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在思考方式的投入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聪明人只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磨刀上...





我想,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大大落后于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了
真是遗憾,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距今329年了,对理论的表述的精确性和严格性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人们依旧是陌生的,牛顿为之后200多年的科学奠定了发展框架,但是很多人的思维其实活在牛顿前时代,现代社会在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投入的资源比任何时候都多,但是这不意味着同等普及和提高了人们的思考水平,现实是,人们花在如何思考上的投入可能不到获取和阅读信息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的1% 。用一个老友的话说,相比于封建和原始社会,他们的区别在于信息渠道和内容的丰富性,但辨别力并没有提高多少。

时间不多,但是关于思考这事每次我都十二分的重视,下面就最近几个生活场景的故事来聊一聊,往下读,希望你脑子里有突破和击穿的声音。
1. 重复而不深究
当我周末晚上去偷野花,散步回来洗澡的时候:我意识到,很多人对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之所以说肤浅,看法决定做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为他们很自然的就以现有的大众使用的语言和词汇来解释问题,而不能在多次重复说一句话和做一件事情中继续稍微发问一下自己的看法正确吗 ,自己的做法解决实质问题了嘛!

普遍的现象是,日常使用的语言不仅定义不准确,还被舆论和政治、或商业重新解释过,比如洗澡这事,什么叫做洗干净了呢? 如果只是从过去几千年的经验,那就是洁净沐浴,到近现代随着工业的进步,人们开始消费和认可不同化学或说自然提取的洁净产品,然后不断的被商家营销定位和宣传的各种概念引导消费,所以关于洗干净这词,其实大家的感觉一直是模糊、说不清的,从未想清楚的,而商家的定义和解释的“清洁”概念也一直在为自己之利而变化的,即便对小孩子的清洁也被商家针对性开发和宣传,所以各家都有自己关于清洁的一套说辞和针对性的分类产品。



所以,作为消费者想的肤浅就体现在: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洁净、清洁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基于自己的体质和生活环境,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只有在人们感觉有需要,和有困难阻碍的时候,现象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以这个例子做类比:如果连自己每天重复要做的事情目的是什么,以及凭感觉而使用的方法是否能够实现目标、是否有更低成本的方法实现更好的效果都不清楚,那么这绝对算是一种没思考深度的体现。
2  打击朋友:看书不等于学习
朋友每年花1万多在买书上,对于普通人算是多的了,但是我知道很多书他根本没看,他比较享受的是在书房“看书=学习”的过程,他喜欢聊的是最近看了那些书,但他的书并不是有基本稳定结构的开放性读,而更多是散乱的读。没有纵深度,没有知识的颗粒度和系统框架,也就没有坚定的理论根基,也就很容易今天一个观点,明天一个观点。

所以我老喜欢否定他的观点,因为书都充满漏洞,书的看看和观点各种对立而割裂,他又很喜欢引用书中的观点,所以,我开玩笑说他是一个互联网时代zb的学习者,其实深层次的学习是建立在丰富和跨界的知识积累和深度思考上的,这深度的路径和过程是:记住、理解、然后应用知识去分析真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最后再是综合和反思知识的过程(掌握元认知策略)。

很显然,看得多而停留在看的更多上,只是低层次的学习,不过是把大脑当做存储器对信息和知识进行了更多输入和建立更多大脑表征罢了。



另外一个角度看:通过看书,知道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呢,是一种描述性、概念性的科学事实,但是在解决问题中,更需要程序性的知识,需要把科学转化为技术来解决问题,更需要有系统思维(理论)综合多种要素和多种学科的知识来创造价值!

SO: 大概许多人把读书当做学习的形式和自我升级的样子:好像不读书就不是成长,其实,看个电影,参加个户外活动,走在路上沉思,观察社会变化无处不是学习.

