单:又难弹,又难听,但又躲不过——无论专业演奏还是业余学习,巴赫的曲目都绝对绕不过去。
作为人类音乐史上被公认的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巴赫为什么这么不招孩子待见?他的音乐真的很难听吗?你可以点下下面的音频,听一下他得风格。

其实我小时候弹琴时,也不喜欢巴赫。但是长大了渐渐发现,巴赫的音乐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们(甚至成年人)不太容易理解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用“好听”与否来评判音乐是不合适的。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绘画、舞蹈等等形式一样,都用来表达我们的情绪、观点、感受,它所能承载的内涵比单纯的“悦耳”多得多。说巴赫的音乐“不好听”,就如同说毕加索的抽象绘画“不好看”、或者说乔治修拉的点描绘画“不清晰”一样,不妥当。

在我看来,巴赫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克制内敛、清晰理性。他的旋律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无论喜悦、憎恨、阴郁,亦或激动,一切情感都在高度控制下抒发,永远不会让人感觉某种情绪会爆发出来,或者会痛快的发泄出来——这一点和后期浪漫派作曲家(如贝多芬)完全不一样。他用非常清晰的乐句表达出并行存在的情感,展现出形式简单但层次丰富的内容。

巴赫音乐的这个特点被很多电影导演用来反衬电影场景的混乱、失控以及不理性,或者用来展现主人公沉着内敛的内心世界。

《辛德勒的名单》中使用的巴赫《英国组曲》

克制和内敛是高贵的品质。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恰恰在于能够以理性控制情绪,而不是为情绪所左右。这是巴赫音乐所体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也这恰恰是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的东西。如果哪个孩子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巴赫,那绝对是件好事。

当然,作为虔诚的宗教信奉者,巴赫的音乐还能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神圣与敬畏。这种虔诚和敬畏仍然在高度的克制下展现出来,体现出肃穆与谦恭,并预示着某种必然。很多影片用他的音乐作为重大事件来临前的情感铺垫。

《七宗罪》中使用的巴赫经典的《G弦上的咏叹调》

聆听巴赫音乐,犹如低头登高。拾级而上,依靠理性不断攀升。在高潮顶峰,你会看到人类音乐山林的巅峰,最突兀而摄人心魄的险峰,正是巴赫的雕像。他理性而永恒、美妙而无言,但智慧和心灵的涓涓细流,就在这峰之巅渐渐落下,流淌跳跃,徜徉出一片碧草蓝天,这正是人类理智和激情森林的瀑布。

最后,我并不认为巴赫的音乐不好听。恰恰相反,他很多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大家可以听听下面这首经典的降B小调长笛诙谐曲,体会体会这种高度克制下的优美和欢快,周末愉快!

《巴赫降B小调长笛诙谐曲》

(完)
分  割  线
声明:本号坚持原创,观点仅代表个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请长按下二维码并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 检事微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