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多层级共生演化分析

 

奶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产业。中国奶业成长快,波动大,危机事件多,发展模式也与国外差异较大,其产业演化呈现...



奶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产业。中国奶业成长快,波动大,危机事件多,发展模式也与国外差异较大,其产业演化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以往研究奶业演化,多有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生命周期理论、利益主体关系等视角。实际上,产业演化既非是截面的、静止的,也非是单向度的、单层次的,而是动态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的演进过程。近年来,随着演化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研究日益呈现生物学转向,共生演化理论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阐释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实的经济世界和实践变革。在此,本文试图以共生演化理论来探讨中国奶业演化的分析框架、过程逻辑以及阶段性特征。 

1共生演化理论:由生物学到经济学



共生理论由德国生物学家Debarry最先提出, Ehrlich和Raven则首先将共生现象和生物演化结合起来,提出了“共生演化”理论,他们针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演化现象,而不是简单的生存竞争现象。

实际上,共生现象从来都不专属于生物学。早在200多年前,就有经济学家试图以生物现象和相关理论来探讨经济规律。近年来,共生演化理论被广泛用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环境、产业与技术、产业成长与演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中。

具体到中国奶业的产业演化,我们试图探讨是否存在着共生演化的现象?若有,奶业共生演化的行为逻辑和演化机理是什么?演化过程中是否存在阶段性的演化特征?并蕴含着一定的演化趋势?

2奶业多层级共生演化的分析框架



2.1 奶业的层级结构和共生单元



在产业共生系统中,产业层级是指产业共生系统的不同层次,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级。而共生单元则是指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和生产交换单位,分为同质和异质共生单元。同质共生单元之间一般存在竞合关系,如农户与农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而异质共生单元一般存在和合关系,如农户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多层级共生演化的共生单元彼此间存在着相互生成的关系,换言之,在多层级共生系统中,处于较低层级的单元主体能够生成处于较高层级的单元主体,而较高层级的单元主体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影响较低层级的单元主体的发展。

就奶业而言,微观层级的共生单元是奶农(本文所指奶农包括个体养殖户和专业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奶企,统称为奶业经营组织(实际上,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奶农也是一种基本的奶业经营组织)。众多的奶业经营组织通过共享空间、技术、市场、信息和其他要素,逐步生成了中观层级的共生单元——奶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和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往往形成以奶业产业集群为核心,关联企业为辅助的奶业产业和关联产业,它们又构成了宏观层级的共生单元,并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实现奶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协调发展,最终成为多部门有机综合的奶业产业体系。

2.2 奶业共生单元的互动行为及互动机制



多层级共生演化中的互动行为存在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方面,其一是单一层级内部的互动,另一则是不同层级之间的互动。

单一层级内部的互动是指分别在微观、中观、宏观3个各自层级内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产业演化中,分工和专业化是产业组织的存在基础和变动原因,分工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分工水平的演进可视为共生单元互动过程的内在机制。就奶业而言,微观层级上,奶农和奶企等微观共生单元间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以不同形式的产业组织模式形成了分工合作的纵向产业链条。中观层级上,以奶企为核心的产业集中和技术外溢带动了纵向产业主体和横向关联企业的发展,通过不同功能和不同环节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奶业产业集群与关联产业集群。在宏观层级,则强调在奶业产业内部整合之外,与相关的支持产业和服务体系进行有机融合以及与外部共生环境的协同演化。

而不同层级的互动行为是建立在单一层级共生单元互动行为之上的,具有双向的、复合的、多维的和网络化的特征。不同层级之间的行为互动和信息传递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技术扩散和政府规制等机制来实现,而这些机制的作用发挥则取决于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和政府行为等外部共生环境相关因素的变化。简言之,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通过价格传导,以产业组织成本收益和市场竞争效率为标准,从宏观到微观逐级发生作用,最终筛选出适应市场竞争的微观单元主体(奶农和奶企),以及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中观单元主体(奶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主要在中观层级的奶业产业集群产生,并通过技术扩散和外溢推动微观层级的奶业经营组织的能力提升以及宏观层级奶业产业的整体进步。而政府规制则一般以奶业整体健康发展为导向,以奶农和奶企等市场主体为特定规制对象,通过制定各类规制政策,影响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级的演化。

