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座谈会精彩摘要(下)

 

2016年4月23日,“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在现实空间举办。...





座谈会现场

编者按


2016年4月23日,“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在现实空间举办,并举办了同名学术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参展艺术家、美术馆馆长、画廊负责人以及其他特邀的研讨嘉宾。大家围绕着“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这一话题,进行了严肃却又非常生动的探讨。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严格来说并非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更是以《库艺术》为代表的众多当代艺术研究者的一个观察角度。这个话题既拒绝民粹性民族性的话语,也拒绝拿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套中国艺术家鲜活的创作。艺术需要创造,而创造需要深厚的文化土壤。其实我们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正说明了在这两方面,中国当代艺术都还需要沉下心来好好的研究和挖掘。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也结合自己的创造实践,或谈体会,或理清概念,或善意提示。看得出每个艺术家对于这一问题的着眼点不尽相同,但也能感受到在差异化的表述背后,大家也在不断的凝聚力量,从文化共同体中汲取更多创造的自信和底气。

如果说“东方根性”不是一句玄虚的空洞话语,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真诚的面对生活,面对艺术,少一些功利,少一些浮躁,在朴素而勇敢的面对生活和艺术的过程中,在孕育崭新艺术的痛苦踌躇中,可能那些曾经久远的智慧和感悟才会又一次与我们不期而遇。

精彩摘要





樊洲

职业艺术家
所谓根性就是要回归到一个源头,佛学里称之为自信,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称之为宇宙本体。就是天下万物山河、树木、人物都是由它生长出来。当知道这个之后,我在创作的时候,就体会到有一种力量接管了这个过程。

我们在创作时一般是靠我们的知识、学养、情感包括各种理念的积累。但是一旦接通这个力量以后,我们个体生命的知识、学养、情感都没有意义了,(它)已经超越了个体积累的状态。这个过程就会是一种洋洋洒洒、气象万千、非常轻松自在的状态。中国《易经》讲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这种状态就是在这种规律运作之下的过程。而且因为所有因素在此时此刻和彼时彼刻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出来的艺术作品就一定不会是雷同的。


赵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特聘研究员
无论是东方根性,还是西方根性,只要你把根扎下去了,毋庸置疑,就是好的艺术,就是优秀的、打动人心的艺术。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些表象性的而非根性的作品。至于是用油画还是水墨还是综合材料这些问题,就是表象性、表层性的东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当年六组慧能大师就告诉我们了,菩提不是树,它其实是根性、是心性。所以“东方”也不是树,不要去砍别人的枝,插在自己地上,即使再漂亮,那还是别人的东西,它没有根、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心性扎下去,把种子种下去,然后发出芽来。


黄志琼

职业艺术家
我觉得东方根性和当代艺术其实是有一种冲突的。因为东方根性是在建构。但当代艺术的核心是颠覆性的,它永远在颠覆传统。但是“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这个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它会启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在寻找东方根性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是要颠覆性,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去回归。这也是当代艺术家所需要的一种思考。

油画家都经历过一些早期的不自信,这种所谓的不自信就是对西方简单的模仿。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用西方这种材料来表达东方的韵味,逐步的走到今天比较坦然的阶段。我们对于这个东西是外来的还是从传统中来的已经不太在乎了。


吕中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东方根性并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继承是很重要,但是我越来越感觉到创造才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东方根性,不是你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标志,但是你有没有差异性,你有没有创造,你形式里面表达的东方性,是不是让人家感到耳目一新,可能更重要。


夏福宁

职业艺术家
我更多是在看、体验。中国的传统看,巴塞尔也去看。看就是我信息量的储备,这种储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那创造的基础是什么,创造的基础就是刚才讲的根。

我们现在讲东方根性当代生长,实际上还有西方根性的当代生长,我觉得应该更加强调当代的生长。你是在中国这个土地成长,自然就会有这样的根。而且我们60年代的根,和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都不一样。现在年轻人的根可能是一种综合土壤产生的东西。

我刚才提到强调当代生长,尽管我们是那个年代的人,但是我们应该把把东方的土壤和西方的土壤掺和在一起,然后把这个种子再埋下去,使它生长成为一个现代的、当代的,同时又是世界性的东西。根是东方的,但视野又是开阔的。


张肇达

著名服装设计师  艺术家
西方的东西都是界限很清楚的,东方的都是很模糊的,我们用不确定的纸,不确定的水,不确定的墨,不确定的毛笔,不确定的力量来表达一种我们对自然与人的理解和认识,这就是东方的。

1998年,我做过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实验,我把1000张世界名画的对比度调到很高,我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名画里面都有一个太极。一个西方科学家说一个晃动的事物会引起人的很多回忆,会引起人很多或好或坏的事情。
从那以后,我所有的绘画艺术都追求“晃动”。
后来我修禅宗,我发现在艺术的领域里面,同别人没关系,同自己有关系。不同的生命来自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时空,因为我们是轮回的。
贾廷峰

太和艺术空间 董事长
“德不孤,必有邻”。我也一直在寻找“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的艺术家。我曾经参加过世界上很多的博物馆和博览会,在我看来,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想和世界一流的当代艺术家PK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们没有话语权。但是当代水墨具备这一条件。

我提出了四个自己感受到的,并总结出的标准:

第一,要求中国的艺术家一定要十分了解中国的传统。

第二,要对当下世界所有的文明和艺术了然于胸。

第三,对当代中国社会要注入自己的思考,要有关爱之心。

第四,最重要的,就是个体的、原创的艺术语言。

这四个标准也是我对于“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的思考。东方有很多伟大的传统,我们的写意传统,中和的传统,魏晋风度,老庄精神等,千万不能丢失掉。充分知道了老祖宗最牛的东西,才能吸取其中精华,结合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社会现实,才有可能产生真正原创的艺术语言。

所有的经验与营养都不能成为包袱。所以“生长性”特别重要。我要找一种鲜活的状态,越有原创性,越有差异性,越有精神含量,越有个人鲜明的生命体验,就越有价值。可能我们的存在,就是为21世纪的大师服务的。这也是我的理想。


嘉宾为东方根性丛书签字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更多精彩摘要,敬请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库艺术)


——KUART——


《库艺术》微信平台,扫描二维码轻松关注,这里是最具学术性的艺术类专业自媒体平台;我们将定期为您推出最前沿艺术专题分析、最独立的艺术时事评论、最全面的艺术家动态、最深刻的个案解读,以及杂志精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艺术动态。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可关注我们;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kuyishu

(3)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丛书


    关注 库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