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斋琐谈(1)谈修养(中)

 

接上文-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就要参悟真理和大道。可以说,谦卑是对人最有...





接上文-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就要参悟真理和大道。

可以说,谦卑是对人最有益的一种心态。真的,你会发现,真正谦卑的人,才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温和、从容、淡定,使他们具有一种无法模仿的典雅雍荣的气质。其二,面对身边亘古不变的山川,天空那已存在几十亿年的群星及它们之间以光年为计算单位的遥远距离,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几十年的人生旅途,当我们走在其中的时候,觉得很是漫长,但细想一想,人的一生究竟能做几件事情呢?一切都是那么的匆匆。

晋朝郭璞的《游仙诗》说道:“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蜉蝣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小虫子,朝生夕死,它当然无法理解以长寿著称的龟、鹤的生命周期。实际上我们想一想,从存在几十亿年的宇宙看来,仅仅能存在几十年的我们,不也相当于朝生夕死的状态么。

苏东坡《前赤壁赋》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意思是,从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事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原样;从不变的一面来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人生既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去看。这种哲理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参悟?

因为短暂,所以值得珍惜。我们之所以珍惜昙花,就是因为它仅仅一现。我们夜晚爬起来苦苦守候流星,还不是因为它转瞬即逝。可是,我们是否同样地珍惜过我们短暂的生命?

如果你第一次到巴黎,又仅能停留一天,想想看,你是不是会非常精细地设计这24小时的行程?可是,我们是否同样地设计过我们的人生旅程?

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不过是万物的旅馆,而光阴也不过是匆匆的过客。作为宇宙中的过客,留给我们的时间实在是不多的,不应该精心设计、认真地去过这短短的一生么?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短暂的生命中是否存在永恒?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生命中的永恒?

对这些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想有一点应该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人生苦短,应该抓紧时间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其三,参悟即顺从。参悟真理就是要顺从真理。从小处说,知道“福至休喜,也要会受;祸到休愁,也要会救”,是一种顺从,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顺从,知道安贫乐道,也是一种顺从。从大处说,顺从是顺势而为,是随遇而安,是尽人事而听天命,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理解真理、顺从真理,人生才会拥有一份淡然,一份安详,一份笃定。心才能既是活泼的,又是安稳的,自然不必像禅宗二祖慧可那样,去求达摩祖师为他安心。

关于参悟绝对真理,就说这么多吧。“大道至简”,我似乎说得已经太多了。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想找到一本书来读一读,就完全理解了,绝对是不可能的,只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一点点地参悟出来。



自然法则,就是存在于宇宙万事万物间的道,也可以理解为客观规律。喝茶有茶道,习武有武道,这些都是老子所说的可道之道,就是自然法则。

宋明理学讲“理一分殊”,朱熹引用释家的典故“月映万川”来加以说明,除开哲学层面或者说本体论方面的意义不讲,我倒觉得,将“理”看作我们上面讲过的绝对真理、“常道”,将“分殊”看作是自然法则,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道、“非常道”,也是很贴切的。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天下所有江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倒影,没有月亮自然就没有倒影,但倒影却并不是月亮本身。绝对真理只有一个,而其在万事万物中的体现却种种不同,自然法则源于绝对真理,却又与之存在差异。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所以不仅要参悟绝对真理,我们也还要参悟自然法则。

万川中的映月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先要知道自己是在哪一条江边。不要去管其他江河中的月是什么样子吧,只看明白自己所处的江里的月就足够了。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由参悟自然法则进而参悟人生大道,也就是绝对真理,但是,参悟自然法则最切合我们日常生活之用却是没有问题的。知道自己是在哪条江边,明白此处的月亮是什么状态,自然也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借着看明白江水中的月亮,最终竟至明了了天上的月亮,却也说不定。

《老子》一书究竟是“道经”在前,还是“德经”在前,学者间还存在争议,但是,老子著书分两篇,一篇讲“道”、一篇讲“德”,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说过“修道”,再来谈“修德”。

“德”,通常理解为品行、道德,修德,就是品行、道德方面的修养。我理解,修德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由低到高,依次为行为、性格、美德。

修德首先是行为方面的修养,主要就是两个字:言、行。



修什么?就是善言、善行。什么是善言、善行?就是追求我们的言行能够帮到他人,如果不能帮到人,至少不要伤到人。

说话伤人肯定是缺点、是毛病,再说什么“我这人就这么直”、“我是实话实说”、“我不怕得罪人”等等,都是苍白无力的掩饰。当我们无力帮助他人的时候,说几句暖人心的话就是善行;在日常生活中,说几句暖人心的话就是传播正能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善言给他人带来好心情,也给自己带来好心情。你可以体味一下,当你开车在路上遇到状况时,你骂出来“到底会不会开车”,和你微笑着说“到底是新手哦”,先不论对方听到后心情有什么差别,你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完全不一样。

习惯了说暖人心的话,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实,人生中根本性的矛盾冲突能有多少,大多数冲突的起因不外是多说了一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关键的不是事情上做多少让步,而是气头上能忍住少说一句而已。

古人讲:“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修善言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个字“莫论人非”,不要一闲谈就揭人短处、挑人毛病、曝人隐私、说人错误、论人是非。能够自己做到“莫论人非”,再记住“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积口德这方面也就修得差不多了。

