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雀儿山(2)

 

Day1成都-新都桥擦着夜色,背起行装,把行李一个个搬上大巴,旅程这就真的开始了。领队担心堵车,所以早早的...

Day1 成都-新都桥
擦着夜色,背起行装,把行李一个个搬上大巴,旅程这就真的开始了。领队担心堵车,所以早早的把大家都叫醒,希望早点赶路。


图12赶路
一上车,马上又是鼾声四起。我是怎么也睡不着了。朝霞满天,载着一车梦想,在人迹稀疏的路上狂奔。


13 骑行318
走到上午10多点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让大家感受传说中的“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生生的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的地方,堵上了。将近两个小时,有半个小时甚至是纹丝不动。蜿蜒的蜀道,很是狭窄,两辆大车并排,就感觉再没有什么余地容纳一辆骑行318的自行车通过。

说起骑行318,这里要向所有骑行过318川藏线的牛人们致敬!向他们的无畏致敬!向他们的坚持致敬!不要说什么三大俗之一骑行318,如果你没有走过,就没有资格评论。我们一路到甘孜,翻过N多山辆,穿过N多隧道,一路途遇无数的骑行的人,才了解,这需要多大毅力和勇气。在这漫——长的路上,几乎是看不到有人车分行的地方的,因此,更是要冒巨大的风险。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漫长的骑行路开始之前经历了什么,让他们下了这个决定。但就我看到的,我想我能体会他们在这条路上将会经历什么。那将是脱胎换骨,排山倒海般的洗礼,因为我看到了折多山谷。大巴前行,每经过一个骑友,那种由衷的敬佩在我身体里,冲击,震荡,不能宁静。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也会走这么一遭。


14
折多山
15
折多山口
经过漫长的等待,逐渐车行顺畅。途径08年地震的雅安,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泸定(没有看到泸定桥),名副其实的折很多的折多山垭口,翻过折多山垭口,就到传说中的新都桥了。


16
美丽的新都桥
新都桥又名东俄洛,原来不知道这个别名,在地图上找了好久才找到。这里海拔3000多米,可以远眺贡嘎。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地处在著名的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


17
摄影天堂新都桥
到达新都桥已是傍晚。突然下起了雨,其他队员都住的是旅馆,我和其中一个队友住的是农家院。哈哈,想起来就很哈皮,住在那么漂亮的藏家房子里,睡一宿,一顿晚餐一顿早餐,一共50块钱。真正的藏餐,酥油茶喝到饱,奶酪,虽然说奶酪绝对100%纯奶酪,但是,味道如果不习惯估计绝对是黑暗料理。阿妈估计有70岁了吧,精神矍铄,体力满满。一手就可以轻松把我那30多斤的驮包拎起来。


18
民宿阿妈
新都桥这里写这么多篇幅,我是有用意的。因为在农家和我们一起住的是一队骑行318的小朋友们。饭后就和他们聊了起来,都是很随和的人,是不是一类人,几句话就知道。了解到他们一行6人,打算骑到西藏。行至新都桥,一人发烧,而且不愿吃药。整个团队陷入僵局。

这事如果是别人估计不知道会怎样,但是让本帅碰到,哈哈,那是不能不出手的。

“你发烧了,为啥不吃药?”

“坚持坚持就好了。”

“你会影响整个团队的,你知道吧?”

“没事,我可以坚持。”

看出来很顽固,好,不得不出杀手锏了。

“你这发烧在低海拔,没啥问题,但是这里海拔3300多米,发烧不治疗是可能致命的你知道吗?”

……,不答茬,看来是吓到了。

“在高海拔地区,最致命的是肺水肿和脑水肿,发烧是容易诱发这两种问题的,严重的肺水肿1.5个小时挂掉,严重的脑水肿1个小时挂掉,咱们这前后都没有什么大医院,你如果得了任何一个,谁能在那么短的时间给你送到靠谱的医院?”

