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句法知识(二):句子成分与结构的变化

 

格律诗篇幅都不长,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五律四十个字,七律五十六个字。因而,对语言的要求,必须斟词酌句,做到语句精炼,还要讲究含蓄婉转,耐咀嚼,有余味。要达到这些要求,各类句子成分的变化及句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句子成分与结构的变化  

格律诗篇幅都不长,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五律四十个字,七律五十六个字。因而,对语言的要求,必须斟词酌句,做到语句精炼,还要讲究含蓄婉转,耐咀嚼,有余味。要达到这些要求,各类句子成分的变化及句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一)省略
省略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繁琐重复,保证诗句表达上的简洁精炼。诗句成分的省略,不同于散文。散文中许多不可省略的句法成分,在诗句中都可以省略。但也不是无限度地胡乱省略。

诗句省略的方式,不外乎蒙上(承前)省略或蒙下(承后)省略两种。诗句中的省略成分多可在本句或其他句中找到。如:

白云回望(白云)合,青霭入看(青霭)无。

——王维《终南山》

这两句是说,白云缭绕,回望中(白云)又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青霭)都看不见了。括号中的“白云”“青霭”,在这里就是承前省略了,省略的是主语。又如:

上穷碧落下(穷)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

穷,穷尽、遍及意;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泛指天空;黄泉,人死后埋葬的地穴,借指阴间。这两句写唐玄宗命方士从天上到地下苦苦寻觅贵妃,渺渺茫茫,遍寻无着。括号里的“穷”字也是承前省略了,省略的是谓语。再如: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与)马青刍。

——杜甫《入奏行》

这是杜甫送窦侍御入朝奏事之作的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奏事归还后的期盼之情。说是夏去秋来之时你再回到成都,如果来访,我将“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意思是为君斟满酒,为仆从供好饭,并以青草喂饲马匹。这里省略了介词“与”,简而言之介词承前省。还有:

细雨(之中)鱼儿出,微风(之中)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欢欣地游到水面上来了;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中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诗人遣词用意精微细致,“出”字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字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这里很明显是省略了方位名词“之中”。

格律诗中的对仗句,省略的成分及省略的位序,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至于说省略了什么成分,那就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判断了。比如:

莺声诱引(我)来花下,草色勾留(我)坐水边。

——白居易《春江》

山河破碎(如)风飘絮,身世沉浮(如)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很显然,前例省略了兼语“我”;后例省略了比喻词“如”。

有些对仗句省略的成分却是不相同的。这种省略成分,多表现在谓语和前后搭配的连词中,从而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比如:

山中(落了)一夜雨,树杪(滴下)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但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前例省略了谓语“落了”“滴下”;后例省略了连词“虽然”“但是”。
(二)错置
错置,是指句子成分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及其修饰语,不按照它们本来的语法位序列句,而是移置到其他位序上组句,造成一种不同一般的奇特句型。在绝律诗中,这样一种句法手段,能够刻意强调某一部分词语,改变句中各成分之间的语意关系,造成模棱两可的句意,带来朦胧迷人的诗境,耐人寻味。

绝律诗中错置的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的错置方式有着不同的修辞效果。具体方式有五种:

1、 互换

互换,是指本来处于两个不同位置上的句子成分互相交换位序。比如:

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tūn。

——杜甫《贻华阳柳少府》

此二句的正常语序应为“月露洗火云,朝暾上绝壁”,是主语与

谓语换位了。诗意是说“火云被月露所洗,绝壁被朝暾所上”。再如: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刘湾《出塞曲》

这二句的正常语序是“秋月之下牧汗马,霜风之中卧疲卒”,是状语与谓语的互换。又如: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杜甫《日暮》

这二句的正常语序是“石壁之下流暗泉,草根之上滴秋露”,是主语和宾语的修饰语互换。

从上述几例中可以看出,语序互换后,各句仍然保持“名+动+名”的组句结构,语法形式没有改变,但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意关系却大不相同,它不再是原来的主谓宾之间的结构关系了。如果按照常规语法结构去理解,就觉得语意不通,甚至荒谬绝伦。这种违背正常逻辑思维的句子,能够调动诗思,激发想象,以便从更宽广的层面上去理解体会诗的意境。

2、 插嵌

插嵌,是指在一个句子或词组中插入相关成分。插嵌成分多为主谓词组,也有单个词语。比如:

