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天之际:在美国中产家长圈风靡二十年的素质鸡娃会是我们的未来吗?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双减之后的热门概念,音乐体育艺术,各类兴趣班从八方崛起,围剿新学期,素质鸡娃,正在代替补习鸡娃然而,这条路是否走得通?美国在20年前,其实就兴起过素质鸡娃:中产家庭不知疲倦地将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体育培训课...这些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呢?

作者:尚十一

本文原文来自:阅读第一

微信号:Readfirst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万!兽!归!笼!的日子但如果你认为家长们可以就此躺平,那真是大!错!特!错!

仅仅开学一周,从朋友圈中我们看到的家长们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孩子开学了,可是家长真的解放了吗?


一个月前,双减(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官宣落地后,整个校外培训行业大地震课外补习班关门歇业转型谋生,而这对于家长来说,也将是史无前例的挑战,这意味着用了好几年的作息安排和时间计划都要重新调整

家长们还没适应新的比赛规则,就又被时代浪潮裹挟着上了素质鸡娃的跑道

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有37万家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66万家体育运动类培训相关企业双减政策发布以来,以上两类培训相关企业新增了3.3万余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

于是,不难想象,根据大势所趋,今后孩子们的时间安排很有可能就像下图一样多姿多彩:



然而,这并不是某位神仙家长火速赶制出的新时代超级鸡娃课程表,而是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中,记录的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当时是1995年,而这个孩子只有小学四年级

20年前的美国父母,已经在为孩子安排这种超级日程表了

而如今的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追随着这种美国中产阶级精英式育儿法的步伐

01.
协作培养or自然成就成长?
在不平等的童年中,作者将这种育儿方式称为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

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业余活动往往非常充实和丰富为了积极培养孩子的天赋观点和技能,家长们通常会安排孩子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因此这类家庭一般都十分繁忙

在加勒特的日程表中,光是周二这一天,就安排了游泳队的训练足球预选赛州际足球训练三个项目,周三又有游泳队训练棒球比赛而这些都是在放学之后需要完成的



加勒特还有一个弟弟,他的课余时间和哥哥一样被父母安排的满满当当下班后,这两个男孩的父母还没有时间放松下来慢慢去品味一杯葡萄酒,就要匆匆换下工作服,帮孩子准备好外出训练的装备,然后在黑暗中驱车前行

像这样执着于协作培养孩子的父母们就像直升机,时时盘旋在孩子头上关注大人和小孩的生活紧密纠缠

同时,这类家长的学历和背景往往不低于学校老师,因此他们对于学校没有仰视感

所以他们非常关注学校老师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会通过多种渠道(和老师交流向其他家长打听听孩子自己说)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觉得有问题时会积极干预

而与这种协作培养相对的是成就自然成长(the 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散养



这类父母并不是完全放飞自我,他们也会为孩子设置一定的限制,但在这些界限之内,他们允许孩子自我成长玩耍

相较于协作培养家庭,他们的孩子很少参加有组织的活动这些孩子大多和邻居或者兄弟姐妹一起闲聊,在附近闲逛,在大家庭一起看电视

这些父母也较少参与学校活动,不会每天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很少花精力了解学校和孩子之间的潜在矛盾

下面这张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两种养育模式的区别:

图源网络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的研究发现,在现在这个社会,几乎不论在哪个国家,最热衷于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往往就是现代城市中产阶层而成就自然成长却越来越少,往往存在于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中

因为无论我们嘴上说着散漫的童年有多么美好,却没办法心安理得地让我们的孩子无所事事地在家里小区度过一个又一个下午

我们不得不承认,散养教育时代早已过去,全世界的中产阶级父母们,都在精英教育的路上一路狂奔

02.
为什么中产家庭执着于协作培养?
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我们往往会采取和他们一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孩子

但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也没少玩泥巴,甚至可以说我们正是在典型的成就自然成长中一路摸爬滚打并长大成人的但如今,我们却不约而同倾向使用协作培养的方式养育下一代

很多家长往往并不会意识到自己选择了协作培养,这是一个很自然发生的过程,仿佛有种神秘的力量作用于其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产家长如此执着于协作培养呢?



这是因为他们太害怕阶层的下滑!

对于中产家长而言,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未来能否安身立命,毕竟顶尖学校的名额少之又少,高薪稳定的好工作更是竞争激烈

很多中国中产家长心里的底线是就算顶尖大学进不去,一个普通本科文凭总是要的吧?然而,假如你不在北京上海天津,那么中考后只有一半人能进入普通高中,另一半则就读职业高中或者直接就业高考也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考上本科,其余人则被大专录取或落榜

而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幸名落孙山,等待他们的只有昏暗惨淡一无所有的人生

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日本作家林真理子笔下一位中产妈妈绝望的呐喊



这位中产妈妈名叫由美子,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起初一家人的生活还是相当惬意的,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在由美子10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母亲满津枝被迫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带着她和妹妹住进了廉价公寓

