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子一周读一本书---《自卑与超越》

 

每个人都自卑,只是多少的问题。希望我们都能超越自卑,因为你本来就很好。...



 婷子一周读一本书---《自卑与超越》

Sophia婷子/文

不知道从何说起,婷子从小就是个自卑且敏感的孩子。学习生涯更是深受折磨。学不好数学而自卑,理科偏科而自卑,从小不敢和男孩子说话而自卑,长大以后因为皮肤和金黄色发色被同学嘲笑而自卑,家里条件不好而自卑,长得不漂亮而自卑等等。

原生家庭奇怪的教育方式更是加剧了自卑和敏感。一路上为抵抗自卑心理而做了很大的努力。看书去旅行去写成功笔记,慢慢去接受自己,积累自信。

我们每一个人都自卑,因为想要遇见更好的自己。希望你我在自卑和超越这条路上,走得坚定然后踏上自信的康庄大道。

这本书并没有如灵药一般,但是书中的观点让我了解了自卑,怎么去超越自卑。孩子时期和原生家庭的教育对孩子性格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自己也会慢慢去修正,将来自己有了孩子也会更加注意教育方式,想必这是这本书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吧。

1
作者简介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与多灾多难的。他自己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长相既矮又丑,幼年时患软骨病,身体活动不便。他四岁才会走路;又患佝偻病,无法进行体育活动。在身体健康的哥哥面前他总感到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又小有丑,样样不如别人。他还被汽车轧伤过两次。5岁时,他患了严重的肺炎,甚至连他的家庭医生也对他绝望了。然而,几天后病情却意外地好转。从此他想当一名医生。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
2
读书记录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它便会形成“自卑情结”。

《自卑与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3
经典语句摘抄

  1.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2.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3. 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节。
  4. 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
  5.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6. 如果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
  7.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8. 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它取决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
  9. 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
  10. 很多时候,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婷子还是会自卑,但是已经学会自我归因,自我肯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会更加自信,笑得更美。
【属于婷子的小确幸】

买了新的健身装备,鼓足了勇气穿了出去,感觉很幸福。


    关注 Sophia的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