“好吧,我吃药。”

哈哈,搞定。额外写这件事,是想让所有看到这篇拙文的所有朋友,有所警醒:在高海拔地区真的是会和低海拔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对于很多初上高海拔的朋友,做些高海拔方面的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所谓的1.5小时和1小时,是我杜撰出来的,真实的情况会稍长,因为我不记得具体多长时间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下降海拔1000到1500,状况会显著改善。可能那个被唬的哥们儿会看到这篇文章,多包涵哈,没有恶意。


19
新都桥民宿
一夜无话。
Day2 新都桥-甘孜


18
新都桥眺望贡嘎
早晨的新都桥,清晰静怡。大家还都在睡觉,我早早的背着相机来到外头。因为昨晚在雨中慌乱的来不及看周围的一切。晨起出门一眼望去,醉了……可惜只是路过,如果能在新都桥多待几天,就不会留这么多遗憾了。


图19房子结构
我们住的房子就是风格鲜明的藏族房子,房子在一个山坡上,分三层。最上一层,不是很懂,有很多架子支撑结构,不知道架子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结构。

第一层住着主人,二层的一角是主人隔了出来的,放了8张床做客房,就是我们住的地方了。再上一层窗户正对着东方,贡嘎山的方向。因为有云,当天没有看到贡嘎山,所以网上找到张可以看到的过过眼瘾吧。西面是一大片田(可能是青稞吧,这么高的海拔估计是种不活水稻的),旁边有一群小学生在背诵课文,听起来像是藏语的。走过去,拍几张照片,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就赶紧回来吃早点,准备集合继续行程了。

20
途径的主要城镇
登车,出发。一路经过美丽的塔公寺-八美,中午时到达道孚。午饭休息片刻后,下午经炉霍,下午到达甘孜。入住甘孜某招待所。


图21甘孜县城
甘孜县历来是甘孜州北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甘孜州北路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在川藏北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据说还有红军长征的遗迹。

街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穿着藏红色圣袍的僧人,也有戴帽子的女僧人。发现一个很奇异的事情,男僧人往往比较魁梧高大,而普通的藏人反而没有那么饱满。

到了甘孜,我算是最终领略到了藏袍的要义。因为藏区普遍海拔偏高,也没有平原地区的雾霾污染,所以,紫外线偏强,而且最主要的是昼夜温差很大。于是藏袍就有了它独特的用武之地:早晨和晚上,藏袍是棉袄,中间这段时间,袖子脱出来,藏袍就是单袖子的坎肩了。不得不佩服藏人的智慧。


图22大庙主殿大门
在甘孜没有怎么闲逛,看到一个大庙,名字没看到,只看到很多虔诚的人们,一圈圈的转着经桶。拍下这张照片,是因为右边柱子上的那顶帽子,估计是谁家淘气的孩子落下的,在这样的地方,虔诚的人们不会把捡到的据为己有,于是这个帽子便挂在了柱子上。信仰也是接地气的,信仰的人们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份善良。

每每到这样的场合,我都会条件反射般的肃然起敬的。默默走完一圈,返回宾馆。

甘孜,可能在大城市待惯了,在甘孜这样的小城镇走一走,有种到了一个新国度的感觉。街上一样的人来人往,但是像极了80年代的城镇,街上也有移动联通专卖店,也有鞋店等等,街道是窄窄的,长途车也不像东部城市大都换成了高客,这边几乎都是小的中巴。站在这里,明显的感受到东西部巨大的差异。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样的差异,确实让我觉得有些意外。

傍晚,在宾馆门口ktv传出的鬼哭狼嚎声中回到宾馆。我还是想吐槽下宾馆的设施。窗户是破的,门是坏的,灯不亮,卫生间灯是坏的,淋雨喷头是坏的,床铺床单看起来有年头了……好吧,这也是经济发展差异之一。

