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定制精品电视剧,真的靠谱吗?

 

作为出品方和创作者,我们该如何平衡两大使命间的矛盾?投资方、出品方、播出平台,作为替观众埋单也为创作者指路的甲方,这些年越来越多地开始依托“大数据”的分析,系统专业的概括观众的需求,希望“定制”出下一个精品,这样的方法真的有效吗?...





作者 ∣ 汪远

来源 ∣ 文汇报

电视剧是百花齐放的众多文艺形式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观众来说,精品剧集的意义不仅仅是娱乐和消费,更是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历史,甚至是建立三观的重要途径。同时,电视剧也作为一种商品,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创收。

作为出品方和创作者,我们该如何平衡两大使命间的矛盾?投资方、出品方、播出平台,作为替观众埋单也为创作者指路的甲方,这些年越来越多地开始依托“大数据”的分析,系统专业的概括观众的需求,希望“定制”出下一个精品,这样的方法真的有效吗?

靠大数据定制精品电视剧?

“大数据”可以直观具象地记录下一部剧在市场及社会中的口碑,然而这都是剧集问世之后才能表现出来的。在一部经济效益与市场效益双丰收的精品诞生前,我们需要为这些明日之星创造怎样的土壤呢?

2014年初《来自星星的你》横空出世,梦幻而不羁的构思激起了国内争相模仿的风潮,然而这种类型我们还没完全吃透,《太阳的后裔》就用浪漫的军旅爱情再次刷新了大家的三观,截然不同的背景设定,却俘获的是同一批观众的眼球,对此,大数据真的跟上了吗?

再看同年的国内精品《北平无战事》,故事打磨了7年,然而刘和平在创作《北平》的最初,这类历史题材在甲方眼里也并非爆款题材。

还有《武林外传》《爱情公寓》之类情景喜剧的问世之前也面临着各种冷落与鄙夷,那时鲜有人意识到年轻观众如此渴望看到更多的友情和欢笑。再到最近各大甲方争相“定制”的IP爆款,过度的结果导向与实用主义在造成了“哄抬物价”的紧张局面之余,反而冷落了更多原创作者的热情。

数据的反应多数是滞后的,精品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最初所呈现出来的标签也许只是个“新品”,得到市场的接受从而成为“优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方能铸成“精品”。

精品的诞生往往蕴藏在创作者对人生百态敏感而真诚的体会之中,给精品一些孵化空间,哪怕一开始它是不起眼的,甚至是非主流的,但只要它是积极的健康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它必然会以不可思议的生命力扎根在观众心中。

我们应当更多地鼓励从业人员多花点精力去研究剧情走向、观众心理、内涵深度,而不是绞尽脑汁地贴照片做ppt去取悦买方的好恶,极尽溢美之词去粉饰自己的IP如何包赚不赔,如何延续“别人的辉煌”。

创作应直面充满了未知性和多样性的观众,而不是冰冷的数据。这才是创作者们从事这行最刺激最有趣的事情,他们会废寝忘食地踏上这条冒险之旅,走不出来,自然会被历史淘汰,走出来了,那就是下一个传奇。

创作=某IP+某演员+某导演?

创作一部电视剧和烹饪一道美食并无两样,需要上好的食材加上一个合格的厨师。煎炒煮炸,焖溜熬炖是食材在锅里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过程,但在有些偷懒的厨子看来,如果凉拌一下也能上桌,那又何必开伙呢?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剧越来越呈现出快速消费品的特性,然而精品电视剧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决定了它在创作中决不能用简单的物理反应来替代化学反应。

“某IP+某演员+某导演”是我这些年在各种发布会的大屏幕上看到的最多的公式,加法式的简单操作是很多影视人不太尊重创作规律的一种表现。也许他们会说我找来市场上最贵的人组成白金战队,把他们关在一起,自然会闷出化学反应。试问,化学反应所需要的环境前提和精确配比,又有多少人确实地研究过呢?
我个人不反对合理使用IP,不反对豪华整容,不反对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催化出更劲爆的现象级作品。然而对每个细节的深度加工,和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是孕育出精品电视剧的另一项不容忽视的要素。因为要奉献出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需要将每一个原材料的作用都发挥到极致。

史蒂夫·乔布斯用金属、玻璃和并不算极度高端的软件合成了iPhone,改变了世界;《伪装者》用当时并不在顶峰的胡歌、靳东、王凯合成了“霸屏组合”。这些案例不是偶然,是决策者熟知门道,尊重规律,把控火候,催化突变造成的结果

我们看《编辑部的故事》《渴望》《亮剑》等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精品之作,是鲜活的人物成就了明星,是精彩的剧情拉近了观众,他们产生的效应,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堆砌,和所谓的粉丝导向所能做到的。简单的物理反应只能为这个已然供大于求的市场制造更多的“行活”,唯有深度投入才能感知化学反应的奥妙。

做对一件事VS做完一件事

前段时间一部叫做《疯狂动物城》的迪斯尼动画电影引起全球追捧,被业界和观众都誉为良心之作。我在看导演和主创访谈视频时注意到,这个项目用了550个人和4年半的时间。一开始整个团队从狐狸尼克的角度想了6稿故事,然而都不满意,最后有人提出是不是应该从兔子朱迪的角度来写,大家就把前面近两年的工作推倒重来。

今天,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疯狂动物城》的成功、票房和利润,很多人表示要向好莱坞学习,买他们的器材,甚至雇佣他们的班底,但好莱坞电影工业中,那种坚持把事情“做对”,以及“非把事情做对不可”的勇气、决心、毅力我们真的学到了吗?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你会教育他把事情“做对”还是把事情“做完”?相信每个父母的答案都是明智的,高瞻远瞩的。然而,面对我们自己的产品,我们会把它当成孩子吗?创作电视剧精品,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地先把事情都做对,可一旦发现,这样我们离做完又远了一步,那又将如何取舍,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每个人身处的环境立场不同,每个人给“对”与“错”的定义也不同,但既然我们已经在极尽所能以“拿来主义”来避免自己少走弯路,那为何不能多探究一下别人成功背后的观念和取向,创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剧创作思路。不要等到把一切都做完之后发现自己又已然背上了made in China的标签。

(作者为电视剧《爱情公寓》系列的编剧、制片人及出品人)
“影视独家”专注于影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与“广电独家”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订


    关注 影视独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