由此,可以建立如下的奶业多层级共生演化分析框架(图1):

3中国奶业多层级共生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趋势判断



3.1 奶业演化的萌芽期(19491992年)



从1949—1992年,我国奶业从基本空白到快速发展,属于奶业演化的萌芽期。改革开放前,奶畜饲养业和奶制品加工业都非常薄弱,奶业成长比较缓慢,至1978年末奶牛存栏头数仅为48万头,原料奶总产量仅为97万t。改革开放后,奶业生产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有力地激活了劳动要素,大大解放了奶业生产力,1992年末,奶牛存栏总数达313.9万头,原料奶总产量达503万t。



奶业演化的萌芽阶段是一个产业主体、技术、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要素逐渐集聚的过程。萌芽期的奶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在一定资源禀赋基础上,一定区域内的农户与一家或几家奶企通过分工合作建立起以“奶农+奶企”为主要形式的纵向产业链条,出现了初始的微观层级互动。而奶业产业集聚还仅仅只是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奶农与奶企之间、奶企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产业联接和分工协作关系还不紧密,彼此之间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真正的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都未形成。

3.2 奶业演化的成长期(19932007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取消了“以奶换料”的平价饲料供应政策,奶牛养殖成本快速上升,再加上奶制品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奶企纷纷进入我国,竞争日趋激烈,导致1993年左右发生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奶业危机。经过三四年的调整,1998年后我国奶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原奶产量在2001年突破1000万t,到2007年更是达到了3525万t,奶牛养殖和奶制品加工基本上覆盖全国。
1993—2007年之间是奶业演化的成长期。随着奶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户和企业相继进入并进一步集中,奶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此阶段,产业要素结构更加复杂化,产业主体更加多元化,奶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关联企业逐步出现,不同的产业主体围绕价值链构建起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表现为不同奶业产业主体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结。纵向上呈现出从“奶农+奶企”向“奶农+奶站+奶企”“奶农+养殖小区+奶企”“奶农+合作组织+奶企”等产业组织模式的演化趋势,横向上则表现为奶企之间以及奶企与产前、产中、产后关联企业之间的地理集聚和关系强化,专业化分工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时期,政府以数量导向扶持政策为主,继续鼓励奶农的数量和规模扩张,支持奶企兼并重组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国内外奶业竞争,区域奶业产业集群日益发挥核心作用,现代化奶业产业体系雏形初现。

3.3 奶业演化的成熟期(20082014年)



2008年,举国震惊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奶业危机,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凸显,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信任,并产生一系列连锁负面效应,奶业再次经历寒冬期。直到2011年,通过政府、企业和奶农的多方努力,奶业才逐步复苏。2012年和2013年,全国范围内出现奶荒,导致奶价高企,奶业再次快速扩张,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到2012年底,我国奶牛存栏量达到1 493万头,原奶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 875万t。
这一阶段中,奶业经营组织规模日益扩张,奶农和养殖小区逐步向规模化养殖场转型,“规模化养殖场+奶企”以及“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组织+奶企”逐步成为奶业产业组织模式的主流(但养殖主体规模化程度不高,合作组织的作用仍不明显)。而从中观和宏观层级看,与奶业配套的关联企业也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络,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联系更加密切,区域奶业产业集群出现分化,部分地区得到了巩固和提高,部分地区则出现了衰退,奶业产业体系也随之出现了或成熟或衰落的趋势。

此阶段,除了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张,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外,技术进步是推动奶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日趋成熟的奶牛养殖技术和奶制品加工技术,解决了奶业快速发展中在饲料、养殖、存储、运输、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诸多瓶颈,实现了奶业在全国范围的进一步扩张。同时,政府着重于质量导向的扶持政策,并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奶农从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转型,并支持奶企进一步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

3.4 奶业演化的蜕变期(2015年至今)



