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生不息 《笙音们》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笙变换过很多不同的名字:竽、和、巢、凤吹、凤鸣、采庸、云和、参差竹……...

笙生不息


【《云和》三分钟版MV】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笙变换过很多不同的名字:竽、和、巢、凤吹、凤鸣、采庸、云和、参差竹…… 在不同时代,笙都在不断发展,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发明、改革,从而呈现出不同变化。

我父亲是北京民族乐器厂管乐车间的主任,所以对于笙的研绿机发明以及笙的加键、扩音管的发明,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从前,笙簧上抹的一层绿,是需要用人工去枯燥地研磨五音石来产生的,五音石很硬,研磨起来相当费时间,而父亲发明的研绿机,让机器不断带动五音石进行细腻的研磨,快速产生这种绿,解决了制笙过程中的一大麻烦,省下了很大的人工消耗。而父亲给传统的笙加上键和扩音管之后,笙就变成了加键扩音笙,从而使这件基本上以自然音节为主的乐器,扩充为十二个半音全部具备的一件十二平均律乐器。这让作曲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可以不被音符调式所限制,演奏家可以演奏更多的现代流派或不同音乐风格的曲目。每一个时代,笙的改变都是应运而生。新中国建立后,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的建立需要更多笙的声部上的支持,所以父亲参与发明了三十六簧高音加键笙,之后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甚至倍低音笙也陆续得以发明——笙变成了一个高中低声部齐全的乐器。这对于民族音乐交响化的音响平衡来讲,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对于传统演奏来讲也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到我这一代,其实对笙的发展也有一些突破:因为接触了流行音乐,也用笙尝试着演奏摇滚乐,我发现,笙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可能性——它是难得的可以吹奏和弦的管乐器,而且可以在演奏和弦的同时,演奏复杂多变的节奏,这些都非常符合现代流行音乐的需求,所以在我的轮回乐队音乐生涯里,笙也是我在轮回乐队当中一直使用的乐器,我不断地尝试着用笙演奏布鲁斯、摇滚,或者是在乐队当中即兴演奏。

然而,随着演奏舞台从传统的音乐厅和剧场,发展到了更大的体育馆这样露天的场面,在这样巨大的舞台上,笙如果仅仅用扩音管来扩声,显然是不够的。在之前演奏传统的笙曲时,人们会用一个立杆麦克风立在地上,演奏家站在原地不动,表演之后,人和麦克风同时撤下去,但是流行音乐,更需要的是在舞台上的调度和与观众的互动,甚至是乐手之间即兴的表演,情绪高涨的时候甚至有可能会跳起来,甚至冲下台去,那么固定的立杆麦克风,显然会限制舞台上的表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解放舞台上的固定笙演奏模式?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在笙的内部,加上一个麦克风。2004 年美国西门子公司通过丝绸之路办公室,支持了我对电子笙的开发。西门子公司每年都有一个支持亚洲作曲家的计划,而 2004 年他们选择了我,这个计划在原则上讲,只要写出一个作品就可以,而我希望用这个机会在电子笙上做一些努力。



于是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和中国两地做了电子笙的开发与尝试:在国内时,我和家族吴氏管乐的师傅们,共同尝试着把麦克风装到笙的里面,而在美国时,我又将被改革过的笙,加入了最新的周边电子设备,比如说效果器、话筒放大器、音乐循环器、脚踏板控制器,并应用这些周边设备和改革过的笙一起,创造了一个作品——《行走的云》。

但是,就在两个月的研究创作接近尾声,我即将要进行汇报演出的前夜,发生了那一件令我终身遗憾的事情,就是我和轮回乐队的最终分开:中国的音乐家接受演出的邀请,通常都是在最多一个月,短则一周,甚至几天前才被通知有演出的邀约;而在西方国家,通常都是半年或一年。我和西门子公司的这次合作,早在半年之前就有约了,而当我人在国外的时候,轮回乐队接受了演出的邀请,可我当时不能违约回国加入他们。在几次沟通之后,轮回乐队认为,我们可能最终还是在音乐的偏重上面有问题,而我则单纯认为,我不应该失信于人。所以,就在电子笙发布会的首演前夜,我经历了这样一次人生遭遇。

俗话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为你开了一扇窗。其实,电子笙的改革、发明之后,虽然已经有了国家专利,其实并没有达到我最终的目的。因为现在的电子笙,是在保留了传统笙的发音原理和音色特点的前提下加上了麦克风,可以使演奏家在舞台上灵活运动。但其实,电子的音色和笙本身的音色是混合出现的,而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电子笙来讲,或许在未来可以发明一种乐器本身是无声的,只是通过百分之百的电子设备发出的音色来表达乐声。我希望未来的电子笙,可以是纯粹意义上的电吉他的发音模式与发音方法——它有一个音箱,在音箱的下面有一个插线孔,接上线以后,可以通过电线把吉他的音色转化到音箱或者效果器里去。传统吉他的音箱是发音的,而电吉他则不同。电吉他本身只是一块木板,没有音箱,六根钢丝弦横铺在上面,当你演奏的时候,只不过是噼噼啪啪的钢丝震动声,但是它每一个弦音的震动,会被弦枕上方的拾音器收集到,并将频率通过拾音器转化成电流,传送给效果器和音箱,所以你听到的那些排山倒海的、变化莫测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电吉他音色,都是被电子化的。未来的电子笙,也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表现出更纯粹的电子化声音。

作为一种举世罕见的和声管乐器,笙的演奏技巧,随着乐器制作技术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更多可能性,也应该有更多的挑战和创新。因为笙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举世瞩目、复杂经历、与众不同、易简易繁的中国口风琴。我觉得笙具备演奏现代音乐的潜力,如果它像电吉他这样可以运用更多的音色效果的话,那么电子笙的未来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云和》完整版 】

重磅

5月29日吴彤将在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作主题为"吴彤们·听音辨路——音乐中的人生"讲座。

      具体信息如下:                    吴彤们·听音辨路

—音乐中的人生 时间:     5月29日 下午14:00 地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南园 书画频道













一键关注·收藏美好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一切为了分享美好的事物


    关注 美好听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