生活最大的挑战不是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志向,而是你居然没掌握在多种场合中学习的能力,其实一切所在皆是学习场,认为看书=学习,那不过是信息加工的第一步罢了,而书不过是一维的信息和知识的渠道罢了。

3 愚蠢的问题是人愚蠢的导火线
我前两天在餐厅吃饭,因为和朋友微信上语音聊互联网对知识边界的问题,被旁边一个土豪老板听到了,于是主动和我打招呼,加微信,告诉我他们公司以前在全球多个国家运营品牌,在韩国运营顶级汽车赛事,旗下十几个各国网站,现在每年烧一亿做云计算,(连微信名字备注都是云计算),然后就问我做什么的,问我对社群营销的看法等等。但是除了自我介绍外,我基本都没都是以安静吃饭,要回复朋友语音信息在回避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提了几个问题我耐心听了后,我就毫无兴趣和他聊天了!因为:人一天说的话里除了问候与闲聊的废话,多数都是在表达偏见,吐槽和轻易评论,所以大部分普通人提的问题都不值得回答-因为多数问题都是模糊不清的错误问题,比如光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就隐藏了一堆概念、语言和思维的陷阱,所以:如果提问者无法清晰的表述和定义自己的问题,使用准确的词汇,那么谁回答,谁犯错;谁回答,谁傻x,谁回答,谁就糊弄自己和迷惑别人!

现实中的普遍现象是,两个傻x在混乱不清的对话中惺惺相惜,自我得意,所以如果我做了大叔是个傻x的的暂时结论的话,那我可不要做和他一样的傻x。
4 . 你忽略的远远比你观察到的多
在麦当劳填肚子想到:很多搞餐饮的喜欢跑去麦当劳学习观摩,于是就在麦当劳一坐坐很久,但是其实真正的核心隐形知识是可以观察到的吗:比如后台的操作流程,产品研发能力,公司的组织文化和人才体系。



简单地说,隐性知识就是那些:“你每次观察,报收集,告你看到的,你就遗漏了更多你没收集到的信息和知识。这就像生活中,你描述一片风景哪一点多么美时,他就遗漏了更多的美。所以在禅宗中我们讲要不立文字,在道家中讲破除遮蔽,在科学哲学中讲事物的混沌和不可穷尽与不确定性,在现象学的方法中主张回到事物本来面目而不是停留在既成的概念上。

所以,当一个人每说一个点时,他都应该自觉地告诉别人,自己没说什么,避免给人造成偏见和困惑。
5.  知识: 无大则小不立
我去超市买咖啡:发现我想买的咖啡品牌竟然没有在饮料与干货区的集中区(也许是雀巢等品牌对超市货架进行买断的政策),我找了半天没有,于是想到属于进口食品,于是我在进口食品那找到了同样的品牌,最后虽然没有我要的细分口味的产品,但是超市品类的划分却引出这样一个认识:

一个人的知识和思考,如果没有大的框架,没有掌握问题的关系图式的话(如我要的咖啡在分类上有进口食品这一属性联系),那么小的知识就放不下,没有大的“小”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所以,一个人每天阅读那么多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信息,但是他们睡觉前:其实回想一下,还记得的,能够有用的信息可能不足3条。

6. 思维:划分是开始,综合见水平
我和一个在营销策划咨询公司的朋友闲扯品牌,他说到了里斯说《品牌的起源》是他最重要的营销哲学的思想成果,然后和我说以生物学作为类比,品牌的分化创造了新品类得以诞生的条件。我当时就笑了,真是瞎扯,类比可以帮人快速理解新知识,但是瞎类比真是害死人!里斯确实有自己的品牌理论,但是那不算是科学,只是一种局部行业和条件下的特殊归纳,要说哲学,里斯的哪一本书都离哲学十条街,他一直在划地为牢的强化基于传播学的定位理论,忽略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变化与30年来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最新变化,其实那些前沿发现早就证伪和超越了他那些个人局部归纳的观点,只是那些做营销和做生意的商人们对那几本商业书外的新知识孤陋寡闻罢了。

他的书连哲学的基本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都没有,从第一本开始就是绝对断言,是必然关系的假设,只能算是基于实践的经验,可以帮助一些特殊行业的企业做出点成绩,但他根本解释和预测不了大多数企业的成功。

当然:最明显的是了营销作为讨论与人相关的商业现象和实践(其他社会学科也是)是不可以忽略人去讨论的,不回到人的本体来讨论的社会实践和知识都是鬼扯。因为品牌的分化,真正分化的并不是物品或品类的分化,而其实是人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被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这里面涉及符号学、文化心理学和语言学、认知科学。

