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知多少,踏青一起游……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缤纷鸟创意美术

为梦想插上翅膀





清明知多少

QINGMING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

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

到了今天,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一起游
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在这春色美丽的季节里我们不只要了解相关节俗,更多的应该收拾行囊踏春行。有诗人为清明这日作诗,“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杨柳依依的柔软,人在秋千上的笑意,还有沉醉春风里的花,都是清明春意盎然的证据。

鸟语花香的季节里缤纷鸟多次组织了踏青写生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拥抱大自然吧!

缤纷鸟户外写生开始集结
小画家们认真的作画
老师我们一起作画啦
缤纷鸟户外写生火热进行中
守护孩子灿烂的笑容


宝贝作品展示一
宝贝作品展示二
孩子们需要到阳光明媚、春光无限的大自然中去接受春天的沐浴,寻找被压抑一冬的童趣,伸展被捆绑了一冬的手脚,得到性情的滋养和精神的幸福。春游的时间虽然短,但相信孩子的收获是巨大的,对孩子的教育是永久的!

清明知多少,踏青一起游,缤纷鸟4月寻找爱画画的你火热进行中,快来一起加入吧!!!





| 在绘画活动中怎样让孩子运用色彩?

| 这才是1-9岁孩子学绘画的正确方式

| 父母的脾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你知道吗?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预约免费试听


    关注 缤纷鸟创意美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