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钿:儒家谈“中”

 

《说文解字》给“中”下了两个定义,一是“中,内也。”二是“中,正也。...

儒家的“中”


中,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论,也是儒家传统的行为规范之一。研究儒家的中,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启迪。

儒家谈“中”
文/周桂钿
1


《说文解字》给“中”下了两个定义,一是“中,内也。”二是“中,正也。”儒家有一重要典籍《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就是内的意思,感情还在心中未发出来。《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个中就是正的意思。孔子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这个中也可以理解为正。朱熹所讲的“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四书集注•中庸集注》)的意思。这两个中,基本上都是正确的意思。中还有中央、中间、中心等等意义。常用的词语有中和、中庸、中道、中华、中流、中原、中兴、中立、中正、中外等等。

现代天文学说,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中国古代的说法,日在恒星天上运行一周,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为一年。一年分二十四节气。冬至,日运行至最南方;夏至,日运行到最北方。董仲舒根据这种说法,认为一年里有两个中,冬至是“北方之中”,夏至是“南方之中”。春分、秋分是两个“和”。“北方之中用合阴,而物始动于下,南方之中用合阳,而养始美于上。其动于下者,不得东方之和,不能生,中春是也;其养于上者,不得西方之和,不能成,中秋是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另一说法:“阴极阳极为中。”又说:“道莫正于中,中和者,天下之美达理也。”“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同上)

古人认为,生活都以居中为好,吃饭太饱不好,饿着更不行;穿衣太暖不行,冻着也不对。住房窄小不行,太大也不好,地基太低则潮湿,太高则干燥。处处想到中,就可以适中。这种思维方法可以用于治国,也可以用于养身。孔子讲学与思的关系,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罔”与“殆”,都是偏倚的结果,坚持中的原则,就要好学深思,学思并重。
2
中庸

在《论语》中,孔子曾认为中庸是非常高尚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人民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但是,至于这种道德是什么样的,他并没有具体论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按朱熹的理解,“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大意是说:中,没有一定的,是随时变化的,这是普遍的道理。君子知道要靠自己把握,所以做事都认真谨慎,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得适当。小人不知道这个普通的道理,所以就肆行无忌。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君子懂得客观规律,知道按规律办事,事事都能适当处理。小人不知道有客观规律,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就肆无忌惮。历代儒家都以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道理来注释它。因此,孔子讲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就成为注脚。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没有特别亲近的,也没有特别疏远的,只是跟有义的人亲近。亲疏区别在于义的标准。酒肉朋友,言不及义,那不是君子的交友之道。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者”激进,左派;“狷者”保守,右派。不能按中庸行动的人,必然要跟狂者或狷者来往。中庸守着的是中间路线,是最正确的,随时变化的,所以也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但这不是容易做到的,因为中在哪儿,是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知道的。怕下功夫,就找不到真理,就找不到正确的中的位置。

儒家典籍《礼记》中有一篇文章《中庸》,传统说法是子思所作。但是,朱熹说子思著此书,“以授孟子”,这是不可靠的说法。时间上有问题,子思约生活于公元前 483 到前402 年,孟子约生活于公元前 372 到前 289年,子思死后三十年,孟子才出生,他们怎么可能相授受呢?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出生,还与孔子相处一段时间。孔子之死与孟子之生相隔一百年,也说明孟子不可能与子思有直接相见的时间。《史记•孟子列传》中说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可信的,因为他们都有著作,名气也比较大,所以联称“思孟学派”。宋人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所谓“心法”,就是思维方法。

《中庸》表达了哪些思维方法呢?它引用了很多孔子的话:“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就是过犹不及。智愚贤不肖,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道不能明,道不能行。以下引《中庸》中的一些话来作一下简单解说。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是大智者,他不自以为是,没有“知者过之”的毛病,倾听群众的意见,对各种意见包括很浅显的言论,都加以深入仔细的考察。排除不正确的意见,收集正确的意见,掌握两个极端,采用中间的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无过无不及。这就是舜的主张能够得到实行的高明之处。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罟”,网也。“擭”,机槛也。“陷阱”,坑坎也。这些都是为了捕获禽兽所设置的。用来比喻知祸而不知避。大意是:有些人都认为自己是知道的,陷入危险却不知道躲避。有些人说自己知道选择了中庸的道理,实行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最后还是招了祸。说明这些人说是知道,实际上不是真正知道。说知未必真知,在行中才能确定是否真知。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智;辞爵禄,是仁;蹈白刃,是勇。智仁勇,都是很难的,但还是能做到的。中庸,看起来是很容易的,而实际上比上述三项都要难得多。朱熹注:“三者难而易,中庸易而难,此民之所以鲜能也。”认为中庸在人民中很难做到的原因就在这里。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这里讲三种情况:一是平时隐居、行为古怪的人,被后代好事者记录下来,名传于后世,孔子不愿意做这种事。这种事与众不同,不能作为群众的榜样。荀子所谓“名不贵苟传”,不符合礼义的原则,虽然名字能传下去,也不是光荣的事。二是遵循正道而行是好的,许多人半途而废。孔子不能在中途停止下来。真正理解了正道,就会一直循正道进行下去,不可能停止。三是孔子最主张的是按中庸原则进行下去,没有人理解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总之,不走邪道,坚持走正道,遵循中庸之道不后悔。