所以,一种实践性、程序性的知识只要是忽略参与者人,忽略提炼这个知识的是人、使用这个知识的是人,他就思考的还在第二个阶段,即分析和拆开阶段,那就还是肤浅的,而并没有总结成为基于真实问题的方便使用的理论。这和下面的现实故事是类似的。

7. 性格测试: 机械的,并且只是历史故事!
人是活的,是即时变化的,我们假设人在阶段性中变化小,所以假设人可以以不同属性来认识他,虽然不全面,但是至少可以认识对我们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关键要素嘛

但是呢,很多人一玩呢,就玩坏了,就容易用多数人的统计归纳的大数据来遮蔽真实的自己,认为要么不准,要么很准,而不能跳跃分类的死界限,多数是有一种非此即彼的,,我是内向的,我是外向;我是情感冲动的,我是克制讲逻辑的等等。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思维,真是令人悲伤!(随便说一句,传统的经典逻辑思维应用到不确定和常变的现实社会、商业与教育实践中真是害人不浅)

就像今天有个老师和我聊教学实习,他说别人的教法都是错误的,整天谈方法、及技巧,练习做题,教育应该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培养创造性。我就问他一句:兴趣培养中不需要学习方法吗,创造性能力不需要练习吗? 其实教育是综合的实践,而人们的理论却是各自拆分的,多数人读了不同的书就接受了不同的体系,然后各自在那借别人的马赛跑,而始终没有跳出理论看现实其实不是静止对立的。

更深入的认识呢:要有一种善于用数学来准确描述事物的思维意识,比如在内向和外向的数值中我数值为6,弹性值为正负2,(那就说明你善于应变有协调性,既能够安静下来,又随时可以活跃发癫)。

并且,无论什么测试,其实都是客观静止模型(限定了选项和计算的规则)对变化的人的强力定义和评价,但是人是变化的,所以,更深入的思考下去:当下的你就是真实的你,而你之前输入的各种选项其实都是历史数据(有些人也许一生都变化小),也许你换一种环境,你就会慢慢适应另外一种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看,我的测试结果其实就一直在变化,这其实就是自己强力自我塑造的结果。
 


8  远离喜欢比较、做评价的人 -- 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借评价装x的典型对象
之前有个人去日本旅行回来就大夸特夸日本多么文明,多有秩序,去了哪国回来就对比评价中国说人家哪儿那儿棒!

哎,每次我都不想听这种脑袋被门挤了,一说话就显得多蠢的人说话,用谁的话来说,一句话就拉低他自己的智商!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现象的归因有偏差,甚至是是谬论,比如我就问他那么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守规矩呢,换一种环境呢,要是没有周围群体的压力和法律法规呢,新加坡当初不也是靠着强力国民塑造和教育而成就的(想一想中国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民风)。

显然,很多人根本看不到现象背后的深层多样原因,所以他们轻易的在不同场景的表象上做比较,作比较看差异当然容易了,但分析原因就显示一个人的思考的水平了。 

不废话了,举个昨天看到的段子说:

学生:“老师,昨晚我见一盲人打着灯笼走路。他明明看不见,打灯笼有何用 ?"

老师:“如果他是怕别人看不清路,这是儒家;

如果他是怕别人撞到他,这是墨家;

如果他认为黑夜出门就必须打灯笼,这是法家;

如果他认为想打就打顺其自然,这是道家;

如果他借此开示众生,这是佛家;

如果他明明看得见却装瞎,这是中国的政治家;

如果他是真瞎,却打着灯笼给人引路,这肯定是他妈中国的专家!

结论:每一个表象背后往往都有不同的原因,他们一定是场景的,一定是系统的,行为也许相同,但是原因往往不同!而个人的原因下面还可以继续分析,原因下面的历史原因,所以轻易下一个彼此高下的结论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你牛逼,只会让你跟傻x!

SO : 善于思考的人都应该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喜欢思考,但不喜欢到达终点就像爱因斯坦说,并不是我很聪明(显然他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的比较久一点........


    关注 穆鹏商业哲学与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