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只能“傻看”的事情,让人理解了生活

 

最近常常在小区里听到鸟儿的声音。叽叽喳喳的,从茂密的树叶里传来,融在温热的空气中,想要仔细一听,却又突然静了下来……...






最近常常在小区里听到鸟儿的声音。叽叽喳喳的,从茂密的树叶里传来,融在温热的空气中,想要仔细一听,却又突然静了下来……

对很多都市人来说,鸟儿似乎总是以“声音”和“影子”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谁看见它们飞来?谁又看到它们飞去呢?



北京的张果老就是一位追鸟的人。


张果老本名张永,是北京大学的近代史教授,“张果老”是他用了很久的网名。“因为张果老经常在山里面云游嘛”,这很符合他的兴趣——一位历史与自然爱好者。

其实,张果老最初是一位登山爱好者。2004年时,他和一群朋友去北京野鸭湖观鸟,那第一次行动,就让他见到了40多种鸟,收获颇丰,“我就觉得,这就是我终生的爱好。”

就这样,张果老成了一个观鸟人。那时候,中国的观鸟活动刚刚兴起,他就像是“地理大发现时期一样”,兴奋地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



张果老在印度看到的剪嘴鸥
比如2007年去泰国时,他和一帮鸟友就是“先在网上搜外国人写的报告,然后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出去观鸟。观鸟回来后就在网上写帖子发攻略。”

迷上鸟儿后,他出国的玩法就跟一般的旅行路线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在印度转了一大圈,最后一天才路过泰姬陵。一个朋友说,‘我们都从这儿路过了,还不去看一眼。’我说,好吧,看一眼吧。”这就是观鸟最好玩的地方:找”。现在,国内和国外专业鸟岛建立起了稳定的联系,只要参加观鸟旅行,就能保证看到很多鸟儿并拍出满意的照片。“效果肯定会好很多,但乐趣少了。”张果老说。

观鸟人的分化正在于此:一类偏重找鸟、观鸟,一类更偏重拍鸟。张果老说自己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

2008年,张果老拍摄的这只火尾绿鹛曾获过奖
相对于西方,中国偏重拍鸟的人占大多数。张果老猜测说:“西方文化比较强调个人体验,看到了,自己感觉很好,就完事了。而东方人有一个群体感,就是无论拍到什么都要分享。甚至可以说,主要的乐趣就在分享上。

在张果老看来,这种分享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民众对动物有了更多认识,“认识之后才会有保护。

出于这种想法,他分享了自己2011年时去西藏寻找白尾稍虹雉的经历。“当时,按照惯例,对珍稀鸟种的具体位置有所保留”,但是,“与其让这些珍稀鸟类无声无息地被吃掉,不如引起更多的关注。”

白尾稍虹雉神神秘秘的,连跟踪多年的研究人员都没能捕获它的身影。张果老就是为了追寻它,去爬了一趟西藏多雄拉雪山。


雪山双鹫
他在高原、雪山里折腾了好几天,冒着强烈高反、雪崩、雾天迷路等危险,白天赶路、寻找、拍鸟,晚上就和一帮素不相识的门巴人在一起围着火塘,边烤干湿鞋,边探讨白尾稍虹雉。

到达西藏一个多星期后,在一个清晨,他幸运地看到了白尾稍虹雉:


白尾稍虹雉本尊在此
这种鸟类非常机警,始终与人保持着200米以上的距离。后来它向陡峭的雪坡走去,张果老跟不上了,只好放弃。


雪坡上的白尾稍虹雉
为了观鸟,张果老前后十次深入藏区,有一次因为路况残破,差点连车带人翻下悬崖,与死亡擦身而过。

这也是他父母所不能理解的地方,“他们会说,哎呀你这跑来跑去,又去深山老林,这个又很危险……花那么多钱去看鸟,有什么可看的。”