晚上,按惯例签了登山“生死契”。雀儿山真的要来了。领队过来签“生死契”的,问现在什么感觉,我只说了一句,希望一切都顺利。

伙伴晚上提议录一个爬山前的视频,我说的也是这一句话,“我是初级,我来爬雀儿山,希望一切顺利!”
Day3 甘孜-马尼干戈-新路海-BC
早上起来,在甘孜客运站门口喝了碗牛肉汤,就出发了。中午到达马尼干戈,路上随处可见一个个刻着六字真言的山坡。问了随行的协作,告知这一般是某个村子集资搞的,目的就是祈祷保佑村子的平安。全村不分男女老幼一起动手,来弄起来这一个个布满整个山坡的六字真言。



图23立启河河道的六字真言
经过的河道,也看到几乎每个石头上或雕刻,或书写各种尺寸的六字真言。看到这样场景,真是让人唏嘘。这是怎样的信仰的力量,这是怎样的虔诚!

24
马尼干戈法事
还是不得不说,这次的运气真的是很好:到达玛尼干戈的时候,正好赶上一座大庙在做法事。有幸看到盛大的法式和独具民族特色的仪式及装扮:带着猴面具的小姑娘:有拿着海螺,戴着僧侣帽的小朋友:也有举着旗子的、背着藏式巨大长号的成年僧人:更有穿着鲜亮的跳舞的人,各式服装的人们成群结队,准备出发去转大庙后面的一座布满六字真言和佛像的山。同行的队友麦克很是兴奋,一遍遍的说运气真是太好了。


图25马尼干戈法事
从大庙出来,走进马尼干戈,在马尼干戈午餐。马尼干戈是一个只有一个十字交叉点两条街道的小镇。中午的马尼干戈,天蓝的让人绝望,行走其间,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家都家门紧闭,很少能看到有人在街上。后来才了解到,这是放牧的季节,所以,居民都放牧去了。拍几张照片,集合乘车出发新路海。

图26美丽的马尼干戈
新路海,也叫玉龙拉错。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拍了很多视频,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剪辑,生怕不能真切的表现出来它梦一样的样子,于是那些视频一直静静的躺在硬盘里。湛蓝湛蓝的天,白的扎眼的云,满目青翠的山……我们在满地不知名的花中走向大本营。因为新路海的水来自冰川融水,山的主体又是石灰岩,所以,看到的新路海不是清澈的,是淡淡的乳白色,静静的,像梦里的样子。

图27梦境新路海
雀儿山在玉隆拉错景区里。从景区门口走进去或者骑马进去,大家都选择走进去。的确,那么美的景色,在马上匆匆过去,感觉是一种辜负。


图28美丽的雀儿山BC
进去景区就是一座小桥,桥下一条河哗哗的放任流淌,是从新路海流出来的。河两岸一层嫩绿,点缀各种各样的花。蓝天白云,青山绿草,花开铺满道边,仿佛置身梦境。

我们沿着湖边走,因为大本营在湖的另一侧,远远的可以看到大本营的帐篷。路程不算远,大概一个多小时。沿途泉水叮咚,鸟声悠扬,青山秀水,沿着新路海一路走过去,有的地方需要涉水,有地方像走进原始森林。还有一棵树,布满了随风飘扬的经幡。

图29经幡
大本营实际上是在河滩上,远远的看以为就几顶帐篷,走近了才知道,是一大片帐篷,有好几家登山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三三两两点缀其间。


图30大本营
到达营地后,要做的事就是适应海拔了。虽然是山脚下,但是海拔已经是4000了,已经有队员有了轻微的高反。对于如何适应高反,我也算有了自己的经验。虽然来之前喝了所谓的红景天,但后来听到说法红景天只是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至于我的办法,就是多喝水,轻微活动,不停的喝,不停的喝,不停的喝,三遍。就是要不停的排尿,从而使身体最快的适应海拔。还有个不错的东西,就是宝矿力冲剂,冲着喝,可以补充各种电解质。我在c3营地有些高反的时候,喝了这个很快复活。