2014年底到2015年初,受到国际奶业市场的冲击影响,以原料奶价格持续下跌为特征的第三次全国范围奶业危机爆发,出现乳品企业限奶、拒奶,以及奶农倒奶维权、用生鲜乳喂猪和浇地等现象,奶业第三次进入寒冬期。随着奶业市场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国内工商资本和跨国企业大举进入奶业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些外部力量更多的是从奶业全产业链的角度全方位介入,立足建立纵向产业链稳定、横向产业链支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奶业经营组织、奶业产业集群和奶业产业体系。此外,新情势在于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各级政府逐渐将畜牧业污染治理达标排放作为考核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如浙江省近两年实施的“五水共治”政策,关停并转了一大批禁养区、限养区内的奶牛养殖场,并对保留的养殖场提出了明确的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转型要求。因此,奶业的加速蜕变在所难免。


3.5 中国奶业的共生演化趋势 

未来奶业的竞争将是从上游到下游,从产品到服务,从科技到配套等综合能力的较量,因此,存在如下的一些演化趋势:在微观层级上,原奶生产经历了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后逐步放缓(图1)。散养(1~19头)及小规模(20~99头)养殖户将继续加速退出,中等规模(100~499头),尤其是大规模(500头以上)的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快速增加(表1)并成为原奶生产的中坚力量(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2014年规模养殖场奶牛存栏(全群100 头以上)占全国奶牛存栏比例达到45%以上 ),养殖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成为必然;同时,奶企之间的兼并整合持续推进,大部分奶牛养殖重点区域呈现寡头垄断(即以2个或2个以上全国性或跨国的大型奶企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因此,“规模化养殖场+奶企”组织模式将逐步成为主导。但这一组织模式并未改变养殖主体的弱势地位和风险主要承担者的角色,而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以规模化养殖场为基础的奶业合作组织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亦即“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组织+奶企”的组织模式在更远的将来可能成为主流。中观层级上,围绕核心奶企的奶牛产业集群将以产业园区、加工园区、产业带等形式进一步提升,饲料、兽药、科技等配套企业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宏观层级上,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奶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家一系列奶业新政的出台,奶业产业将进入转方式、调结构、创模式、强管理、提质效的新阶段。



4结论和思考



本文运用共生演化理论聚焦于中国奶业产业演化,大体得到如下结论:

    中国奶业产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存在着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级的共生演化现象,奶业的发展是一个通过共生单元层级内部和层级之间互动并与共生环境相互作用、协同演化的过程。奶业产业每个层级有各自不同的共生单元,它们具有相互生成、互促共进的共演关系,微观层级中的奶农和奶企互动生成中观层级的奶业产业集群,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及其关联产业集群互动生成奶业产业体系。奶业产业的多层级共生演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和政府行为三大因素,它们在不同的时期主导着产业演化过程。奶业产业的多层级共生演化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导影响因素和演化机理,一般可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蜕变期。


因此,对于中国奶业发展,我们从多层级共生演化的视角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快构建符合发展要求的奶业产业组织模式,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紧密联结,加快实现奶业的纵向一体化。其中,奶牛养殖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引导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并适时引导发展奶业合作组织,提高奶牛养殖主体的市场话语权;奶制品企业要发挥产业链核心作用,以合作化、股份制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奶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同时加强以低温奶为主打的市场消费引导,加强品牌建设。
2
在中观层面上,奶业发展重点区域要充分认识到奶业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从奶业自身及关联企业和关联行业的整体提高为目标,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奶业产业体系。
3
在宏观层面上,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国内和国际奶业市场的新趋势和新变化,适时出台有利于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养殖方式、体制机制和培训宣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顺应供给侧改革大势,契合市场发展规律,科学指导我国奶业行业发展。

通过我国奶业共生演化的分析,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1)奶业存在的多层级共生演化现象,是否可以推演到大部分农业产业?生猪、肉鸡、水稻、玉米、水果、林业等产业是否也同样存在着多层级共生演化的特征和规律?