他慢慢解释道:“首先它……漂亮,这是最表面的。然后它会飞,一飞,没了,你就只能傻看……对它们了解越多之后,就越是敬佩。特别是鸟的迁徙。比如阿穆尔隼,一种猛禽,它夏天在黑龙江边繁殖,冬天就一路飞到印度,再从印度飞过海到非洲的最南边。”


这是淡绿鵙鹛,拍摄之前,张果老和这只不怕人的鸟儿“大眼瞪小眼”
窥视鸟的生活,张果老的好奇心满足了,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人类是渺小的。我们只生活在人类的世界里。而鸟类还有一万多种,还有一万多个世界。到哪儿去繁殖、栖息、吃东西,冬天、夏天到哪儿去过……每个物种都有它的世界,而我们人类只是其中之一。


在青海,一脸严肃的猎隼
所以,张果老不喜欢走马观花,“每一种鸟不是说看到它就好了,还要理解它的生活。”

他特别敬佩新疆阿勒泰的一位老爷子,叫张国强,已经70多岁了。老爷子一直在当地观鸟,很长时间是当地唯一的观鸟人,他花了10年时间整理出一本《阿勒泰野鸟》。

张果老给很多鸟儿拍了照片,仔仔细细地备注了名字、年份、地点等信息。下面是他给Lens读者分享的观鸟收获:



这是张果老在北大校园里拍到的东方角鸮,一种小型猫头鹰。“北大有一棵杨树,杨树有一个树洞,它前几年每年都会在那儿繁殖。猫头鹰长得就是很好玩。它的整个长相就像小孩儿似的,圆头,大眼睛。”





蓝色的这只雄鸟在公路边筑巢,并在周围撒满蓝色的“装饰物”,吸引雌鸟来。它们是园丁鸟,澳洲的代表性鸟种,本身就是“建筑高手”。“它的窝特别成功,因为营地这边有很多人喝水,可以收集到的瓶盖也多。它估计是那一片吸引力最强的一只雄鸟。”张果老笑着说这只“成功的雄鸟”,“它一个夏天挺累的,够呛,很多毛都掉了。”





在澳大利亚达尔文的一个保护区营地里,张果老听到树上传来了狗叫声。他来之前做过功课,听说过这种吠鹰鸮,没想到真的碰上了。“我走过去,它们就走开,但也不走远。”于是张果老架好大相机,走到三米开外打起手电,用遥控拍下了这两个家伙。“它们太搞笑了。”





这只蓝嘴鸭从水里钻出来……“我拍它时,它先是躲在一个草丛里。拍着拍着,它突然冲我游了过来,从水里钻出来吓唬我,意思是我侵犯了它的领地。”





“一辈子只能有一次的机会”,就是拍摄这只眼斑冢雉了。“它的行为特别搞笑。它下蛋不自己孵,而是把树叶堆成一个大窝,靠树叶发酵的温度把蛋孵出来。”这种鸟儿比较罕见,张果老是在南澳的一条路边幸运地碰到的。





这是南方布布克鹰鸮,张果老在墨尔本拍到的。那次他从堪培拉开车,两天三夜后才抵达墨尔本的观鸟营地。到营地时天已经黑了,山里一个人都没有。“黑不隆咚的,我就扎起帐篷,然后开车溜达,拿着手电找鸟儿。”大约过了三、四个小时,他才找到了这只猫头鹰。



“其实夜拍猫头鹰是比较难的,需要一个人打手电,一个人拍。”张果老独创了一个姿势,自己完成了这项工程。这只南方布布克鹰鸮回头看时,张果老拍下了这个瞬间。





在内蒙古达来诺尔的草场上,这只草原雕“刚要起飞的时候,一阵大风把它吹横过来了”。





人是做不出这个动作的……这只黄冠啄木鸟把自己的头当成钻头,想在树上钻出一个洞来。





在印度新德里向南大概300公里的地方,张果老发现了大桥下面的这座燕子窝。最近,他在家里楼下也发现了一个新的燕子窝:“它可能是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一路飞来,到这里筑窝,把孩子养大以后再飞走。”



