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剑春秋 他的事迹被搬上舞台,官兵称他为“导弹恋人"

 





讲述砺剑故事,弘扬砺剑精神。小“火”伴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导弹恋人》。

在火箭军某导弹旅,有这样一位二级军士长,入伍22年,先后被评为“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二、三等奖,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他就是谢华,因为对导弹事业充满热情,与挚爱,官兵都叫他“导弹恋人”。他的事迹还被改编为节目,搬上舞台,被官兵广为学习。

1997年12月,谢华一(谢华一)入伍就被分配到了导弹专业,中最复杂的控制专业,看着一摞摞大地砖一样,的操作规程,还有纵横交错、“迷宫”一样的电路图,仅有高中学历的他一下,傻了眼。

当时有不少官兵都跟,谢华一样产生了畏难情绪,时任营长的张国华,常常告诉他们,只有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把导弹专业学好。谢华从张营长(张营长,)的话中得到了启发,渐渐地开始对导弹专业“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跟装备“腻歪”在一起。

为了强化记忆,他把一些重要的,学习资料做成卡片,装在口袋里,随时随地拿出来背记。有时候饭吃到一半,他突然把筷子一拍,从口袋里掏出,卡片就开始演算,搞得同桌战友都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晚上站岗时嘴里总是,念念有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梦游。
有一天深夜,张营长带着值班排长,安全巡查,远远看到一辆装备,车上透着亮光,忽明忽暗。两人疾步冲到装备车,左右两边,踮着脚往里观望。只见一个身影端坐在,控制台前,聚精会神地盯着控制面板,一掰、一按、一扭,意到手到,好像正在进行一次假想的,导弹发射。

借着微弱的光仔细一看,这个大半夜还在和专业“私会”的兵,正是谢华!原来,谢华嫌正课时间上装训练,量不够,自己的基础又比较薄弱,所以刚学专业时,一到晚上他就向连队申请,自己一个人抱着规程跑到车上,模拟训练。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时间,谢华学完15本专业书籍,整理出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熟练掌握了,控制系统专业原理,成了小有名气的“理论通”。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技术,比武中,他4次取得第一名,成为全旅第一个士官,操纵员、控制技师。

2005年,为了检验某型号装备延寿整修后,的各项技术指标,谢华所在的部队执行了一次特殊,的发射任务——发射一发超期服役的导弹。而这发导弹能不能,成功发射,决定着这型“功勋弹”能否继续遂行作战任务,也关系着这支,部队的发展走向,所以官兵们都格外用心,全神贯注在各自号位上,操作。

到了发射前30分钟,操作面板电池加温,灯出现异常,如果按照常规更换电池,至少需要40分钟,这样一来肯定会,导致发射推迟。一想到这里,官兵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此时,作为操纵员的谢华,凭着对弹载电源,工作原理的了解,再加上平时自训过,同类科目,就大胆向首长和,专家组建议撇开规程,直接测量电池带电量。

专家看他很年轻,满脸怀疑地问他“有把握吗?”他自信地回答“有把握!”结果,专家组根据谢华的建议,仅仅用了2分钟,就排除故障,导弹发射圆满成功。
就是在一次次这样的,历练中,谢华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控制专业“大拿”,但他始终觉得应该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更多人。

自从担任专业教练员,谢华就把自己操作导弹的实践,经验概括成册,把所知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16年带出了30余名,技术尖子,他们和他一样奋战在导弹发射,的一线号位上。

谢华像对待恋人一样,对导弹事业倾注了最纯粹的,热情和心血。从军22年,谢华始终认真执着、默默坚守。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对导弹事业,一如既往的热爱。在强军路上,就是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导弹恋人”,用执着助力个人成长,用激情助推长剑腾飞。

摄影:辛宗茂



主管 |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984 期

监制:毛勋正


主编:吴   浩

责编:夏冰清
远程编辑:翟浩然


邮箱:zghjjtg@163.com


    关注 中国火箭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