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这个地方,暗藏着全家人的幸福度!

 

一个家庭幸不幸福,看看厨房就知道了。...





闺蜜最近刚搬了新家,邀请我们几个老姐妹携家眷去开暖房大趴。

一进门有些出乎我意外,作为一个安迪现实版事业型女汉子,新家装修竟一改之前北欧性冷淡风,走起了舒适休闲的美式风格。

惨白的墙面刷成了深绿色,金属质感的茶几也换成了实木的,连那些从欧洲带回来后就被陈列欣赏的锅碗瓢盆艺术品都上灶一展身手了。

闺蜜两口子正在厨房忙乎着,认识快20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她系着围裙在灶台前的样子,一会手忙脚乱,一会不知所措。

“你的生命不是外卖给的吗,怎么还下厨房啦?”

“为了我家闺女,我得学做饭啊”

“是谁说的,现在外卖这么发达,好吃的餐厅那么多,为啥非要自己做?”

“总不能以后人家孩子长大怀念妈妈做的饭菜,我闺女只能说:好怀念小时候我妈给我叫的外卖啊!”

1
父母的饭香能疗伤


音乐有一种功能叫,唤醒记忆。
你发现没有,味道也有。




去年的时候,日本一家超市做了一个特别暖心的亲情实验。

他们找来在东京打拼的6位“东漂”,为他们带来了父母亲手做的便当,但前提是需要他们通过品尝找出哪份是出自妈妈的手。

实验开始前,6个人还很忐忑,因为离家太久,因为时隔太远,家乡的味道已经模糊。
当他们一个一个尝完眼前的6份便当时,味蕾一下子被久远的味道唤醒,都肯定而准确的选出为自己做的那份。

没错,那个味道独一无二,是妈妈的味道。
此刻,怀念妈妈,怀念亲人,怀念家乡,含泪吃完难忘又熟悉的饭菜,在外打拼的心酸瞬间被治愈。

《舌尖上的中国》里这样描述过味道:

就像传授母语

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

这是不自觉的本能

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

即使走的再远

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

家的方向



当我们离家独自打拼,再想起小时候父母做的家乡菜,想起家,心里就好像有了依靠。
2
和爱的人好好吃饭 踏实生活


一座陌生的城,两个恩爱的人,
围着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其乐融融。




终于在漂泊多年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发现做饭也并不是苦不堪言的负担。

一个切菜,一个煲汤,一个掌勺,一个帮忙,伴随着叮叮当当的节奏轻松闲聊,或关于柴米油盐,或关于生活目标。

袖肘间触碰后相视一笑,相互给一个爱的奖励,
你尝一口,也不忘递给我一块,
开锅、落座。

一座陌生的城,两个恩爱的人,围着热腾腾的饭菜,其乐融融。外面是冰冷的风雪,屋内是静谧的温暖。

我认识一对白手起家的恩爱夫妻,创业的时候家就跟货一起安在仓库。小有成绩之后,男人说,当时支撑我的,就是每天跑客户回来,不管多晚都有人等我吃饭。我也和她说,让她先吃不用等我,但老婆每次都说,没事,反正我也不饿。那一瞬间,再多沮丧,也都散尽了。

相爱难,也简单。就是我陪你一起做饭、多晚我都等你吃饭。
3
在孩子的味蕾 留下回家的路


别忘了要去的远方,
也别忘了,你来自何方。




等到孩子出生,更是拉近了我和厨房的距离,除了家人的一日三餐,还要给孩子随时加餐。

小的时候,乐此不疲的给玉米扒粒、给豌豆去皮,冰箱盒子里的方块冰,红的、绿的、白的、黄的。

大点了辅食机换成烤箱,戚风蛋糕、酸奶溶豆、云石曲奇,案板边低粉、高粉、糖粉、吉士粉、可可粉。

虽然我的厨艺并不怎样,每次出炉的小点心也都大大小小奇形怪状,但看着孩子们趴在烤箱前眼巴巴的等着小面球变成小饼干,
再争相品尝,鼓掌捧场时,我的内心是很欣慰的,能让孩子们吃上妈妈做的饭,累点麻烦点也值得。

只是,不知道他们长大还记不记得这些朴实无华的小饼干了。

黄小厨倒是说过:

其实大家怀念的不是厨师的手艺,而是怀念父母做饭的味道,同样是红烧肉,每家做的味道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是‘家’的味道。将来你的小孩能记住你,最主要的就是记住你做的吃的。



但愿是这样的吧。

父母的爱就是通过给孩子做饭,把这份爱传达到每道饭菜里,一口一口将他们养大。并告诉他们,别忘了要去的远方,也别忘了,你来自何方。
包妈碎碎念:

来自父母的爱,与爱人之间的爱,给予孩子的爱,都来自家里厨房这不起眼的一亩三分地,难怪都说一个家庭幸不幸福,看看厨房就知道了。

食材在这里变成了一桌子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着吃的心满意足,满嘴回味,熟悉的味道就在一代一代的味蕾间传递着亲情,还有爱。

有关这类文章我还写过几篇,妞们可以识别下面二维码在小包麻麻公号下回复“温暖”查看。



《大写加粗的温暖!这些照片彻底感动到我!》

《做了父母,也别忘了相爱》
来点个赞吧 


    关注 小小包麻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