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是什么成就了苏轼

 

在中国历史上,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苏轼,一方面“立志读尽人间书”,学优则仕,忠君爱国,甚至有些迂腐;另一...

点击上方“大道知行”可以订阅哦


在中国历史上,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苏轼,一方面“立志读尽人间书”,学优则仕,忠君爱国;另一方面,又在被政治疏远后,寄情于山水,佛学禅意,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后者恰恰才是成就苏轼,使其被后人所铭记的原因。他在艺术上追求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的化身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典型意义在于他是当时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明•张路《苏轼回翰林院图》局部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是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是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一面才是苏轼之所以是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归田”,但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更深刻更沉重。
逃得出政治,逃不出这人世
因为苏轼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意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更要深刻一层,前者(对政治退隐)可能做的到,但后者(对社会的退隐)实际上不可能做到,除了出家当和尚,然而当和尚也得吃饭穿衣,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对人生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伤感,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就刚好相反,尽管没有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一个秋”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是透出那无可奈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
寄蜉蝣于天地,寄苏轼于何处?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在苏的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无论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是“自其变者而观之”的“解答”;无论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排遣”或是“道士顾笑,予亦惊语,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飘渺禅意,实际都与这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深刻的联在一起。

苏轼《邂逅帖》,又称《江上帖》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世路无穷”那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孥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得知消息后,惊恐,怕成为罪人,“急命驾往”,谁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正睡觉哩!苏轼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本来,又何必那样呢?根本逃避不掉这人世大罗网,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才能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
他羡慕的是陶渊明
正是这种对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辱,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在美学上追求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卢沉《东坡先生赏花图》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所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的进行自我安慰,时时表现出一副随意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而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其中总深深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最美中国陶,大美而不言

庄子:社会太浮躁,要学会“忘”


本文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章原题目为《苏轼的意义》,由【大道知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关注 大道知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