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中村“窥探”紧凑型城市的未来 “从研究到设计”国际学术论坛举行

 

“要探究城中村,就必须要掌握在城中村里生活着的人的社会状态。”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城市与建筑设计出副总...



有方编辑王箫、实习生侯岳,发自深圳

5月21日早上9点,暴雨袭城,深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报告厅中依旧座无虚席。“要探究城中村,就必须要掌握在城中村里生活着的人的社会状态。”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城市与建筑设计处副总规划师张宇星,在“从研究到设计——聚焦高密度城市的建成环境”国际学术论坛开幕中提出这样的观点。



张宇星

“单元人”将对城市密度产生深远影响
高密度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城市开发建设的常态。如何在高密度条件下实现高品质的建成环境并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引导,是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次论坛从研究和设计两个层面聚焦高密度城市的发展问题,重点探讨建成环境的空间特质如何更好地支持高密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多元化的城市生活。

张宇星认为,从古至今在城市的衍化中,伴随着空间的调整,人的社会化结构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从传统聚落、祠堂等的“家族人”、公寓、住宅等的“家庭人”、写字楼、机构等的“单位人”,正在逐渐转变为更细分的“单元人”。全球化消解了与地理相关的元素,让个体成为独立的地理单元。而在被资本控制的现代社会,作为最具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文化资本,让个体成为独立的体验单元,拥有可以传播独立文化的机会,并不仅仅是基因传承。这也逐步稀释和转变了对传统家庭的定义。未来社会结构化的状态,组成会是作为独立的个体。



深圳白石洲城中村鸟瞰(摄影:张超)

打破地理界域,在单身或独居的状态中回归自我,这是“单元人”社会化结构,也将对城中村和高密度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川流不息的未来人群中,我将呼唤自己”,在张宇星的诗句中,每一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结的个体都在不断寻找自己。

城中村是“单元人”空间的雏形
“单元人”城市中的空间将保持最低限度的独立居住需要,极高的密度,极小的单元,极限的需求,极度的活跃,极为临时,做到个体空间的“量子化”。除了居住空间,“单元人”也有最小范围的消费空间,比如各类网店、7-11、麦当劳、酒吧等等。

可以说,城中村可以看作是这种“单元人”空间的雏形,虽尚未成熟,但已包容了很多未来的因素。而城中村并不是由建筑师所设计,更像是“意外生长”。早于城市的出现,城中村本就有“先天的”地理优势。而且,深圳城中村更有房屋集体产权,限制了产权的流动和过度资本化,从而控制了房价飞速上涨,降低了居住成本。同时,城中村极地的就业门槛,为各种职业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都使城中村成为很多人的居住选择城中村原本归各个家族管理,他们相互制衡让城中村能在一定规范中不断扩大。

作为多数年轻人选择的临时居住空间,城中村被赋予了青春的活力,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单元人”可以在城中村中感受到其他独立个体,感受生活和生命真正的价值。然而,城中村一旦被拆毁,将无法再生,因其不符合任何的城市规定。张星宇建议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城中村从结构性和表面性两方面进行改造,以维持其活力。他畅想,可以把城中村改造为分散式的酒店或青年旅舍,在明年深双展上也可能会在城中村举办,向世界呈现城中村的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电脑游戏中的场景,进行闯关。

最后,张宇星总结道,“城中村其实预演了未来以单元为主导的大多数空间状态,因而算是来自未来的遗产。”
论坛开幕观点精选
仲德崑:深圳的城市规划是很成功的
深圳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深圳大学城市设计研创中心负责人


“紧凑型城市”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代表理论之一,是与分散化思想相对的一种集中化思想。学者们认为可持续城市应该是“适宜行走、有效的公共教堂和鼓励人们相互交往的紧凑形态和规模。其更多反映出政府和学者对目前不可持续的城市扩展方式的担忧,这些城市不仅正在使用超过它们本身所占份额的资源,产生大量污染,而且城市人口不断向郊区和乡村迁移还造成了市中心衰败,居住环境恶化,社会分化严重等诸多社会问题。

深圳作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世界人口密度第五大的城市,日常居住的人却并未感到拥挤。在他看来,是因为深圳是个典型的紧凑型多中心、或是串珠型的城市,是非常成功的城市规划。
John Peponis | 好的城市规划的4点特征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城市大都是以800米隔断的、围绕着城市的主干道来规划建设的,譬如芝加哥就有个非常规整的城市格线。中国则没有。在韩国首尔的江南区,街道肌理非常有意思,是由较为规整的主干道和细碎未经规划的传统本地街道组成。这种渐变的城市肌理允许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是我们近几年的研究感兴趣的地方。

我们认为好的城市规划应该满足以下四点:第一, 可视性。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来就有开放性城市空间可供市民参与到各种公共活动中去,不像西方城市,大都以教堂、市政府之类的标志性建筑为核心设计。第二,智慧性。城市空间,不仅可以让人们可以便捷的到达目的地,更可以鼓励他们去发掘周边的事物。第三,分散性。城市并无单一中心,而是分散开来。第四,具备不同尺度,从整个城市到街区邻里的尺度都要考虑到。
明日预告
编辑|王箫 侯岳(实习生)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呈现今日中国建筑之现场』
微信号:有方空间(youfang502)
———————————————
『最全面建筑旅行资讯』
微信号:行走中的建筑学(architravel)
△扫码或长按后点击
“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


    关注 有方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