(2)本文所涉及的共生演化主要基于时间维(沿着发展历程)和关系维(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层级之间的关系、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再考虑空间维,也就是产业演化过程的空间分布变化,也许更能全面认识产业演化的机理和趋势。

奶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产业。中国奶业成长快,波动大,危机事件多,发展模式也与国外差异较大,其产业演化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以往研究奶业演化,多有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生命周期理论、利益主体关系等视角。实际上,产业演化既非是截面的、静止的,也非是单向度的、单层次的,而是动态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的演进过程。近年来,随着演化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研究日益呈现生物学转向,共生演化理论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阐释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实的经济世界和实践变革。在此,本文试图以共生演化理论来探讨中国奶业演化的分析框架、过程逻辑以及阶段性特征。 

1共生演化理论:由生物学到经济学



共生理论由德国生物学家Debarry最先提出, Ehrlich和Raven则首先将共生现象和生物演化结合起来,提出了“共生演化”理论,他们针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演化现象,而不是简单的生存竞争现象。

实际上,共生现象从来都不专属于生物学。早在200多年前,就有经济学家试图以生物现象和相关理论来探讨经济规律。近年来,共生演化理论被广泛用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环境、产业与技术、产业成长与演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中。

具体到中国奶业的产业演化,我们试图探讨是否存在着共生演化的现象?若有,奶业共生演化的行为逻辑和演化机理是什么?演化过程中是否存在阶段性的演化特征?并蕴含着一定的演化趋势?

2奶业多层级共生演化的分析框架



2.1 奶业的层级结构和共生单元



在产业共生系统中,产业层级是指产业共生系统的不同层次,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级。而共生单元则是指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和生产交换单位,分为同质和异质共生单元。同质共生单元之间一般存在竞合关系,如农户与农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而异质共生单元一般存在和合关系,如农户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多层级共生演化的共生单元彼此间存在着相互生成的关系,换言之,在多层级共生系统中,处于较低层级的单元主体能够生成处于较高层级的单元主体,而较高层级的单元主体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影响较低层级的单元主体的发展。

就奶业而言,微观层级的共生单元是奶农(本文所指奶农包括个体养殖户和专业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奶企,统称为奶业经营组织(实际上,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奶农也是一种基本的奶业经营组织)。众多的奶业经营组织通过共享空间、技术、市场、信息和其他要素,逐步生成了中观层级的共生单元——奶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和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往往形成以奶业产业集群为核心,关联企业为辅助的奶业产业和关联产业,它们又构成了宏观层级的共生单元,并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实现奶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协调发展,最终成为多部门有机综合的奶业产业体系。

2.2 奶业共生单元的互动行为及互动机制



多层级共生演化中的互动行为存在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方面,其一是单一层级内部的互动,另一则是不同层级之间的互动。

单一层级内部的互动是指分别在微观、中观、宏观3个各自层级内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产业演化中,分工和专业化是产业组织的存在基础和变动原因,分工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分工水平的演进可视为共生单元互动过程的内在机制。就奶业而言,微观层级上,奶农和奶企等微观共生单元间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以不同形式的产业组织模式形成了分工合作的纵向产业链条。中观层级上,以奶企为核心的产业集中和技术外溢带动了纵向产业主体和横向关联企业的发展,通过不同功能和不同环节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奶业产业集群与关联产业集群。在宏观层级,则强调在奶业产业内部整合之外,与相关的支持产业和服务体系进行有机融合以及与外部共生环境的协同演化。

而不同层级的互动行为是建立在单一层级共生单元互动行为之上的,具有双向的、复合的、多维的和网络化的特征。不同层级之间的行为互动和信息传递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技术扩散和政府规制等机制来实现,而这些机制的作用发挥则取决于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和政府行为等外部共生环境相关因素的变化。简言之,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通过价格传导,以产业组织成本收益和市场竞争效率为标准,从宏观到微观逐级发生作用,最终筛选出适应市场竞争的微观单元主体(奶农和奶企),以及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中观单元主体(奶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主要在中观层级的奶业产业集群产生,并通过技术扩散和外溢推动微观层级的奶业经营组织的能力提升以及宏观层级奶业产业的整体进步。而政府规制则一般以奶业整体健康发展为导向,以奶农和奶企等市场主体为特定规制对象,通过制定各类规制政策,影响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级的演化。

由此,可以建立如下的奶业多层级共生演化分析框架(图1):

