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书院(一)

 

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

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咸阳在元代时出现了最早的书院“学古书院”,到清道光年间各州县都创建了书院,光绪二十六年(1900)更多达21处。 据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记载,清末陕西五大著名书院中,除“关中书院”设在省会西安外,其余四大书院“宏道”“味经”“崇实”“正谊”都在咸阳境内。一般州县的书院,学生一部分是秀才,一部分是未中秀才的文童。秀才上的是 “文生课”,以备应乡试为目标,每月到书院听讲一次或两次,送文章、诗词请老师修改,年龄不受限制,大多不住书院;文童上的是“童生课”,以备应童生试进入州县学为目的,年龄在15岁以上,常年住院。

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方法各有不同。创办最早的“学古书院”有一首《学古歌》: “读书贵勿取糟粕,博约二事宜兼举。立德立功并立言,三者不朽德为主……古人学古立大节,今人学古图华……处则学为君子儒,出则尽瘁于王庭。”这首歌谣表明书院读书要去粗取精、博约并举、立德为主、不图利禄。能出仕,要为国尽忠,不能出仕,就做个有德行的“君子儒”。这也是民办书院共同遵守的办学宗旨。像宏道、味经、崇实、正谊这些著名的书院则有其独特的办学宗旨。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朝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把州县儒学和书院改为学堂。宏道书院率先改为宏道大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随着咸阳各县高等小学堂全部设立,书院也随即终止。

弘道书院 陕西著名书院之一,位于三原县北城(今三原教师进修学校),明弘治八年(1495)建,创建人王承裕。王承裕(字天宇、嘉靖时户部尚书)三原北城人。弘治癸丑年(1493)王承裕举进士后陪伴父亲王恕(正统十三年进士,历官19任,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也是首任河道总督,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晚年回归故里,致力于理学研究,“三原学派”创始人)回县,一些儒生向他求教,便借僧舍作为讲学的场所,题名:“宏道书屋”。弘治乙卯年(1495),王承裕赴京做官,当了几个月的兵部尚书,因病回里。这时向他求教者的人更多,大家商议募捐,借北城永清坊普照寺废院建起书院。



书院坐北向南,南北40丈,东西20丈,规模宏大,古朴典雅,大门额题字“仰高”,二门额题字“恭敬”,三门额题字“中立”,寓意“培育英材、期待栋梁”。

弘道书院以“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列、长幼序、朋友信”为治学准则,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检验标准,把“赞化育、参天地”看做书院的最高境界,并依据朱子(熹)白鹿洞书院教条订立院规学规20条,对“明德、游艺以及会食、归宁(指回家省亲)”等都有严格规定。书院有考经堂,藏书过千卷。王承裕亲自授课,王恕也常到书院指教。书院学生分20岁左右和10岁左右两种,有堂上学生与堂外学生的区别,以按勤惰及成绩优劣为升降标准,为西北诸省培养了众多人才,是当时在陕西省传播资产阶级新学的最高学府之一。康海、吕楠、马理、秦伟、郝世家、雒昂、张原、李伸、赵瀛、秦宁、王佩、李结、白遇道、宋伯鲁、于右任、李仪祉(水利专家)、吴宓(哲学家、文学家)、张奚若(建国初教育部长)、范紫东(戏剧家)、张季鸾(著名报人)等人都曾在此求学。

清乾隆时为避讳,改“弘道书院”为“宏道书院”。清道光十年(1830),陕甘学政周之祯重修书院,使宏道书院成为陕甘(含今甘肃、宁夏、青海)两省学子深造之处。道光二十三年(1843),学政沈兆麟也曾倡导各界捐资扩建书院。咸丰、同治年间,宏道书院一度大为发展。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颁布新学制,改书院为学堂,陕西学政沈卫改宏道书院为“宏道大学堂”。


    关注 方志咸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