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不可错过的十座展览馆

 

去日本,不要错过这十座展览馆。...



↑ 点击上图查看招募详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编者按:日本现当代建筑寻踪·第14期(2017年3月31日-4月8日)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路线。在春光烂漫的樱花季里,我们将会到访众多日本现当代经典的展览馆、美术馆与博物馆,其中有不少知名建筑师的新作品。

好的房子自然不应错过,以下为本次建筑考察精选的十座必看展览馆。

北斋美术馆

建筑师:妹岛和世,2016年







北斋美术馆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的新作,于今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美术馆场地周边为普通居住社区,建筑背对着一条高架铁路。面对此基地环境,建筑师采用了一种面向公园和当地居民开放的姿态,原本规整的建筑形体,被穿插于立方体块之中的几条三角锥形的缝隙切开。从而使建筑立面上呈现出来的尺度感与周边社区的房屋体量相当。

通过各向贯通的廊道,美术馆地面层的报告厅、展厅与场地周边简单的步行环境融合在一起。缝隙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的体量变化,使得各层平面的分割方式随之发生灵活的变化。

铃木大拙馆

建筑师:谷口吉生,2011年







建筑由“玄关栋”“展示栋”“思索空间栋”,以及把它们连结在一起的回廊构成。在回廊的两侧是水庭院和玄关庭院。“水庭院”里充满了浅浅的水,“思索空间栋”像是浮在水面上一样,呈现出了静谧的空间氛围。“思索空间栋”的地面上下错开,形成了打坐的空间。

京都国立博物馆平成知新馆

建筑师:谷口吉生,2014年







京都国立博物馆平成知新馆,由著名建筑师谷口吉生设计,在古典风格的建筑——明治古都馆旁设计一栋现代风格建筑。平成知新馆建筑主体结构以钢构造,立面分割配合建筑物长型的体量比例,将材质水平线与垂直线分割得清楚。整体建筑充满祥和宁静的禅意。

POLA美术馆

建筑师:安田幸一,2002年







由于该项目位于日本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之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特别仔细考虑了环境保护问题,尽一切努力做到与周围美丽环境的融合共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有森林面积的损失,建筑物高度被控制在8米以内,并有意使建筑物隐藏于树丛之中。此外,为了确保美术馆的整体抗震性能,避免人员和美术作品遭受地震损害,美术馆的大部分建筑体量被安排在地面之下。

该项目对于如何设计美术馆,使之应对自然并与环境相协调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与积极探索,同时围绕“自然与光线”这一主题,为这个新型美术馆的存在方式提供了比较恰当的解决方案。

金泽二十一世纪美术馆

建筑师:SANAA,2004年







SANAA希望创造出一个对每个方向都开放的美术馆,没有正反面的区别。金泽二十一世纪美术馆以玻璃作为圆形建筑的外墙,形成一个透明的圆形空间。不同形状的各个展示室独立地配置在圆形的馆内,像一个小型聚落一样。参观者不必沿着一个固定的路径,可以随机进入不同的展示室去观赏。

轻井泽千住博美术馆

建筑师:西泽立卫,2011年







美术馆的外围张贴着曲面玻璃,馆内设计了四处中庭,内部空间没有被绝对分隔而是自成一体,室外灰色地面自然悠缓地延伸到室内。视线穿过种植有绿色植物的中庭,可以抵达天空,而分散布置在白墙上的作品可将人的意识拉回到建筑内。人们像是在森林中漫步一样在各个空间来回,感受到丰富的自然。

日本浮世绘博物馆

建筑师:筱原一男,1982年





筱原一男设计的浮世绘博物馆,“离散”排布的几何图案实墙体在演绎着“混沌”的同时,也化解了方形体量的体积感。馆内藏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日本屈指可数的。馆内收藏了亲笔画、古书籍、现代创作版画的10万余件藏品,从这些作品中能够了解歌舞剧、烟花港和江户庶民的生活。

兵库县立近代美术馆

建筑师:安藤忠雄,2002年





安藤忠雄将临海公园和美术馆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筑由三个玻璃箱体并行设置,将彼此间空隙作为室外广场。由玻璃和混凝土形成的双重表皮,创造出现代建筑中的“缘侧”(日本传统建筑里介于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外墙贴面是具有厚重感的石材,因此混凝土建筑的形象变得很弱,甚至有些不太像安藤忠雄建筑的感觉。

法隆寺宝物馆

建筑师:谷口吉生,1999年





法隆寺宝物馆位于东京上野公园内,由建筑师谷口吉生设计。建筑主要由三个体量连接而成,玻璃大厅的幕墙和采用铁骨架支撑、细长的竖向窗格是对传统建筑中拉窗元素的现代化表达。建筑师在这里运用极其通透的建筑外表皮和扎实的建筑内核,创造出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建筑师:安藤忠雄,2001年





整个建筑由清水混凝土构成,地下1层、地上2层,呈现出具有悠缓曲线的简洁造型。穿过庭园的小路能够看到司马辽太郎的书房,这个曾经用来写作并藏有6万册藏书、资料的书房,还保持着其晚年的样子。书房可以从庭园内进入参观,这个庭园是以司马辽太郎喜欢的杂木林形象作为参照进行创造的。
编辑|李菁琳
校对|原源(实习生)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行走中的建筑学所有。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注 有方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