到达营地,帐篷里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橘子,还有各种豆子。还有就是,居然可以看电视。虽然大家都没有心思看。电视在旁边叽里呱啦还是蛮有不在大本营的错觉的。

到达营地没多久,传说中的“赤脚大仙”喇嘛多加来了,据说他终年赤脚,且生活在新路海。他是当地的活佛,被当地人供奉。我们拍了合影,他拉住了我的手,那是一只怎样的手?厚重而温暖,瞬间让人安静。仿佛一瞬间让我回到了儿童时光,像慈爱的爷爷拉住了自己的手……

31赤脚大仙-多加
喇嘛多加无欲无求的生活在这里,祈求保护山川,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不求回报的善良?我甚至觉得用善良二字都是一种亏欠。大爱无我,讲的应该就是这样吧。现实社会是浮躁的,大家总是不顾一切的追求,以为得到就是幸福,得到才是快乐,却不知道,不快乐的根本源于欲望的不满足,巨大的痛苦源于理想照进了残酷的现实。殊不知,远处只是风景,近处才是人生……

图31赤脚大仙
我们住的帐篷是大帐篷,一个帐篷睡10多号人,真正的大帐同眠。大家收拾好睡袋,已经日落西山,太阳一落山,就能感受到有太阳是多么幸福的事。身处冰河旁边,河水不知疲倦的哗哗流淌。太阳下山后带来的就是呼呼的冷风了。这温差怎么也有十几度啦。豪不夸张的说,有太阳的时候可以穿短袖,到了晚上羽绒服都可以了。

晚餐是牦牛肉炖土豆。其它菜?忘了,哈哈,就记得牦牛肉炖土豆啦,真好吃呀。感觉胃口从来没有那么好过,对了,还有鸡汤,超级好喝。顺便提一句,在这儿吃饭是需要各自带自己的饭盒的。饭罢就是动员会时间啦,帅到掉渣的罗罗同学给大家一一介绍了领队,队长和各个协作,个个都是牛人,精兵强将。介绍了整个行程以及各个地方的安排,蛮细致,专业的。有广告嫌疑呀,哈哈,还希望他们能给我点儿广告费。不过,说句客观的话,整个过程的顺利推进,和他们的努力,专业是分不开的。


图32动员会
开完会,大家陆陆续续回到帐篷,有几位港队朋友已经因为温度骤降出现了些许高原反应。我呢,自然是闲不住了,因为我看到了满天亮的扎眼的繁星和银河。拍的不好,但是还是获得了队友们的认可,哈哈。


图33大本营银河


说实话吧,我是想拍星轨的,奈何书到用时方恨少呀。不会。((٩(//̀Д/́/)۶))

其实,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将就看吧。我不得不佩服那些摄影师,为了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得多辛苦。我在嗖嗖的寒风里,瑟瑟发抖,每按一下快门都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张,太冷了……

回到帐篷里的时候已经鼾声四起,什么?男女分帐?别做梦了,在这荒山野岭,还分帐篷?在户外,是没办法讲究的。上厕所咋办?那谁,你咋那么多问题?大本营自然是有厕所帐篷的。上去c1,c2甚至c3营地就再说了。亲眼看到,呃,这个还是不说了吧……

我就带了一个睡袋,1300+100 绒的的华巍,至于多少蓬,忘了,这个充绒量,在这样的温度下,结果你懂的,热成狗,所以如果有打算的朋友,建议还是带俩睡袋吧,没有户外装备经验的朋友注意了,羽绒睡袋或者羽绒服的好坏要看如下几个方面:面料、充绒种类、充绒量以及蓬松度(也就是蓬),面料好的,会轻防水还透气;充绒种类市面上主流的有两种,鸭绒和鹅绒,(什么驼毛什么的就快些退下吧,不是一个量级的),鸭绒没有鹅绒好;充绒量和蓬松度是一个关联关系,比如一个排骨超薄羽绒,充绒量同样是几十克,蓬松度65和85那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如果看客是专家,就请忽略这一段:)。