君子的中庸之道,说得浅,普通平民也能听懂,说到至深,连圣人也不能都懂。有的事,道德很差的人也会实行,要讲最高层次,连圣人也有不能做到的。君子之道从夫妇开始,讲到极至,无比高深,包括对天地的认识。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子认为道就在人们生活之中,离人不远,是一般人所能知能行的。有人特别提的“道”,距离人很远,严重脱离群众,尤其是脱离平民,那就不是道了,或者就是歪门邪道。道是要指导人们的行动,让人听不懂,又如何指导别人?孔子讲君子之道有四项,这四项是:对儿子有什么要求,自己就要那样对待父母;对臣子有什么希望,就要那样对待君王;要求弟弟如何对待自己,就要那样对待兄长;要求朋友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先那么做。这叫换位思考。孔子说自己都未能做到,实际上他已经做得很好,只是自己还不满意就是了。这里体现了儒家人际关系的对应原则。即确定各种社会角色都有自己需要遵循的伦理,人的社会地位与自己的身份决定了自己的言行;贫富贵贱各有自己应该做的事,需要说的话,这样到哪儿都能适应,“无人而不自得焉”。君子要做自己的事,等待机会(俟命),任何失败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老子》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说法。中国传统思想在这方面比较一致。治理天下从自己的修身做起,修身要从心意入手,然后才有向外扩张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内圣开始,达到外王的目标。这也是《大学》所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意思。

孔子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鬼神虽然看不见,也听不到,其效用却能普遍体现在事物中。程子说是天地之功用,张载说是二气之良能,朱熹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认为从二气来说,神是阳气的神灵,鬼是阴气的神灵。从一气来说,神是气的伸,鬼是气的归。其实就是一物。为德,是性情功效。也就是说,鬼神对社会有道德的功效。这实际上就是现在西方人所谓的宗教的社会功效。讲鬼神就是有道德教化的意义,相当于西方宗教的作用。信鬼神,实际上的作用,相当于西方的宗教。仪式就是祭祀。
3
中和

中与和,是两个概念,在《论语》中只有中与和,没有使用中和一词。有一处提到中庸,其余都只讲中。关于和,也是单用。在后代儒家的典籍中,经常使用中和这个词。以中与和并提的情况也是很多的,如在《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董仲舒认为极阴极阳为中,阴阳相半为和,冬至夏至是中,春分秋分为和。他说:“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下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德以和为高,道以中为正。用中和治理天下,就会有盛德;用中和养身,就能享长寿。

如何以中和养身呢?董仲舒说:“居处就其和,劳佚居其中”,居住的条件要注意和,即不阴不阳,屋大多阴,台高多阳,都不是和的环境。地基不要太高,房间不要太大。劳逸结合,劳累过度不行,佚居不劳也不行,需要适当劳动,这就是中。关于情绪方面,董仲舒说:“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此中和常在乎其身,谓之大得天地泰。”(《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喜怒情绪也不能过度,要到中等程度为止。忧惧也不能过度,要回到正常的位置上。这样就是以中和养身了,就可以说得到天地最好的条件。

他认为,各种疾病“皆生于不中和”。在社会经济方面,贫富差别太大,富者骄暴,贫者寇盗,天下就不安定。董仲舒提出要进行调均,从富有者的财富中分出一部分给予贫民,进行调节,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在政治方面,选拔人才是重要一项。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选拔任用,量材取用,任人唯贤,推行公平制度,可以减少社会矛盾。董仲舒反对论资排辈,他向汉武帝建议:“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所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受官,录德而定位。”(《汉书•董仲舒传》对策二)从实际出发,坚持中和原则,这是董仲舒的人才观。是以中和治天下的重要内容。在这里,中是公正,和是和谐。

关于以中和养身,《吕氏春秋》有精彩论述。《本生》:“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这里讲的“知道”,就是掌握客观规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必需品,没有不行,太多了也不行。贫苦人家虽然也想多享受一些,没有条件。富贵人家有条件享受,不知“道”,不知按客观规律,给予适当节制,过分享受,结果却产生损害健康的后果。古代“知道”的圣人,不愿意富贵,不是为了好名声,是为了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实实在在的健康。我们当前应该注意的就是:告别奢侈,适度消费。富贵贫困都不是中和,对健康都不利。中产阶层,温饱日子好过,不至于饥寒,也无力奢侈。不需要劝说,也能常处于中和状态,对健康最为有利。

吃的平衡:一是五味调理,不能只吃甜的,也不宜只吃咸的,各种味道要有。中医认为五味与五脏是相关联的,酸与肝,苦与心,甜与脾,辛与肺,咸与肾,都有相应的关系。二是饥饱适当,吃得太少,肚子饿,营养不够;吃得太饱,影响消化、吸收,营养过剩也会导致各种疾病。现在知道,脂肪摄入量过多,容易患心血管疾病。钙摄入量过多,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有适当的度,超量或不足,都会影响生理平衡,有害健康。有些人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违背科学,讲什么人人需要补钙,只说钙不足有什么不好,没有讲钙太多会有什么害处。这种片面性,是非常明显的。三是保持间隔。每两次进食的时间都要有一定的间隔。不能连续进食。这样才能保证肠子里实虚相间。穿的平衡,不寒不暖。“欲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住的平衡:台高多阳,室大多阴,多阳则痿,多阴则蹶,阴阳不适之患也。行的平衡:太久则伤筋,太少则病蹶。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存在需要平衡的问题,例如声色娱乐,也要适当。所有感官不能只接受一方面的长期刺激,经常改换,才有利于平衡。生理平衡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动静结合与饮食平衡两方面。这里讲的平衡,就是中和。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小窗幽记》精选10句,句句道破人心

人生有“五个第一法”,你知道吗?

中庸之道:慎独自修 忠恕宽容 至诚尽性


本文摘自周桂钿教授《中国儒学讲稿》,由【大道知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关注 大道知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