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柳亦春在哈佛讲了什么?

 

Structuringwithmindscapeandlandscape。...

"Structuring with mindscape and landscape." 上海大舍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柳亦春用这句话结束了他的美国讲座。2016年4月19日,在王澍、朱锫等建筑师之后,哈佛大学Piper报告厅又迎来了久违的中国当代建筑师。整场讲座围绕结构、空间、场地的意义,讲述了大舍从创立建筑事务至今的建筑实践。



讲座精华

2001年创立大舍时,柳亦春和其他两位合伙人陈屹峰、庄慎希望发掘并能综合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要素。对他而言,中国传统建筑中对外部空间的设计对当下更具借鉴意义。而回顾这16年的发展历程,柳亦春发现他们的设计也从外部空间延伸、转变至室内。结构,是他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关键词。

苏州网师园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园林中景观、庭院、住宅等在离、边界、并置的关系中围合出的密度各异的空间。后来,大舍的青浦夏雨幼儿园、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办公区、西溪湿地艺术村E酒店、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都是以此关系为基础设计而成的。除了不同空间的联结,柳亦春还提出在设计时会尽量回归对建造材料的使用。

而从2011年的上海龙美术馆起,大舍的设计更注重内在性。由于与之前多数项目都集中在郊区相比,龙美术馆在中心城区的地理环境需要他们调整方向,确定新的设计方案。从外部庭院转向对空间结构,从整体叙事到构建内部空间等等方面,大舍设计团队渐渐意识到结构与内部空间关系的重要性。
美术馆的基地原来是一个运煤码头,由混凝土建造的煤料斗卸载桥建于上世纪50年代。现在码头迁走这个煤料斗构筑物却保留下来。柳亦春认为,这个遗留建筑的结构不仅在功能、空间方面要与新建筑相关联,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这个意义应该在集中解决结构问题中形成的一个简单的建造问题。所以对于柳亦春而言,整个设计的关键点就是将建筑的问题转化为对结构系统的思考,而对对场地、功能的分析也是同步进行的。

在将原有框架结构换成墙体结构,上层新的墙体结构与下层原有的老的框架结构进行转换时,柳亦春提出要"抽调—排柱",将空间分成两跨。两跨间的空间通过再叠加一个关于空间的因素而形成一个架构(Volumetric Structure)。这个空间的因素便是伞状结构。除了可以实现分层外,伞状结构自身具备更大的独立性,可以实现空间更多的自由性。
所谓自由性的获得,应该是因为墙体和屋盖的连续性容易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高处,这些光带就可以作为视线的出口,从而获得一种身体的自由感。而通往地下展厅的下沉的空间,在空间转承上恰好需要一个收拢、阻滞然后进入地下展厅的准备,所以在这个地下一层的通高大厅,那些伞形覆盖是成风车状完全交接在一起的,这也给人们一种位于地下的暗示,那些地面的窗户慢慢变成高窗,厅内光线的感觉和地面的大厅完全不同,这就是结构对场所的回应。从整个空间流线上,它也是衔接地下大面积常规展厅和地上展厅的一个过渡,所以它恰好是空间概念完整性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建筑是人类的活动,对场地的回应实际是人的判断,那么设计者的操作就被包含在了里面并得以呈现,所以不仅仅是空间关系,还包含了一种即物的处理。从这个角度,伞形结构体之间的两种关系就很自然,恰恰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项目的整体性。

现场反响

讲座结束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 评价道,"这是一场准备充分的精彩演讲,其中提到的项目也非常好,我们非常感谢柳亦春"。建筑系主任 Iñaki Ábalos则认为:"细观柳亦春的作品,我们会惊喜的发现他对细节总是乐此不疲地细化,这在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他的设计里融入了非常有智慧的想法:美术馆建立在现有的主结构上,不仅把玩了造型,更创新了一个同时兼容完整和不完整性的灵活系统。"

今年同样也在哈佛教授设计课的日本建筑师塚本由晴也来到了讲座现场。塚本感言,"我早期开业的时候很幸运,赶上了日本经济黄金期,所以有很多项目。现在的中国有点像当时我创业的日本,到处都是机会,柳亦春的这些项目我都非常喜欢,也很羡慕。他那么年轻,未来还会有很多机会。"

讲座现场也挤满了对中国当代建筑感兴趣的各专业学生。在有方君的采访中,不少同学认为讲座的思路非常清楚,项目不仅按时间排序,更有内在的发展逻辑,也结合了大舍设计哲学从外部庭院到内部结构的转变过程:"讲座对于结构重要性的阐释很清楚,层层剥开,其实非常的有说服力,尤其结合实践案例,整个argument很有感染力。"也有细心的同学发现,柳亦春老师"好瘦 ,好有气质"。另外,还有中国同学谈到,GSD真正意义的实践建筑师讲座并没有那么多,看到能够多年如一日扎根在上海地区、专注建筑实践的前辈分享经验和教训,而且有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和情怀,是很难得的,"对于我们坚持未来的实践,也无疑是一种莫大鼓励。"

讲座视频

编辑/王箫/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后台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呈现今日中国建筑之现场』
微信号:有方空间(youfang502)
———————————————
『最全面建筑旅行资讯』
微信号:行走中的建筑学(architravel)


△扫码或长按后点击
"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


    关注 有方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