图34大帐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没法睡,太-------热啦,最后拉开拉链,像被子一样搭着才沉沉睡去……
Day4,训练日,大本营适应性训练


图35训练日
清晨,就早早的起来拍照片,怎么说也是租了16~35的广角镜头呢。清晨的光线是极好的。河水依然哗啦啦,峡谷深处依稀还可以听到轰隆的瀑布声,太阳光刚洒到雀儿山上,一束光将这天地分成了两半。新路海上悠悠的飘起一片云彩,山的那边有一条云彩也偷偷的探出头来,挂在半山腰。天依然蓝的让人绝望,一切美的让人屏住呼吸……

机喀嚓,希望把所有美景都带走……其实我知道的,所有美都是短暂的,你我都只是过客……看到美景,就静静的感受、欣赏吧,哪怕下一秒就是世界末日。

慢慢的大家都起来了。今天会有几个协作提前出发去布置C1营地。


36
高压氧舱讲解
今天的安排是做结组,下降和上升等登山知识的培训。罗罗除了人比较帅呆了,还是相当专业的。抓结,主锁快挂,安全带,高压氧仓,甚至鞋带怎么系,会更方便解开,都细细的讲解。


37
讲解
38
上升下降训练
这就是上升和下降的训练了,是在大本营旁边的山坡上。个人觉得这个训练,少了攀冰那一环节,导致c2上c3的那个冰壁的时候,由于攀冰技巧不熟悉,耗费了大量体力。

所谓的结组训练,就是为了在冰川中防备有人滑坠或者掉进冰裂缝的。冰裂缝有两种,一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冰裂缝,这种比较好处理。比较危险的是暗裂缝,不大的冰裂缝,因为下雪盖住了,表面上没问题,踏上去就是万丈深渊。这个时候,就是结组的作用啦,冰川上行走,至少2人结组,我们是8人结组,每当其中一人遇到危险,其他人第一时间使用行走镐,往遇险人员相反的方向卧倒,把冰糕压到冰雪中固定,从而挽救遇险人员。其实说白了,就是把所有蚂蚱拴到一个绳子上,如果安全就所有人都安全,如一人遇险,其他人都发力,那么所有人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

一天的训练,很是疲惫,一整天居然没有拍几张照片。
Day5 出发日 BC-C1营地
39
出发
真的要出发了,训练日的傍晚,领队过来问大家是否需要背夫把背包从BC背到C1。所有人都选择了雇佣背夫,我没有,因为我觉得没多少东西。地上一排的是等着雇来的背夫来背上C1的,靠柱子的是我的,我是想试试自己是不是可以。真需要背起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错了。除了需要背的东西(睡袋,羽绒服、巴塔的c3上衣裤子、相机),还有技术装备、冰爪、高山靴。全装好至少小20公斤。有句话叫自己装的*,自己受着吧。


40
出发仪式
出发仪式,自然是大家拍合影,我们也一起喊了四川特有的口号——雄起!雄起!

BC到C1营地,海拔上升800,强度一般。但是背着20公斤的背包就无法轻松。

之前的体能训练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一段对我算是无压力。自负重仍然第二个到达C1营地。


41C1
营地
上图就是C1营地,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雀儿山冰川的冰舌了。脏了吧唧的对吧?我也挺意外。可能是因为周围山石终年冰蚀脱落,然后落在冰雪表面的因为颜色深反射小,所以更容易吸热导致周围的冰雪融化,日积月累,留下的就大多是脏脏的冰川了。

快到C1营地的时候,协作的一句话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想到说,两年前,冰川的下限还在这里,现在,已经上升近100米。

那张曾经给无数人带来震撼的千层雪,已经少了很多。所谓千层雪,即每一层代表一次降雪过程,积累这么厚的雪,意味着多年的积累才形成的。面对这样的事实还真是觉得遗憾。下面的配图实际位置在C2到C3路上,放在这里只为配合协助的那句让人伤心的话。