在抚养两个女儿的过程中,满津枝一直给她们灌输的理念是不要成为那个世界的人,所谓那个世界,就是贫困阶层

因为在母亲的自我定位里,医生家庭属于精英阶层,丈夫的去世导致阶层滑落,这是她无法容忍的因此,她拼命自谋生路,带着两个孩子搬离了早期租住的廉价公寓

而从小被这样教养长大的由美子,渐渐接受了母亲的世界观她努力考上了地方国立大学,又嫁给了早稻田大学毕业在一流企业工作的丈夫健治,生下一双容貌姣好的儿女翔和可奈,并精心地培养他们

然而,正当她一步一步打造着她憧憬的中产阶层生活时,刚升入一所不错高中的儿子翔,却在高二第一学期突然坚决退学离家出走靠打零工生活



儿子自愿向下滑落,那女儿呢?

女儿在努力向上攀援

女儿可奈考进了一所知名的女子学校,可是她每天关注的只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表象,她参加各种联谊会,周旋于事业有成的精英男性之间,希望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换取一张理想婚姻的门票可以说,她完全继承了外婆和母亲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价值观,但变得更加势利

在一次联谊会上,她认识了住在白金大道豪华公寓年入过亿的外资企业操盘手北泽,几个月后两人奉子成婚

终于,可奈如愿以偿地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可是丈夫却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患上了抑郁症,并因此失业她不愿意离开东京和丈夫回到乡下去,只好带着孩子投奔娘家

故事的最后,看着自愿向下滑落的儿子翔和努力向上攀援失败的女儿可奈,由美子迷茫又崩溃:

我本打算按照母亲教育我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们,可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再过10年,我们家就真的成了社会底层的家庭了

这样的阶层滑落对中产家庭来说,是一个恐怖故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此刻

03.
教育,拼的是一个家庭的文化资本
然而,令由美子如此恐惧的底层家庭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当然不是

如果说富养家庭的孩子像是一个家长精心策划的项目,那这类孩子则更像人的自然生长,在家长划定的界限内,他们不受束缚,按自己的兴趣自由成长他们的成长没有扑面而来的窒息感,而是更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内心,更知道怎样度过纯属自己的闲暇时光



这种特质其实在人生里也很重要然而问题在于,现代社会的主导机构并不看重这样的优势,这往往使得这群孩子在标化考试中落后,简历看上去也不那么光鲜靓丽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产的协作培养模式,无疑更加契合主流,更有资本转变为社会利润,而他们的孩子,也更有可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因此,相比于中产阶级系统化地培养孩子的素养和能力,能够无意识走上正确道路的寒门子弟少之又少

然而,去年湖南省的文科状元何润琪,就出自一个人们常说难出贵子的寒门



何润琪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从小跟随父母在田地间长大,生活在一个典型的成就自然成长家庭

虽然父母两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他们对儿子的教育极为重视去城里打工,他们给儿子带的最多的礼物就是书,科普历史文学类的应有尽有同样热爱阅读的两人,看完书后还不忘和儿子讨论一番

在教育上,何润琪的父母也很有方法,他们不要求儿子一定要考多少分,多少名,而是最重视儿子的学习态度

考差了,父母也不会责备,反而开导他,第一名不是你的专利,你要有让别人考第一的胸怀



高一时,何润琪的母亲因病去世,他曾一度消沉可看到为了兼顾自己和工作,每天凌晨就出门,骑电动车往返家和工地的父亲,他再度有了勇气和前进的动力

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里,何润琪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期许:

贫寒是不能阻挡成功的贫穷是物质上的,如果你有强大的心灵力量防止它蔓延至精神上,那么它便不可能阻挡成功

所以,真正的寒门,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贫瘠

那些像何润琪一样成功走出农村的孩子,往往是意外获得了某种受益终身的素养与能力,帮助他们完成身份的跨越

而这种跨越,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在书中提出的家庭文化资本这个概念

所谓的家庭文化资本,指的是一个家庭所拥有的性情气质兴趣取向文化氛围处事方式等方面的优势

它可能来自于你的书架,你与孩子每一次的交心谈话,甚至是饭桌上的一次简单交流...总之,你的每一次言传身教都在无形之中为家庭文化资本添砖加瓦



相对于财富资本,文化资本的门槛其实并没有那么高一个文化资本足够丰富的家庭,即便财富资本不足,也能养出足够优秀的孩子而何润琪的家庭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真正的教育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它往往就来源于最朴实无华的生活和父母的精神格局

你的眼界,就是孩子的人生边界

作为父母,或许我们无法改变阶层,无法改变体制,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

Ref:

1.https://www.sohu.com/a/238481063_394340
2.https://mp.weixin.qq.com/s/0Fidt1jT7jrRBAjg-2lhdw
3.https://mp.weixin.qq.com/s/AvV6jRTIXFQaoe2u_PtaqQ

4.平民之宴--林真理子|故事内容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6q7_OZXd1zCMhPcKTHdmDQ
5.何润琪事迹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wyPHWxfSwVSAvGFS3TAQzg

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关注 北美家长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