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二)电阻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电阻定律R=ρL/s;伏安法测电阻;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一、 电阻定律

  1. 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定义式R = U / I;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S成反比,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即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决定式R = ρL / s;公式中L、S是导体的几何特征量,ρ为材料的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按电阻率的大小将材料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2. 对于金属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对电阻率增大,导体的电阻也随之增大,电阻定律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也只有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3. 将公式R = U / I错误地认为R与U成正比或R与I成反比。对这一错误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电阻是导体的自身结构特性决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加多大的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有多大电流通过没有直接关系;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大,通过的电流也大,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变化,但这只是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伏安法测电阻是根据电阻的定义式R = U / I,用伏特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值,这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二、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探究)

电阻的测量:

  1. 伏安法: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R = U / I,测量电路有安培表内接或外接两种接法,如图甲、乙:
  • 两种接法都有系统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为:当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甲)时,由于安培表内阻的分压作用,电阻的测量值
  • 当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乙)时,由于伏特表的内阻有分流作用,电阻的测量值
  • 可以看出:当Rx >> RA和 RV >> Rx时,电阻的测量值认为是真实值,即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为了确定实验电路,一般有两种方法:

  1. 一是比值法,若Rx/RA > RV/Rx时,通常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大,安培表的分压作用可忽略,应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若Rx/RA < RV/Rx时,通常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伏特表的分流作用可忽略,应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若Rx/RA = RV/Rx时,两种电路可任意选择,这种情况下的电阻R0叫临界电阻,R0 = (RARV)^(1/2),待测电阻和R0比较:若Rx > R0时,则待测电阻阻值较大;若Rx < R0时,则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
  2. 二是试接法:在RA、RV未知时,若要确定实验电路,可以采用试接法,如图所示:
    如先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然后将接头P由a点改接到b点,同时观察安培表与伏特表的变化情况。若安培表示数变化比较显著,表明伏特表分流作用较大,安培表分压作用较小,待测电阻阻值较大,应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若伏特表示数变化比较显著,表明安培表分压作用较大,伏特表分流作用较小,待测电阻阻值较小,应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
2.欧姆表: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

  • 欧姆表的三个基准点。


  • 如图,虚线框内为欧姆表原理图。欧姆表的总电阻,RZ = R + Rg + r待测电阻为Rx,则Ix = ε / (Rx + R + Rg + r) = ε / (RZ + Rx),可以看出,IxRx按双曲线规律变化,因此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当Rx = 0时,Ix = ε / RZ = Ig—指针满偏,停在0刻度;当时Rx = ∞时,Ix = 0——指针不动,停在电阻刻度;当Rx = RZ时,Ix = ε / (2Rz) = Ig/2——指针半偏,停在RZ刻度,因此RZ又叫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如图所示
  • 中值电阻的计算方法:当用R×1档时,RZ = ε / Ig,即表盘中心的刻度值,当用R × n档时,R&#39;Z = nRZ。
  • 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在“∞”附近,刻度线太密,在“0”附近,刻度线太稀,在“RZ”附近,刻度线疏密道中,所以为了减少读数误差,可以通过换欧姆倍率档,尽可能使指针停在中值电阻两侧RZ/3 — 3RZ附近范围内。由于待测电阻虽未知,但为定值,故让指针偏转太小变到指在中值电阻两侧附近,就得调至欧姆低倍率档。反之指针偏角由太大变到指在中值电阻两侧附近,就得调至欧姆高倍率档。
分享是一种美德!!

阿保个人微信号:abaowuli

QQ号: 765615731

欢迎各位亲提问、骚扰!!


    关注 阿保高中物理讲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