42
千层雪
到达C1营地稍事休息,等待所有人到达后,领队和队长开始张罗在冰川上的结组训练了。这个时候,海拔已经上到4800,走路已经开始使用腹式呼吸。说白了就是像小狗那样的喘气,要不然,气不够用的。


43
结组训练
上到4800,套上安全带,穿上高山靴挂上冰爪,大家咔嚓卡擦的走上冰川。讲解如何走冰川,讲解如何跳跃冰裂缝,讲解如何结组行走,并且再次演练了,如果有人坠落,其他人如何反应。是的,真正的冰川行程开始了。配图是视频截图,所以画面会有些虚。走上冰川的时候,太阳还高高的挂着,穿的也不厚,随着日落西沉,温度骤降,当时还在冰川上训练,瞬间感觉有些失温了。失温是引起高反的直接原因之一。

我们运气算是不错的,训练刚结束,就开始下雨夹雪了,下的雪还不算雪,属于颗粒状的小冰晶。大家纷纷回到帐篷里。我也赶紧套上了专门为这次行程购买的二手巴丹。事实证明,这个巴丹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极度寒冷的时候,迅速暖和过来,很快的复活。好可惜的是,巴丹停产了。可能是市场太小了吧。

吃完晚膳,当然有牦牛肉炖土豆,当然有美味鸡汤。水足饭饱后,雨雪依然不见停。于是大家,早早的各自回帐,休养生息,祈祷第二天能有个好天气。
Day6 C1营地-C2营地
44
雨中
C1
C2
一晚上淅淅沥沥的雨雪,早上也不见有停的意思。大家早饭后,就准备出发。个人认为,这段行程算是整个行程中最艰难的一段。这个时候就不得不佩服老祖宗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用在登山真是相当的贴切。

刚上冰川,因为这部分冰川冰裂缝相对较少,所以,我们是走了好一段之后才开始结组,大家绑到一个绳子上。


45
雨中冰川
慢慢的走,我也开始找自己的节奏。高山缺氧,每走一步都是煎熬,真的很想找个地方躺下,不用起来。天上的雨淅淅沥沥,身上的防雨冲锋衣,在长时间的小雨冲击下,坑爹的不防水了……其实,高海拔登山不仅仅拼的是体力、意志、技术,也是蛮拼装备的。真正牛叉的装备,在这个时候往往就能体现出来真实的差距。例如那件金刚鹦鹉冲锋衣,淋了一天都没事,我这个狼爪,早早就完败小雨的淫威。


46
雨中
C1
C2
很多人其实对于高海拔攀登有个误区,或者说不了解。登山不是一口气上去的,而是要讲究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运动的时候,发力运动和休息的拍子,就像乐谱,律动。说的专业一点儿就是,肌肉发力产生肌酸,休息片刻吸收肌酸,蓄力继续运动,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后良性循环,是不会觉累的。优秀的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很快的恢复吸收肌酸,从而保持运动的能力上。举个例子:比如在一轮爬升的时候,你计算步数来寻找节奏。你初步计划是爬升50布休息10秒,执行,执行……然后你发现,其实你走了40步就走不动了,OK,调整为40步休息10秒,执行,执行……然后你发现你不需要休息10秒就可以再走40步,OK调整为休息6秒,就是每走40步休息6秒。好了,这个就是暂时适合你的节奏了,那么这个节奏是动态的,随时可以调整的,坡度陡的话步数会少,坡度缓的时候就自然需要增多节奏的步数了。节奏的好处不仅仅可以让你相对轻松的实现爬升,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好处,那就是体会心理预期的巨大力量,你每开始攀爬,就知道再走多少步就可以休息,这预期可以客观上增强心理暗示,因为相对于一下子爬上高山,走这几步是很容易完成的。这种节奏实际上是和项目管理一个道理的,看似无法达成的目标,只需要逐步分解细化为一个个容易完成的目标,当这些容易完成的目标逐个实现,那么那个大的目标就实现了。所以有一种说法,喜欢爬山的人,生活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懂得这种生活的艺术。


