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王宁先生:说“祭”字

 

今天,小喵给大家带来了陆宗达先生和王宁先生的著作《古汉语词义问答》中的一篇文章——《说“祭”字》,“祭”字大家都认识,但是“祭”字的源起,“祭”字的古义是什么呢,一起来听听两位老师怎么说吧~...

· 说“祭”字 ·
作者 | 陆宗达 王宁


“祭”字的本义应是“残杀”。《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皆曰“獭祭鱼”、“豺祭兽”、“鹰祭鸟”。“祭”就是“杀”。以獭为例,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称堆砌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物之意。甲骨“祭”字作
,其字多不从“示”,只象以手持肉之形。说甲骨者以为
等点形为酒,其实是象血滴。“祭”字正是血淋淋持生肉而食的状态。古代祭祀必以生肉,只有祭宗庙才以鼎俎。例如《左传·庄公六年》记楚将灭邓之事。三甥劝邓侯杀掉楚文王,邓侯不允,理由是“人将不食吾余”。三甥说:“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血食正是说祭祀祖先之礼。“社稷实不血食”就是亡国的意思。血食是用生肉行祭,可见祭就要进行残杀。在氏族社会和奴隶社会都有用俘虏或奴隶行祭的事实,当时把奴隶和牲畜同样看待。祭必用牲,祭和荐是有区别的。《穀梁传·桓公八年》:“己卯烝。”注:“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
“祭”训“残杀”,与“残”字同源。所谓“残余”,即残杀之余。《说文 ·四下·歺部》:“
,禽兽所食余也。”这就是“残余”的“残”的正字。而《五下·食部》:“餐,吞也。”吞是生吞,就是吃生的。餐与飱有别,《左传·昭公五年》:“飱有陪鼎。”注:“熟食曰飱。”“餐”也有残余的意思,古代王公大臣把皇帝赐餐看作是一种很高的恩宠,赐餐就是皇帝把自己吃剩下的饭菜赏赐给王公大臣。而“残”训“贼”,也是残杀的意思。所以“祭”、“残”、“
”、“餐”意义相通,而从声音看,“残”、“
”、“餐”均在“寒”韵,而“祭”则在“曷”韵,“曷”、“寒”对转,所以,它们都是同源字。
“祭”以“残杀”为本义的另一个证明是,从“祭”之字多有“杀”义。如“蔡”:

《左传·昭公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杜注:“上蔡字从杀下米。”

《书·禹贡》:“二百里蔡。”郑注:“蔡之言杀。”

“祭”有时也读如蔡。祭仲之祭即读“侧界切”(zhài) 。《说文·四下·丯部》:“丯, 艸蔡也。象艸生之散乱也。”“害”从“丯”而与“割”义相通,知“蔡”与“丯”、“害”、“割”都同源而有“杀”义。
又如:“㡜”从“祭”,训“残帛”。

再如:“察”字也从“祭”而训“覆”,又训“审”,就是仔细地去寻其隙漏,也就是现代口语里说的“找碴儿”,也与“残”义相通。

还有“際”从“祭”,训“壁会”,也就是两墙相接之处,相接当有隙漏,也是“残”义的引申。

综上所述,从“祭”之字义多与“残杀”有关,知“残杀”是“祭”的本义,“祭祀”是后起的引申义。
文章来源:陆宗达 王宁《古汉语词义答问》
· 作者简介 ·
陆宗达(1905~1988),字颖明,浙江省慈溪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起,追随国学大师黄季刚先生,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预科、辅仁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著有《训诂简论》《说文解字通论》《训诂方法论》等。
王宁,1936年生,浙江海宁人,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有《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训诂与训诂学》《汉字构形学导论》等,主编《汉字汉语基础》《汉字学概要》《古代汉语》等。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冯可然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 章黄国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