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精致与没落 《百鸟朝凤》

 

他们或许终将揣着传统的包袱没入寻常街巷,我们或许也会在城墙一角遇见一个吹着唢呐或拉着二胡的街头人......图片来自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32714421/...



2016-05-12


孤独的精致与没落




———《百鸟朝凤》个人赏析

文  小羊,

水乡芦苇荡,粗布梯田地。一片自然淳朴的地方与唢呐融合,唢呐是这田野里的鸟鸣,是这水乡的精神气。

迟到了五分钟到放映厅。游天鸣吸不完一瓢水背仰在地上缓着气,那是唢呐的荣光啊。《霸王别姬》里喜福成班主拿过小豆子的手摸了摸,"他祖师爷不肯赏饭吃,谁也没辙!"没有一口好气力,休想拿起一杆唢呐。

飞鸟从水空间滑过,一个固执的小男孩用芦苇杆吸河沿的水,然后是两个小男孩。那个年纪的懵懂敏感遇上传统的师徒关系,有点委屈,有点执拗,也有点不知所措。他们当时自然不知这行业后来的没落,只是追求能吹一曲《百鸟朝凤》……

"我给你吹《百鸟朝凤》。"听到这话的人没有责怪的意思(毕竟这是要在一个人的葬礼上才吹奏的),却是满满的荣光感。这是雕刻在他们心中的敬畏与信仰,不可侵犯,那时候还没有在外来的价值输入中松动或崩离。

春生的婚礼考虑奶奶的欢喜用了花轿盖头,却在游家班第一次出活的时候敷衍了接师礼。或许从青年一代开始,他们心中的关于传统的信仰开始松动,扎眼的现代和西洋玩意儿开始入侵,用强势的姿态相遇这个逐渐开放和充满好奇的群体。

西洋管乐与传统唢呐公然叫板,而一些村民叫停唢呐班,没法阻挡现代化的更新。

当然或许一些经典只属于一个时代,只有少数的精华可以一直传承。现在宇宙时间线的角度,太多的东西需要均摊这把时间的刻度尺。

旧时代的紫禁城是威严肃穆,而今日的游人眼中它代表了一个过去的时代,我们无法也不愿还原那个时代。含着对传统的情怀,但快步的接受和开拓现代化的进程。也许从那场放映厅走出去的时候几声唏嘘感叹,转身便走进《美国队长3》的放映厅感受科技特效的震撼。

"换亲","四台","接师礼"在潮流的演化中融解开来,当然这中也有历史的糟粕。

知觉文明的进化与传统的没落是众人都能做到的,稀少而弥足珍贵的是那些守着传统路子的人。"我给师傅发过誓的。",游天鸣对劝说他进城谋生的人说道。焦师傅在游天鸣第一次出活后拜访他时泛起醉意拿起小唢呐,动听得吹起自己的故事、欣喜与骄傲,匠人的精气神。"我从没见他那么高兴过。"师娘欣慰地说。可爱的师傅后仰在地上,打起了鼾。

"快答应他!"县文化局找上门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师傅满满的心痛和委屈似乎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疏解,也是妥协。不能自欺欺人啊,外面世界那么精彩,唢呐这个行业受到忽视是事实啊,只是那师爷的师爷的师爷传承下来的还载着荣光和期望呢。

影片在游天鸣为师傅吹奏《百鸟朝凤》中结束,天鸣眼角一滴泪下来;师傅的幻影转过身去……扛起了唢呐班的游天鸣背负的到底是传统的荣光还是没落和孤独?他们或许终将揣着传统的包袱没入寻常街巷,我们或许也会在城墙一角遇见一个吹着唢呐或拉着二胡的街头人。愿那吹进骨头缝里的匠人精气神与坚守的信念留下来。

90后,对唢呐的印象就是儿时婚丧嫁娶聒噪冗长的唢呐,但白事上那颇具仪式感的唢呐还是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14寸的黑白电视里晚上点歌时间,往往一首《常回家看看》后接着一曲唢呐,画面大约是是鸳鸯戏水,荷塘水舟。

那时候有一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请来电影,幕布上是黑白的影像(这是后来听爸妈说的,我被带过去看电影,但年纪太小不记得了)。

后来就是民间艺术团,除了传统的唢呐之外也有了流行歌,舞步,还有些低俗的有意趋合乡村人的节目。话筒、灯光、流动舞台取代了八仙桌。

我错过了唢呐荣光的时候,仍然感受到那没落的精致与孤寂。

接师礼:就是磕头。


    关注 awkward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