47
冰裂缝密布的
C2
营地平台
C1到C2大部分的行程都是在雨中完成的,在上升到C2营地所在的一大片平地之后,开始领教冰裂缝的威风。我所在的组,有3人次的掉冰裂缝,在这里充分证明在BC和c1营地结组训练的重要性。途中大箭头为营地,其他小箭头都是冰裂缝。

踏上C2营地那个平台,营地就在不远处,目视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实际走了近一个钟头。


48 C2
营地得瑟
到达C2营地,港队的几个队员已经感受到墙裂的高反。我们几个可能本来生活的海拔就高,所以感觉还好。于是各种得瑟。这张照片队员给拍的,跳了N次,只有这张清楚,都快跳高反了。也是这个时候,我的相机也宣告挂掉,一点反应也没有了,低温导致没电了。虽然在睡袋里捂一捂就可以开机拍几张,但是,也就可以拍几张,就电量告罄。

C2营地是美的,夕阳如血,庞大的冰原,黄色的帐篷,山外偶尔飘来一团浓雾,飘过你才能发现,其实是一朵云彩。C2营地海拔是5300,已经和四姑娘二峰和3峰差不多高了。


49 C2
落日
一天的跋涉,我的衣服已经湿透,这时候还是多亏了丹巴羽绒服,我只穿了一个贴身速干,一个巴塔的C3,外头套丹巴羽绒服,就够了。这个时候,帐篷外只有我和另外两个队友。港队,德籍等队友都进帐篷猫着了。我们几个开始各种拍。可惜,一个二货队友的单反技艺比我还差,哈哈,拍的照片都是糊掉的。下山以后拿到照片心中只有恨((٩(//̀Д/́/)۶))。

晚餐是好吃的山之厨。饭罢,喝饱水,帐篷外已经开始飘雪,我们转进睡袋,没聊几句话,高海拔的缺氧带来的反应,一天的劳累很快让大家沉沉睡去。
Day7,C2营地到C3营地
C2营地的日出,让我领略到什么叫最美的6000米海拔雪山。



50 C2
日出
拍完照,大家都起来了,接下来就听到有港队的几名队友决定放弃,已经到这里了。真的好可惜。

在这里我想写写最让我感动的一幕。

队友澳籍华人小柔(化名),可能是因为海拔原因,嘴唇整个肿了,真的像挂了一个香肠。这是队长向BC的罗罗询问,罗罗也是第一次遇见,于是罗罗向成都医科大的朋友电话咨询,结果是,为了保险起见,建议下撤。其实,德国队友迈克和小柔是情侣,迈克看到小柔的情况,只说了一句话,“You go ,I go”.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听到,我听到,瞬间差点落泪。人活一世,每个人或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或随波逐流,都是一世。在距离目标一步之遥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因为自己的另一半做出这样的决定?泰坦尼克号的“you jump ,I jump”那是在电影里的,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吧。这个故事写到这里,是未经他们同意的,我写出来,觉得这是正能量,应该传递出去。祝福他们。

经过一番协商,最终决定,先走走看,如果不行就下撤。


51 C2
C3
的路
今天的行程依然是结组行走,两个组前后串起来艰难跋涉。上图中左边的路就是延伸到C3营地的路啦。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就是今天的第一个难点,第一个冰壁。对于攀过冰的同学来说,这可能真是小case,洒洒水的难度,但是,对于我这种从来没有攀过冰的,这一个冰壁着实把我坑惨了。这个冰壁在2014年以前是没有的,原来有一个雪桥可以通过,随着全球的变暖,冰川融化,导致该雪桥坍塌。于是,雀儿的行程多了这个苦逼冰壁。