张果老一共观鸟1500多种,他说,每张照片都能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来,都很难忘。

最后,我们结合张果老的推荐,为大家拟了一份观鸟地图。每个地方可以看到的鸟类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北京:

密云水库:可以看到白枕鹤、大鸨、灰鹤、鸿雁、各种猛禽等

官厅水库(野鸭湖):天鹅、灰鹤、大鸨、豆雁、鸿雁、各种野鸭、各种猛禽等

东北:

乌兰诺尔湿地:丹顶鹤、黑鹳、大鸨、震旦鸦雀、雪鸮等

小兴安岭:中华秋沙鸭、黑啄木鸟、乌林鸮、花尾榛鸡等

老铁山(大连):游隼、苍鹰、雀鹰等迁徙期过境猛禽

盘锦:丹顶鹤、白鹤、黑嘴鸥、白鹭、苍鹭、鸿雁、各种鸻鹬类等

西藏

林芝派镇:喜马拉雅山东部林鸟

樟木镇:喜马拉雅山南坡林鸟

拉萨:赤麻鸭、斑头雁、黑颈鹤、棕头鸥等

甘肃

莲花山:斑尾榛鸡、蓝马鸡、黑额山噪鹛等

青海湖:胡兀鹫、渔鸥、斑头雁、高山兀鹫、黑颈鹤等

新疆

阿勒泰:柳雷鸟、岩雷鸟、阿尔泰雪鸡等

天山:金雕、蓝头红尾鸲等

内蒙古:

达来诺尔:蓑羽鹤、天鹅、大鸨、猎隼、草原雕、大鵟等

山东

长岛:苍鹰、雀鹰等迁徙期过境猛禽

河北

唐海湿地:春秋季节各种过境鸻鹬、林鸟

河南:

董寨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仙八色鸫、红翅凤头鹃等

陕西:

洋县:朱鹮、红腹锦鸡、画眉等

江西:

鄱阳湖:小天鹅、白鹤、白枕鹤、白琵鹭、各种雁鸭类越冬水鸟

湖南:

洞庭湖:各种雁鸭类越冬水鸟

四川:

宜宾老君山:四川山鹧鸪等

巴郎山:藏雪鸡、蓝大翅鸲、绿尾虹雉、雪鹑等

福建:

泰宁峨嵋峰:黄腹角雉、白鹇、勺鸡等

长乐市闽江河口湿地: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等

海南: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海南孔雀雉、海南山鹧鸪、冕雀等
注:以上所用图片均为张果老拍摄。
下一个迁徙季,去看看鸟儿的生活吧……
也欢迎大家和我们分享你们和鸟儿的故事
这个迁徙季,广汽丰田全新汉兰达就来到青海湖,展开了一段体验候鸟迁徙的试驾之旅。





来看看具体的路线:

○  驾车驶入泉湾大河谷:在这里可以体验一把牧民生活,喝手工酸奶、拥抱小羊羔等。

○  前往鸟岛景区:蛋岛和鸬鹚岛是鸟类的主要栖息地,一路上可以遇到普通鸬鹚、渔鸥、棕头鸥、斑头雁等等鸟类。



接下来是尕日拉观鸟点,在这里可以见到大鵟、黑颈鹤、赤麻鸭等等。

这趟试驾之旅经历了乡镇国道、越野路面及景区道路,包括回程一共252公里。虽然旅途并不辛苦,也没有遇到候鸟迁徙时遇到的种种危险,但就像上文中提到的:认识之后才有保护。这就是这趟旅程的意义。



全新汉兰达希望用友好的方式接触鸟儿,理解它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慢慢唤起更多人关爱鸟类的责任心。

而这次体验候鸟迁徙的试驾之旅,仅是刚刚开始。


    关注 Lens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