3中国奶业多层级共生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趋势判断



3.1 奶业演化的萌芽期(19491992年)



从1949—1992年,我国奶业从基本空白到快速发展,属于奶业演化的萌芽期。改革开放前,奶畜饲养业和奶制品加工业都非常薄弱,奶业成长比较缓慢,至1978年末奶牛存栏头数仅为48万头,原料奶总产量仅为97万t。改革开放后,奶业生产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有力地激活了劳动要素,大大解放了奶业生产力,1992年末,奶牛存栏总数达313.9万头,原料奶总产量达503万t。



奶业演化的萌芽阶段是一个产业主体、技术、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要素逐渐集聚的过程。萌芽期的奶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在一定资源禀赋基础上,一定区域内的农户与一家或几家奶企通过分工合作建立起以“奶农+奶企”为主要形式的纵向产业链条,出现了初始的微观层级互动。而奶业产业集聚还仅仅只是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奶农与奶企之间、奶企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产业联接和分工协作关系还不紧密,彼此之间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真正的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都未形成。

3.2 奶业演化的成长期(19932007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取消了“以奶换料”的平价饲料供应政策,奶牛养殖成本快速上升,再加上奶制品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奶企纷纷进入我国,竞争日趋激烈,导致1993年左右发生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奶业危机。经过三四年的调整,1998年后我国奶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原奶产量在2001年突破1000万t,到2007年更是达到了3525万t,奶牛养殖和奶制品加工基本上覆盖全国。
1993—2007年之间是奶业演化的成长期。随着奶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户和企业相继进入并进一步集中,奶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此阶段,产业要素结构更加复杂化,产业主体更加多元化,奶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关联企业逐步出现,不同的产业主体围绕价值链构建起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表现为不同奶业产业主体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结。纵向上呈现出从“奶农+奶企”向“奶农+奶站+奶企”“奶农+养殖小区+奶企”“奶农+合作组织+奶企”等产业组织模式的演化趋势,横向上则表现为奶企之间以及奶企与产前、产中、产后关联企业之间的地理集聚和关系强化,专业化分工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时期,政府以数量导向扶持政策为主,继续鼓励奶农的数量和规模扩张,支持奶企兼并重组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国内外奶业竞争,区域奶业产业集群日益发挥核心作用,现代化奶业产业体系雏形初现。

3.3 奶业演化的成熟期(20082014年)



2008年,举国震惊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奶业危机,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凸显,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信任,并产生一系列连锁负面效应,奶业再次经历寒冬期。直到2011年,通过政府、企业和奶农的多方努力,奶业才逐步复苏。2012年和2013年,全国范围内出现奶荒,导致奶价高企,奶业再次快速扩张,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到2012年底,我国奶牛存栏量达到1 493万头,原奶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 875万t。
这一阶段中,奶业经营组织规模日益扩张,奶农和养殖小区逐步向规模化养殖场转型,“规模化养殖场+奶企”以及“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组织+奶企”逐步成为奶业产业组织模式的主流(但养殖主体规模化程度不高,合作组织的作用仍不明显)。而从中观和宏观层级看,与奶业配套的关联企业也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络,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联系更加密切,区域奶业产业集群出现分化,部分地区得到了巩固和提高,部分地区则出现了衰退,奶业产业体系也随之出现了或成熟或衰落的趋势。

此阶段,除了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张,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外,技术进步是推动奶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日趋成熟的奶牛养殖技术和奶制品加工技术,解决了奶业快速发展中在饲料、养殖、存储、运输、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诸多瓶颈,实现了奶业在全国范围的进一步扩张。同时,政府着重于质量导向的扶持政策,并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奶农从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转型,并支持奶企进一步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

3.4 奶业演化的蜕变期(2015年至今)



