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风物,皆有可观——一本书让你看懂古人如何穿衣吃饭

 

编者按  四时风物,皆有可观,八方山水,形胜各具。看古人穿衣吃饭,而知岁时迁变;观市井日常琐屑,而识人情往来...

编者按

四时风物,皆有可观,八方山水,形胜各具。看古人穿衣吃饭,而知岁时迁变;观市井日常琐屑,而识人情往来。何以知之?——从“闲雅小品”丛书第三辑之《风物正闲美——风土小品赏读》一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这本书从历代文人笔记中选录数十篇精彩风土小品文,分为汉唐民风、两宋市声、明人风土、清代风物四个部分,在延续了“闲雅小品”前两辑各书的清闲雅致之外,又多了些许人间烟火味,使得一个暌隔许久的传统中国,依稀可闻、可见、可触、可知。

书 评 


  风物正闲美


□ 朱晓剑
我喜欢风物。

是陶潜《游斜川》诗序里所言的那样:“天气澄和,风物闲美。”想一想,都觉得是很美好的事。因之,在书摊上,遇见此类的书,绝不放过。虽然好多是大而化之,只能了解概况,但已足够。像叶灵凤先生的《香港方物志》写来,真是少见。好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风物记录,正可补一时之缺。

最近,得读顾文豪的《风物正闲美》。这是一册古早时的风物小品的解读。这倒是让人想起了民国时如周作人、唐鲁孙、邓云乡等人论风俗的境况,那是洋洋大观,且有不少好玩的记录。

比如陆游记《炒栗》:

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恺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各费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泪而去。

这等旧事,读来亦有沧桑之感。

又或胡应麟的《武林书肆》:

凡武林书肆,多在镇海楼之外及涌金门之内,及弼教坊,及清河坊,皆四达衢也。省试则间徙于贡院前。花朝后数日徙于天竺,大士诞辰也。上巳后月余,则徙于岳坟,游人渐众也。梵书多鬻于昭庆寺,书贾皆僧也。

这段史料,可考察书业的流播情况了。
顾文豪说,如果我们借镜历史学界的“社会生活史”与“文化史”观点,或许还会发现,这些琐屑知识及其所描述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其影响远比我们想得重要。为什么这样说,风物里全是寄托了满满的感情。

此册分为汉唐民风、两宋市声、明人风土、清代风物,在一百余篇短文中呈现出一个国家的风物流变,也是极为有趣之事。当然这只是风物的一个方面,南北地理的差异、文化的迥异都决定了风物的价值取向,但不管怎样,那都是一地的文化景观吧。

读《风物正闲美》,纸上闲览就是风物,在这个夏日,也是让人开心的事。

(本书评内容转载于朱晓剑微信公众号:混成都,此文于2016年4月15日公开发表于《世界日报》)



媒体评论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中华读书报》

闲雅小品,古人清趣。

——《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几许风雅,几许落寞,或许是我们某一刻的心情和渴望吧。

——《中国图书商报》

读者网评

先是在网上看的书评,立刻就爱上这套书了。临近40,突然很喜欢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了,亲近自然,远离喧闹,最近在一次爬山过程中,耳中听着绣眉鸟的鸣叫,眼前看着葱绿的山石,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古代文人总有一个隐居山水之梦。很喜欢张岱,也喜欢小品文,所以在当当一看到这本书,就立刻入手了。封面也很清雅。

—— 读者评论

有时候与书的缘分就是如此可遇不可求。装帧简约,书页质软,拿在手里格外有感觉!注释全面,赏析的可读性也比较强,有些单挑出来也可以算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读者评论

装桢清雅,纸张绵软,是本不错的书。古人文字言简意深,读之两颊生津。

——读者评论

小品这个调调定的好,读起来不用正襟危坐,不必高山仰止,想来该是更接地气,更能窥探那时普通人的精神生活。闲来烹茶小读,翻阅小文,美哉!快哉!

—— 读者评论

这套丛书,封面疏朗清通,选文去取谨严,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 读者评论


《风物正闲美——风土小品赏读》

顾文豪 著

责任编辑:梁瑞霞

中州古籍出版社

定价:25.00元

ISBN:978753485754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享特价购买啦~!

十六开

微信号:十六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十六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