行的方面若要不伤人,首先要办事妥当、恰如其分,凡事守着理、礼二字,最重要的是不要过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古人说得好:“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饶人就是宽容、原谅。“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们学习《周易》就应该知道,坤卦、大地的美德就在于包容,学习大地的美德,就是“君子以厚德载物”。

走向宽容最好的方法是换位思考,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将心比心”,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渐渐地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对不起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东西;真正懂得换位思考,才会发现,很多事情原来不是别人对不起自己,是自己处事不当,好像不是东西的正是自己。

不论与谁发生矛盾,都觉得自己是有理的一方,那就证明,你已经很惹人讨厌了。所以,要是你已经很久没有觉得理亏过了,那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了。若再进一步,发展到能拿“不是”当“理”说,这个人也就基本上无可救药了。

宽容不仅是雅量,更是智慧,懂得宽容的人才能真正体验人生的幸福。怨恨是一种毒药,毒害的是心怀怨恨的人,而不是怨恨的对象。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应该服下怨恨这副毒药,心怀怨恨只能毒害自己。修善行还应该回避一个“气”字,不要总是生气,关键是不要找气生,更不要斗气。“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的想法是绝对要不得的。

古人云:酒、色、财、气。虽然这个气放在最后,但想一想,也许这个才是最关键的。酒、色、财如果都不带“气”,可以说是人生的三大幸福了吧,但其被视为对人有害的东西,不正是因为容易因而有“气”生么?

修德的第二个层次是修性格。

人与生俱来的性格千差万别,但是,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家都欣赏的理想人格却是唯一的。修性格,就是毕生努力向那个理想人格靠拢,尽管可能我们永远也不能与之完全吻合。

完美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可能难以说清楚,但是大家心目中却都有模糊的认识,想知道什么是完美人格,琢磨一下获得大家称赞的“好人”性格方面有哪些特点,也就可以明白了。

儒家的思想也许是可以参照的。子贡对孔子的评价是:“温、良、恭、俭、让”,就是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性格的特点,可以看出,这是令子贡等孔门弟子非常赞叹的性格特点,这也应该是完美性格的体现吧。

性格怎样修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儒家说的两个字,“克己”,就是自我克制。孔子强调“克己复礼”,自我克制以回复到礼的要求,若是用当下的词汇来形容,就是约束自己以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比如说,飞机上禁止吸烟,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乘飞机去美国需要十多个小时,老烟民怎么能不想吸烟呢,但为遵守这条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不吸烟,这就是“克己复礼”。

修养要从克制做起,克制久了,成为习惯,自然如此,不再需要有意克制,也就修正了性格。

修性格,也就是一个逐渐剔除自己性格中负面东西的过程,也就是《论语》上说的“寡其过”,逐渐减少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下子来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不是不可能的,但毕竟太难,不是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做不到,我们还是应该追求逐渐地、循序渐进地改造自己的性格。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益”是增加,学习就是要每天增加新知识;“损”是减少,修道就是要每天减少自己身上的劣行。令孔子赞叹的蘧伯玉,就是“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50岁的时候,认识到49岁以前的错误,可见性格的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自我修正的过程。其实,不要说“日损”,就是每年能够去除自己的一个缺点,性格方面的修养成就已经相当可观了。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年为单位,每年专注地去克服自己性格中的一项缺点,逐一攻克,持之以恒,自然会成为一个“好人”。



修德的最高层次是修美德。

修美德与修性格常常无法截然分开,努力在生活中实践某种美德就是修美德,行之既久,习惯成自然,这种美德成为自己的本能,那也就成为自身性格的组成部分了。

修性格,修的并不一定都是美德,有些是中性的,称为美德比较勉强,但肯定不是恶习。比如说,俗话说的“老宜张狂少宜稳”,是一种性格,但称其为美德显然并不合适。我理解,美德往往是对他人有益的性格特征。

不论是修行为、修性格还是修美德,这种修,一定以看得见变化为准。说自己修这个、行那个,而他这个人还是那个老样子,在熟悉他的人看来没有任何变化,那就可以肯定,他并没有真正的修行。既然是修行,要“修”就要“行”。

不论学什么、修什么,最应该避免的是学在嘴上、修在嘴上,讲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让听者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自己当时也确实感动了自己,但说过之后,激情得到发泄之后,回归日常生活了,也就一切照旧了,用歌词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改变”。这种学习和修养,骗人害己,不修也罢。

讲修养,就是要使自己这个人发生改变,若不想改变,也莫奢谈修养。不能改变自我,自然也就不能进步了。

修性格的方法也适用于修美德,除此之外,修美德还要有超人的勇气。我们都能认识到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好事,为什么不去落实,往往是缺乏勇气。《论语》上讲“见义不为,无勇也”,可谓一语中的,所以才有“见义勇为”这个成语。我理解,这也就是佛家讲的“精进”。

在当代,为善尤其需要勇气。谁都知道老人跌倒应该去扶,但一考虑到可能被讹诈,还敢去扶么?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常常明哲保身、裹足不前,但对于敢冲上去的人,我是充满敬意的。

就是不涉及上面的极端情况,见到善,我们也常常犹豫,不能马上去行。脑子里面想的是“我这么做大家会不会理解啊”,“会不会有人讽刺我啊”,“是不有些难为情啊”,等等,而不是想“此时正是修行时”。要克服这些心理是需要比较大的勇气的。所以说,修美德也好、行善也好,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关注 启予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