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婚后爱屡试不爽,亚洲观众为何钟爱“契约婚姻”影视剧?

 

就在近日,李小冉和于和伟主演的电视剧《下一站,别离》又一次打响了“契约婚姻”保卫战。观众们还沉浸在曹丞相“悔...

文章导读
契约婚姻这种模式对亚洲观众来说可谓是屡试不爽的一剂猛药了,此类影视剧在亚洲范围内也是层出不穷,基本上隔三差五就得冒出一部剧挠挠大家的痒。至于为什么观众会被此类剧情一挠就痒?

就在近日,李小冉和于和伟主演的电视剧《下一站,别离》又一次打响了“契约婚姻”保卫战。观众们还沉浸在曹丞相“悔不该杀那华佗”的豪迈中无法自拔时,于和伟已经以霸道总裁的新身份,和李小冉签署假结婚的合同啦!

话说李小冉同学也算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叔收割机了,之前在《大丈夫》中和王志文上演师生恋,刚刚在《美好生活》和张嘉译以心交心没多久的功夫,现在又和于和伟做上了邻居。虽说这次没玩“老少配”,也没走“器官捐献”的套路,但实际上这次的梗比前面那两个还要俗套——契约婚姻!是不是存心想要亮瞎观众的眼睛啊?!

事实上,契约婚姻这种模式对亚洲观众来说可谓是屡试不爽的一剂猛药了,此类影视剧在亚洲范围内也是层出不穷,基本上隔三差五就得冒出一部剧挠挠大家的痒。至于为什么观众会被此类剧情一挠就痒?莫非亚洲人天生就长了这么一块先婚后爱的“痒痒肉”?

叙事优势,在契约的束缚中让情感和故事任意发挥 



要解释这个问题,不妨先列举一些“契约婚姻”模式的影视剧作品。比如国产电视剧《合约情人》、《想明白了再结婚》、《结婚前规则》、《下一站,别离》、《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等偏重长辈催婚的家庭伦理剧,还有《幸福最晴天》、《醉后决定爱上你》、《命中注定我爱你》、《微笑pasta》等主打偶像牌的爱情题材剧。

除了国内剧集众多,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同样盛产此类作品,比如韩国的《浪漫满屋》、《今生是第一次》、《我的野蛮王妃》、《美妙人生》、《玛丽外宿中》、《新娘18岁》等一众比较有创意的故事;泰国的《一诺倾情》、《新美人计》、《嫉妒的密码》、《欲念之力》、《风之恋》、《明媒正娶的妻子》、《疯狂的婚姻》等等;就连婚姻观比较与众不同的日本,也有《月薪娇妻》、《某某妻》、《逃跑可耻但有用》等代表作品。

从上述实例中不难看出,契约婚姻模式在亚洲影视剧类型中已经形成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而细化这些同类型的影视剧时可以发现,正因为是大同小异的剧情,所以剧中达成契约关系的理由也就成了可以任意发挥的亮点,且五花八门甚至可以说是脑洞大开。

有因为父母催婚的,有因为意外怀孕的,有因为明星或皇室面子的,有因为钱的,有因为不爱劳动的,还有因为喝多了的……总之,编剧为了让男女主角强行而迅速地捆绑在一块,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只要他们达成了契约婚姻,那么后续的一切就都好办了。

因为男女主角接下来所有的行为,都将围绕着这个既定契约来完成。在这里,契约不仅是最大的矛盾体,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最大动力。在契约的范畴内有戏,越出契约的范畴更有戏。人物形象因为这个规定范畴的束缚变得更加生动细腻,人物关系的亲密度也将因此变得更为浓烈。而如何将契约的束缚转化成爱的束缚,才是观众对这一类型剧喜闻乐见甚至欲罢不能的原因所在。