2014年底到2015年初,受到国际奶业市场的冲击影响,以原料奶价格持续下跌为特征的第三次全国范围奶业危机爆发,出现乳品企业限奶、拒奶,以及奶农倒奶维权、用生鲜乳喂猪和浇地等现象,奶业第三次进入寒冬期。随着奶业市场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国内工商资本和跨国企业大举进入奶业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些外部力量更多的是从奶业全产业链的角度全方位介入,立足建立纵向产业链稳定、横向产业链支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奶业经营组织、奶业产业集群和奶业产业体系。此外,新情势在于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各级政府逐渐将畜牧业污染治理达标排放作为考核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如浙江省近两年实施的“五水共治”政策,关停并转了一大批禁养区、限养区内的奶牛养殖场,并对保留的养殖场提出了明确的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转型要求。因此,奶业的加速蜕变在所难免。


3.5 中国奶业的共生演化趋势 

未来奶业的竞争将是从上游到下游,从产品到服务,从科技到配套等综合能力的较量,因此,存在如下的一些演化趋势:在微观层级上,原奶生产经历了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后逐步放缓(图1)。散养(1~19头)及小规模(20~99头)养殖户将继续加速退出,中等规模(100~499头),尤其是大规模(500头以上)的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快速增加(表1)并成为原奶生产的中坚力量(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2014年规模养殖场奶牛存栏(全群100 头以上)占全国奶牛存栏比例达到45%以上 ),养殖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成为必然;同时,奶企之间的兼并整合持续推进,大部分奶牛养殖重点区域呈现寡头垄断(即以2个或2个以上全国性或跨国的大型奶企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因此,“规模化养殖场+奶企”组织模式将逐步成为主导。但这一组织模式并未改变养殖主体的弱势地位和风险主要承担者的角色,而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以规模化养殖场为基础的奶业合作组织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亦即“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组织+奶企”的组织模式在更远的将来可能成为主流。中观层级上,围绕核心奶企的奶牛产业集群将以产业园区、加工园区、产业带等形式进一步提升,饲料、兽药、科技等配套企业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宏观层级上,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奶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家一系列奶业新政的出台,奶业产业将进入转方式、调结构、创模式、强管理、提质效的新阶段。



4结论和思考



本文运用共生演化理论聚焦于中国奶业产业演化,大体得到如下结论:

    中国奶业产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存在着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级的共生演化现象,奶业的发展是一个通过共生单元层级内部和层级之间互动并与共生环境相互作用、协同演化的过程。奶业产业每个层级有各自不同的共生单元,它们具有相互生成、互促共进的共演关系,微观层级中的奶农和奶企互动生成中观层级的奶业产业集群,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及其关联产业集群互动生成奶业产业体系。奶业产业的多层级共生演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和政府行为三大因素,它们在不同的时期主导着产业演化过程。奶业产业的多层级共生演化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导影响因素和演化机理,一般可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蜕变期。


因此,对于中国奶业发展,我们从多层级共生演化的视角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快构建符合发展要求的奶业产业组织模式,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紧密联结,加快实现奶业的纵向一体化。其中,奶牛养殖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引导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并适时引导发展奶业合作组织,提高奶牛养殖主体的市场话语权;奶制品企业要发挥产业链核心作用,以合作化、股份制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奶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同时加强以低温奶为主打的市场消费引导,加强品牌建设。
2
在中观层面上,奶业发展重点区域要充分认识到奶业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从奶业自身及关联企业和关联行业的整体提高为目标,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奶业产业体系。
3
在宏观层面上,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国内和国际奶业市场的新趋势和新变化,适时出台有利于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养殖方式、体制机制和培训宣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顺应供给侧改革大势,契合市场发展规律,科学指导我国奶业行业发展。

通过我国奶业共生演化的分析,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1)奶业存在的多层级共生演化现象,是否可以推演到大部分农业产业?生猪、肉鸡、水稻、玉米、水果、林业等产业是否也同样存在着多层级共生演化的特征和规律?

(2)本文所涉及的共生演化主要基于时间维(沿着发展历程)和关系维(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层级之间的关系、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再考虑空间维,也就是产业演化过程的空间分布变化,也许更能全面认识产业演化的机理和趋势。

注:本文原文刊登在《中国畜牧杂志》2016年8期,作者为郑军南,徐旭初 ,黄祖辉,郑思宁  。如需阅读本期纸刊更多精彩,可与《中国畜牧杂志》编辑部联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 郑州黑白花生物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