52
遥看
C2-C3
冰壁
再来一张清楚点儿的,箭头所指就是苦逼中的我了。当时已经没有力气,下面的人要上来了,我又觉得没有了力气,说真的,有点绝望。从这里看坡度也就是70多度,但是当你爬上去的时候,这尼玛哪里是70度,说100度我都信了。当人,处在这种境地的时候,往往是相当的冷静的,我当时分析了第一个队友和我的距离,准备一鼓作气,冲上去。用中国那句震烁古今的一句话是:“来都来了”((٩(//̀Д/́/)۶))。


53 C2-C3
攀冰
也正是这个时候,协作武尔甲(音译)来到了我下面,说了一句救命般的话,告诉了我,应该怎样攀冰。要两脚撑开有木有,要有节奏的往上爬有木有。我原来居然是用膝盖顶着冰壁往上爬,这尼玛能不累成狗吗?得到协作的指点,我也稍微休息了片刻。当时淘姐是在我稍稍靠下的位置的,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是嗷嗷叫的上去了。其实,我是没有力气了,通过这种方式,最后一搏式的冲了上去。幸亏从力竭的地方到攀上冰壁并没有多少米,所以这种嗷嗷叫的方式可以让我冲上去,如果,再远,估计只能遗憾了。


54
苦逼五人组
这段路程其实并不远,早上9点多从C2营地出发下午1点多就到C3了,但是这段不正确姿势的攀冰,在我冲上冰壁后,累成死狗了,上去,就吐了。刚开始因为休息时吃的是士力架所以颜色鲜红,我心里也是咯噔一下,哎哟我去,这都吐血了,后来定神一看,好嘛,士力架。其他刚爬上来的队友也在旁边,生生的直播了这一幕。怎么说咱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是不是,我抬起头对这几个队友恶狠狠的说,这事谁都不要说出去。唉,可惜了士力架了,大家一听哗就笑了。这一吐,反而舒服了许多。其实,大家看到我的情况都是有些担心的,我的这种方式的幽默,至少让大家能放下心来,我意识还是很清醒的。这一点,在高海拔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其实,在这段冰壁下面休息的时候,因为之前有队伍正在上冰壁,所以我们只能等。就在这个时候,从我们身边下来两个人,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躺着,站着的人是协作,躺着的是登山者。躺在一个简易可以在雪地拖行的担架上,当时我们还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事后知道,这个哥们儿是出事儿了。当时也向我们登山队求助了,因为,我们大本营只有罗罗在,再就是厨师,所以,后来川藏上去的人协助把这哥们儿弄了下去,肺水肿,据说,如果再晚些,可能就真的永远留在鸟山了。坊间流传说,罗罗不安排人上去的说法是不客观的,我这里没有偏袒,只为仗义执言。


55 C3
营地
到达C3,才下午2点多,阳光正强。脚下冰天雪地,背后晒的烤的不行不行的。估计,在乞力马扎罗也会是这样的感觉吧。和我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爬这雪山几近毁容,后来,我一直在回想,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ok,就是从C2到C3开始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用魔术头巾把脸包的自己都不认识,只有我,觉得无所谓,来吧。于是,仅仅是短短的几个钟头,我就被晒伤了,雪地各个角度的反射紫外线,海拔还那么高(5800),实际上是直接晒太阳辐射的好几倍,自然是妥妥的晒伤了,就像得了辐射病一样,呃,应该就算是辐射病吧?紫外线辐射。什么样的晒伤?这里就先不晒图了,免得吓到小朋友,总结教训的时候再发吧。


56
无保护得瑟
那么早到营地,剩下的时间就是得瑟了。是的,不断的得瑟,不断的更加晒伤。人家协作这样捂着,给我们做饭。我这样傻不拉几的这样晒晒晒。


57
海拔最高厨房做饭中
还幸运的拍到了彩虹。看不清的请放大图,就在中间的云下面。


58C3
彩虹
还有残阳如血。。。。


59 C3
夕阳
日落之后,气温骤降,大家早早的回自己帐篷去了。今夜注定无眠。


    关注 拔地户外探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