柳秋风叶脆,荷晓露文团。

——骆宾王《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这例的正常语序应为“秋风时柳叶脆,晓露中荷文(纹)团”。是将“秋风”“晓露”插在主语“柳叶”“荷文”之中,是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插入某一成分。

这种插嵌,插入成分大都置于修饰语之后、中心词之前。无论是在主谓词组之间,还是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插入其他成分,都可以避免诗句寡味无奇、平铺直叙,使诗味一波三折、婉曲含蓄。

3、 前置

前置,是将本来应放在后面的句子成分提到前面来。前置有两种情况,一是宾语或宾语修饰语的前置。如: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孟浩然《自洛之越》

这句的正常语序应是“寻吴越山水,厌京洛风尘”,属于宾语的前置。又如: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bāi荔枝。

——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这句的正常语序应是“拈重碧之春酒,擘轻红之荔枝”,属于宾语修饰语(定语)的前置。这种句式,能够更好地扩大句子的容量。

还有一种小句谓语的前置,即当主谓词组作主语时,其谓语可以前置到句子谓语之前。如: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孟浩然《田园作》

这句的正常语序为“羡鸿鹄冲天,羞鸡鹜争食”,是小句谓语“冲天”“争食”的前置。小句谓语前置中,提前的谓语大都是动宾结构(冲天、争食)。又如: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翁。

——李白《岘xiàn山怀古》

这句的正常语序为“见游女弄珠,怀山翁醉酒”,是小句谓语“弄珠”“醉酒”的前置,提前的谓语也是动宾结构词组。这类句式比起变化前的句式有更大的容量,表达上显得更加含蓄,更有情趣。

4、后置

后置,是把本来应该放在句子前面的成分放到句子的后面去。一般有主语后置和名词性状语后置两种。如:

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其三)》

这句的正常语序为“鸾渚客闻诗,凤楼人献赋”,属于主语(鸾渚客、凤楼人)后置。又如:

楚雨沾猿暮,归云拂雁秋。

——马戴《送柳秀才》

这句的正常语序为“暮(时)楚雨沾猿,秋(日)归云拂雁”,

属于名词性状语(暮、秋)的后置。

5、倒置

倒置,是将本来依序排列的词语颠倒过来,先写最后的,再写最先的。倒置与前置、后置的区别在于,前置和后置只涉及到两个成分,倒置一般都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成分。如:

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

——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这句的正常语序为“轩窗对林卧,庭户满山阴”,主谓宾的顺序完全颠倒了。又如: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祖咏《苏氏别业》

这句的正常语序为“经冬雪(而)竹覆,未夕阴(而)庭昏”,将因果关系倒置表述。
(三)错综
错综,是指无规律的错乱夹杂。与前面所讲错置不同,错置是有规律的整体变化。如:

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

——郎士元《宿杜判官江楼》

这里的正常语序应为“千里故人心,江楼永夜月”,可见之错乱夹杂。又如: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钱起《裴迪书斋玩月》

这里的正常语序应为“影静重门闭,秋寒独树生”,是将复杂的景物错综交杂,不重新组织语序,很难弄懂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宋。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老杜云,‘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舒王(王安石)云,‘繰sāo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郑谷云,‘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

这里的所谓“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是在强调诗句表达,毕竟与散文表达是完全不同的,散文有散文的语言,诗句有诗句的语言,此为“诗家语”也。

这些“诗家语”如果不弄清楚的话,那就既不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赏析前人的优美作品,也不利于我们今天格律诗创作思路的拓展。

总之,运用这些句法句式的目的,主要是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为使诗句出奇见异,别具匠心,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是用有限的语句表达更加丰富的诗意内涵,使诗境曲折离奇、更富含蓄、更具情趣,以避平铺直叙之感;

三是以求句式的千变万化,不至呆板单调;

四是因受平仄和押韵的限制,这样做也是调平仄与押韵的需要。
【图文自网络版权归作者】


欢迎关注合作平台《天下文学》
  


【诗画天地】
投稿信箱:1978227900@qq.com。要求原创、公众号全篇首发。现代诗歌3-5首;古韵8-10首;书画摄影10-15幅并附有300字以上的说明、评论等内容。投稿主题:诗画天地投稿+姓名+微信昵称+微信号,文字作品及作者简介用W0RD文档,挂附件形式发送。照片挂附件形式发送。
↓↓↓点击原文,阅读《格律诗的句法知识(一)


    关注 诗画天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