文化优势,“媒妁之言”的基因根植于心 



制作人可不是傻瓜,这么多契约婚姻影视剧在亚洲范围内层出不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这类影视剧拥有庞大而稳定的粉丝群体。可是你会发现,在东方大受追捧的故事模式,在西方几乎无人问津,除了2009年桑德拉·布洛克和瑞恩·雷诺茨主演的《假结婚》,近10年来再没有契约婚姻模式的影视剧出现,可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那么东方人究竟为什么会如此钟爱“契约婚姻”这种故事形式呢?原因很简单,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和韩国人,对婚姻素来讲究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缺乏自己的选择权,因此婚姻只是必须要出席的一场庙会,伴侣只是庙会上刚相识的陌生室友,这样的婚姻能否幸福基本全靠命,但命好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在祈求自己命好而已。

以这样的形态一代代传下来,也就形成了亚洲人基因里的最根深蒂固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讲究恋爱自主、婚姻自由,但这种隐藏在基因里的期盼就像本性一样,一遇到“契约婚姻”模式的影视剧就会让人头脑发热,对此类剧情产生某种欲罢不能的期盼心理。而这种渗透到基因里的“期盼”,也就成了此类影视作品拥有可再生粉丝群体的牢靠保障。 



另外,皆大欢喜的结局几乎是契约婚姻的“标配”。现代人对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偏爱,已经出现了一边倒的大众审美观,毕竟现代社会复杂的生活状态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对契约婚姻模式拥有绝对自信的“反悲剧派”的观众们,会迅速抱紧此类影视剧的大腿,在剧中为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一丝慰藉。



从俗到烂,契约婚姻模式的未来在哪儿? 



拥有广泛受众群体的“契约婚姻”影视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家庭伦理剧,一类是青春偶像剧。这两个类型影视剧的受众基本都是女性,只是受众的年龄层有所不同。家庭伦理剧的受众年龄层普遍偏大,而青春偶像剧的受众年龄层则普遍偏小。这两个年龄层加在一起,则证明了契约婚姻模式老少通吃的强大吸粉功能。



可是看多了此类作品的观众,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从《下一站,别离》在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分别只有0.2和0.4的的收视率,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加之此类影视剧在近几年过于频繁的出现,致使观众群体大量流失,那些曾经载舟的优势逐渐转换成覆舟的劣势。

有些人说契约婚姻模式的故事已经走向末路,但这明显有唱衰之嫌。真正的经典模式是长盛不衰的,就像300多年前的故事叫《哈姆雷特》,300多年后的故事叫《狮子王》一样。虽然相隔了几百年时间,但它们都属于同一种故事模式。

拥有广泛受众群体的“契约婚姻”影视剧如果还想要保持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就需要多出精品,减少雷同。可毕竟故事模式已经很难再有创新,那就需要在细节上多多打磨。不怕老瓶装新酒,但酒本身一定要足够香氛四溢。



更重要的是,此类故事还必须真正探讨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话题,探寻老故事模式与新社会话题之间的完美对接,而不是为了契约而契约,为了恋爱而恋爱,没有思辨没有共鸣,男女主角就好像是水晶球里的人偶,漂亮却不接地气,看几次可能还觉得新鲜,但看多了肯定会腻味。故事显“俗”是可以被允许的,毕竟俗也是经典的另一种体现,也是收视率的一种保障,但“俗”不意味着“烂”,因为烂是一种自砸招牌的行为,更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新鲜文创资讯报道、深度文创政策解读
精准文创趋势分析、有趣文化创意分享



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合作、采访、投稿:rock0_0(微信)13581866303(tel)
往期精彩回顾

怕什么来什么,抗日神剧在日本火了...

《小猪佩奇》火了,儿童动画如何成长为全民IP?

BBC纪录片又现造假风波,背后的深渊是“真实”的尺度

追光动画三战三北,王微的动画电影为何总是失利?

忻钰坤新作《暴裂无声》,配得上豆瓣8.3分的高分吗?

亚文化流行:关于鬼畜的前世今生

《远大前程》里陈思诚的油腻,半个影视圈的老戏骨也救不了

豆瓣音乐合并Vfine,老将新兵开拓音乐新市场!

高口碑恐怖片《中邪》悄悄撤出清明档,背后原因不可说?

4月国产佳作扎堆,《头号玩家》会成为票房赢家吗?

口碑难堪,《南方有乔木》还是犯了多数国产都市剧都会犯的错


    关注 文创资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