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小人篇(四)

 

人之美而君子成,人之恶而君子不成,小人反是。...



不是本屌丝自吹自擂:能让你八卦的公众号,不能让你有品位;能让有品位的,不能让你智慧;能让你智慧的,不能让你挣钱;能让你挣钱的,不能让你明心。而能让你八卦、品位、智慧、挣钱、明心,一个都不少的公众号,全球只有一个,那就是:

 【全球第一故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今天是周末,本不该打扰各位的腐败的……

“美”、“恶”是关乎人的品行的,用现代的话说,大致就类似于“美德”、“恶行”。在孔子眼里,德行是合一的,说德就是说行,说行就是说德。何谓“德”,就是“得”。孔子讲究的是“行必果”,必须有所得。而这“得”,不是个人利益上的,而是个人品行上的“得”。注意,这里的品行,推而广之,可以关乎家、国、天下。人有其德行,天下亦有其德行。这种德行在孔子眼中,不是没有“美恶”之分的,而是“美恶”分明的。



“之”这里不是结构助词,而是其本义,动词。在远古文字里,是一个象形字,象征着树木的枝茎不断长大,引申为“生出、滋长”的意思。(下面那一“横”,表示大地)

本章探究的是如何成为“君子”、“小人”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泛指的。

君子、小人都是一种“德行”,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并不是一个诸如结婚证之类的东西。原句倒装:人之美而君子成,人之恶而君子不成,小人反是

人,本无所谓君子、小人。这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后天的“见闻学行”而来。人,不断滋生出美德,杜绝恶行,人就能成为君子;反之就成为小人。人人皆可尧舜,人人平等,最终能成为什么,关键看你自己是“之美”还是“之恶”。

正因为如此,才有修身的必要,才一切自足,不需要去求外面的任何神力。因为一切外力,都不可能替代你去“之”,你的生长只能是你的生长,你的德行只能是你的德行,没有任何上帝可以替代。孔子从来不会相信,那些被所谓上帝一救就可以永生的无聊谎言,孔子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切都由每个人自己的力量生发出来,这也是中国古代“自强不息”传统的逻辑所在。

周末给自己一小时的,请留言……


    关注 全球第一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